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上岸,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合浦及周边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合浦的佛教寺庙一时间如春花进发,雨后春笋般出现。 因此,有“一寺三庵七十二庙”之说。 至今尚能于史可查有名有址者如:东山寺,真武庙、玉皇阁、元妙观、三清观、药王庙、观音堂、三官庙、三圣庙、云霞寺、大云寺、康王庙、东岳庙、准提庵、慈云寺、保子庵、盘古庙、北山庵、三界庙、平江庙、镇海庙、武刀东庙、武刀西庙、西海庙、谭村庙、四帝庙、关帝庙、文昌庙、灵隐寺、平马三官寺、太军庙、沙场寺、永泰寺、北帝庙、满堂寺、太平寺、平隆寺、文武庙、接龙观、火神庙、龙王庙、孔庙、华光庙、地母庙、福寿庵、万灵寺、普云庵、三婆庙、真君庙、武圣宫、风神庙、惠洋庙、雷神庙、城隍庙、万寿宫、学府圣庙、武庙、文昌宫、马王庙、罗公祠、忠义祠、陈五公庙、节孝祠、贤良祠、昭忠祠、鳌鱼寺、觉音庵、海宁寺、接龙庵、三圣宫、干岁庙、新庙、地母庙、佛祖庙、丰隆寺、五谷庙等。 珠城廉州的古庙寺损毁严重是有历史原因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清末民初兴办近代学堂时,大量占用寺庙、庵堂、观院来做校。 至今现存的庙宇有: 位于合浦县城东圩路,座落在合浦县廉州镇供销社东山寺农杂门市部和合浦县福利院之间。合浦东山寺,原名灵觉寺,东山寺,是宋宝山成禅师创建,明永乐十年()高僧珏静重修,后再经明万历、清康熙年间多次重修。合浦东山寺曾是安南王李日尊于大越昌符年间的行宫,是合浦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明朝时曾被评为“廉阳八景”之一。只可惜,在解放后,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合浦东山寺屡遭不测,殿宇被拆除,佛象遭碰坏,一片凄惨景象。 保子庵原名慈云寺,于清代改名为保子庵,始建于宋绍熙二年(年),位于今合浦县廉州镇头甲社,该庙坐西向东,虽然至今已被围在居民住房之中,但由于其原址保护较好,近年来几经修葺,基本上能维护原貌自成一格。现在的保子庵是合浦佛教协会会址所在地,里面有尼姑主持。 合浦县城的北山庵,是合浦廉州三座最古老的庵堂(准提庵、北山庵、接龙庵)之一,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广西现存21座孔庙之一,也是北部湾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代表着明清时期北部湾孔庙的最高形式。据史书记载,内建有名宦祠、三贤祠、七贤太守祠,以此颂扬高风亮节的爱民廉吏。府学孔庙不仅是古代学子们祭拜先师、崇儒重教的地方,也是历代地方官员楷模廉吏名臣的场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廉州府学位于廉州青云路,原廉州府衙前。设于宋,是府一级的教育管理机构,因其外墙朱红,而内设崇圣殿、大成殿、名宦祠、七贤太守祠、三贤祠、乡贤祠等,岁时祭祀,民间因而称之为红庙,又称为孔庙 位于合浦县廉州镇奎文路,建于清代。占地约平方米,为北部湾规模最大的武庙。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在维修补建中) 明伦堂】是讲经史,明人伦的课堂。明伦堂是合浦县学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即年,历经清朝多次重修,是典型的南方明清建筑,不但工艺精湛,装饰细腻,而且庄严雄伟。合浦学宫明伦堂的建立,为在合浦宣传儒学思想,振兴合浦地方教育,培养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与自身的政绩相比,张岳的围观清廉,更是值得当时民众和历史的充分肯定。 坐落于合浦县廉州中学校内。据刻于庙内房屋正梁的文字考证,该庙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间。但天妃庙并不象东坡亭、惠爱桥、文昌塔等等的文物古迹那样深入合浦寻常百姓之家。 “七十二庙”是统称,其中包括一些宋代的观院,如宋元祜四年(年)建的元妙观,稍后建成三清观,清惠宫、三圣宫、文思宫等也是较古老的观院,但也都湮没无名了。其他叫得上名,但也无址可查的,如福寿庵、潮音庵、惠泽庙、三清庙、文昌庙、凤神庙、雷神庙、关帝庙、北帝庙、地母庙、三婆庙、真武庙、龙王庙、三皇庙、土地庙、盘古庙、刘将军庙、陈王公庙、观音堂、三观楼等也只剩名字列于“七十二庙”当中,流传后世。 庙毁存名知址的有:真君庙址在奎文路,真君塘侧,民国时曾作县立第四初级小学,真君塘于年被填作东坡步行街。 康王庙在合浦北河街民国时曾作县立第二初级小学,今为廉州镇中学。 华光庙在合浦西华路,年拆除建市场,现为廉州中心市场。 马皇庙在合浦原东较场,即今北河新区一带,民国时曾作第十一保国民学校。 城隍庙在合浦有沙街尾,即今康乐街,因其是管城池的神,也是县老爷拜祭的官庙。 万寿宫在合浦中山路,即今县公安局内,是安放清朝历代皇帝灵位的庙。曾作首饰工会会址。 药王庙在合浦沙街尾,即今康乐街,民国时曾作第五保国民学校。 万灵寺在合浦城基西路,原五金公司仓库内。曾作合浦理发工会会址。 东岳庙在合浦东门口对面,原合浦县酱料厂,l年遭龙卷风破坏后湮没。 千岁庙在合浦龙城路,即今廉州镇廉东小学西侧,尚存旧址。 五谷庙在合浦廉东白坟坡南,即今延安北路一带,曾作廉东大队部。 准提庵在合浦古城小南门(即今新华书店东侧白石场路)城外,曾作工会联合会址。 风神庙在合浦廉州大北街,曾作鞋业工会和车缝工会会址。 迎水庙在合浦今农科所东,曾作第十二保国民学校。 观音庙在合浦今学宫街观音巷内,属二街辖区。 也有一些寺庙更改名称的,如灵觉寺改为东山寺,慈云寺改为保子庵等。总而言之,自灵觉寺起,廉州古城内的各种寺庙不下百座,而如今可寻者仅存七家,遗址可数者仅有二十余处。 合浦关于佛教文化的其他事典也较多,特别是一些具有重大见证意义的事典物证,是考证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佛教海路南传进入中国传播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