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百事通
北海人喜欢吃籺,已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籺的种类很多,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北海地区的各式各样的籺吧! 大笼籺(北方称年糕) 大笼籺是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就是糯米嘛)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那北海人为什么把年糕叫“大笼籺”呢?可能是要用大型的蒸笼来蒸,一个大笼籺十几斤几十斤,要蒸老半天才熟,北海当地的籺,数大笼籺最大。 叶麻籺 因在籺中加入了苎麻叶作原料,外面还包上两片苎麻叶(现也有包蕉叶,万年青叶或菠萝叶)而得名(苎麻就是北海人常说的“叶麻”)。 现在市场上卖的叶麻籺品种很多,有芝麻馅、花生馅、椰丝馅等,外皮也不再是黑乎乎的,有黄橙色、白色和棕红等颜色。 叶子籺(梢叶籺) 做好的糖籺,里面的馅料因人而异,有猪肉、芝麻,白糖等,用两张叶子包起来,然后放到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记得把叶子剥开哦。 碗籺 碗籺也叫杯仔籺或鸡窝籺,用米浆和白糖,或黄糖放到碗里蒸熟了,待晾凉后就可以吃了。 蒸熟了的籺中间就有一个窝,所以当地也有人叫鸡窝籺,用白糖的就白色,用黄糖的就黄色,吃起来甜甜的,很嫩滑。 发籺 原料为米粉、发酵粉和糖做成,蒸熟了之后就有爆开裂纹,意味大发大旺。北海当地办喜事、搬新房的必备糕品。口感松软香甜,比较好吃。 小时候听大人说,小孩脸上长“猪头肥”,据说吃了这个就会好。 南康水籺 南康水籺以籺细滑,软中带韧而出名,用来蘸水籺的调料非常有特色,它是用白抽、蒜米、油调配而成,水籺蘸了调料后吃起来非常爽口。 虾儿籺 虾儿籺,也叫虾弓籺,馅料有小虾,韭菜等,用油炸出来的,咸鲜韭菜味,吃起来香脆可口,堪称经典! 煎堆 又叫麻团,汉族小吃。在两广是指油炸的糯粉团,拳头大小,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 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而又柔软粘连。有团圆甜蜜的寓意。 鸡屎藤籺 光名字显得邋遢又难听,假如听声不品味还真会后悔,它是春天馈赠给家乡的精品,是乡间三月里的一种独特味道。 小百算得上是三月三鸡屎藤籺的坚定吃客,打小就爱吃。市面上卖的鸡屎藤籺虽有淡淡的鸡屎藤香味,却没有家乡那股地道浓郁的鸡屎味,用料问题吧。 竹壳籺 竹壳籺用大米和红糖做成,因用竹叶包裹而得名。虽然用料跟本地叶子籺一样,但由于工艺不同,口感比叶子籺韧,有Q劲,并带有竹壳的特殊香味,由于外来品种的冲击和繁琐的工艺,现在己经很少人做了。 芝麻饼 用糯米粉做的,馅料有:芝麻,猪肉,瓜糖,白糖等。做好后放到锅里烙香就可以了,一般是过年的时候才做的。 糯米糍 用糯米粉做的,外面油滑光亮,里面有花生,芝麻,白糖,椰糠等,吃起来油滑有劲道,越嚼越香。 白糍籺 跟糯米糍有点像,但不同的是白糍籺表面都有层白白的面粉,如同做了亚光效果。 暴口枣 很经典的一款籺,因油炸过程中,每个“枣”都会开个口,故形象地称为暴口枣。 三角籺 怕是现在只能在串街走巷挑扁担的阿姨那儿才能买到了。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三角籺,脆脆香香的。 米散 在北海,米散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米散,另一种就是涠洲米散。普通米散在北海市区及周遍乡镇流行,一般是在女性坐月子的时候吃的。而涠洲米散是涠洲岛特有的,在北海小有名气,一般是在春节的时候吃的。 桂花糕、绿豆糕、芝麻糕 桂花糕是一种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糕点。这三种糕点均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 扭狗柴(小麻花) 当地人叫扭狗柴,还记得吗,多亲切的名字啊,吃起来很香脆。 槐花粉(槐花籺) 广西有名小吃,甜品的一种,入口滑嫩。 沙谷米 经典,合浦乾江一带多以甘薯淀粉和状元薯淀粉制作。 小伙伴们,你的周围还有哪些籺是小百遗漏的呢,欢迎大家踊跃到微社区扒一扒吧! 北海新媒体领导者■推荐添加小百个人 ■联系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与数万微友互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