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7915776.html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这首词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宋朝时候过中秋,除了喝酒,苏轼还会吃些什么东西呢?他的那个年代有月饼吃吗?

苏轼在另一首诗中告诉了我们答案,这首诗是《留别廉守》,原诗是这样说的:

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进入晚年,正奔赴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的路途中。在现在江西合浦这个地方,苏轼又遇到了一个中秋,当地的太守请他吃饭,有肉、有酒、有饼,还吟诵了东坡的诗,于是他记录下了当时吃饭的场景。

这首诗的头两句就说他们要吃的食物是什么。“编萑(huán)以苴(chá)猪,瑾涂以涂之”中的“萑”,是一种芦类植物,“苴”的意思是“包裹”,瑾涂指的是黏土。意思是把猪肉用芦苇包裹起来,外面涂上泥巴,像是要烤乳猪的样子。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写了他们要吃的主食是一种饼,做法和现在的月饼差不多。说明在宋朝就有月饼这种食物了,不过当时还不叫月饼,而叫做小饼。

据说,这是最早把“饼”和“月”联系在一起的诗句,因为这首诗流传的比较广,渐渐地就有了“月饼”这个名字,甚至有人将苏东坡称为“月饼之父”。

据说苏轼后来又专门写了一首咏《月饼》诗,原文是这样的: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这首诗的意境较浅,不像是苏轼所作。也有人说是后人在苏轼的诗句中加了两句,托苏轼之名而已。不过核心思想还是称赞月饼的美味,表达了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以及抒发了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但是无论怎样,都说明了苏东坡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苏轼虽然一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始终有着一等一有趣的灵魂。他把所有的生活都写进了诗词里,心情豪迈时豪放,忧伤袭来时婉约,但从来都不改昂扬向上的姿态。

苏轼是个有名的吃货,到哪里都会发明几样食物,东坡肉,东坡肘子……原来苏轼还是“月饼之父”,你对此怎么看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