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随着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历史地位已获得证实。然而,一些问题随之摆在了我们面前:当时是什么原因,使合浦从一个边陲小城发展成为汉代重要港口?经过二千年的岁月侵蚀,我们是否还能找到答案?小编带领大家探究探究。 历史背景起因:平定南越事件 公元前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五路大军征伐,攻破番禺(广州),南越国灭。平定南越之后,汉武帝将南越属地置为九郡,合浦为其中之一,因所处江河汇集到海之地而得名。 历史回顾:南越国的建立汉武帝时期,是古代中国军事外交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这一时期,汉朝北击匈奴,攻破龙城,取得河套地区,勒石狼居胥山;东降朝鲜,设为四郡;西征大宛,灭楼兰,经营西域;南灭南越、东越。大一统的中国,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综合国力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南越国作为秦朝的领土,秦亡后,赵佗理应归顺汉朝。但他却利用秦末天下纷乱,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只是由于新生的汉朝正忙于休养生息,医治秦末战争带来的创伤,无力进行军事打击,只能采取招抚方式。在接下来的文帝、景帝朝,南越国还搞起了称帝,虽然在汉朝的压力下,后来取消了帝号,私下里用的还是皇帝的礼仪,让汉朝很不高兴。所以就有了“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的故事。 合浦港的发展原因便捷的水路运输通道 战乱中幸免被毁 南珠的闪耀光芒 对外海上贸易的中转 中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融合 运输陆地交通运输不便,水路便成首选由于岭南地区尚未得到开发,又远离长安,汉朝对这块地方想取得有效的控制,交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早在吕后时期,南越与汉朝发生冲突,汉军还没进入南越地界,就因为疫病原因,不得不取消了军事行动。 当年秦始皇就通过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水系,使中原的物资通过长江、湘江、漓江转运后,就能输送到岭南地区,非常方便。 文化番禺被毁,合浦幸免按理说,岭南的文化经济中心应该是番禺,但在平定南越战争中,番禺被毁于一炬,直到东汉建安22年(公元年)才由东吴交州刺史步骘重建。几乎同时,东越国反汉,也被剿灭,东南已无大患。而西南地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没有归顺汉朝。桂门关凿通后,北流江与南流江能够直接互通,合浦也能直达中原,其战略地位就显得重要了。 南珠海水珍珠皇后—南珠番禺毁于战火后,合浦成了连接中原的重要港口,但这只是军事上的需要而已。如果没有南珠,根本不能发展成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南珠是中国海水珍珠的皇后,主要产于我国北部湾地区,也就是汉代合浦郡的管辖范围内。素有“掌握之内,价盈兼金”之说。它以细腻器重、玉润浑圆、瑰丽多彩、皎洁艳丽等特质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中转海上贸易中转地 来自中原的商人,通过长江、湘江水系顺流而下,将中原的粮食、丝绸、陶器等运至合浦,再从合浦运回海外泊来品。而合浦的商人则将中国的货物运至印度和中东,换回当地的特产。 《汉书地理志》曾明确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厓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信息,一是在汉朝,我国的海外贸易至少已经到达了斯里兰卡(已程不国);二是当时合浦正是这条贸易路线上的重要港口。 中原文化与西洋文化的融合
位于合浦县城南郊的合浦县博物馆,馆藏有文物件,馆内展品主要有青铜器、陶器和玉器、金银器、古钱币,以及舶来品香料、玻璃器皿、琉璃、琥珀、玛瑙、水晶等饰物及工艺品和外国风格的黄金饰物。其中有21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是合浦作为千年古郡的重要见证。 中原移民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平定南越后,秦始皇从中原征调名未婚青年妇女,前来岭南“以为士卒衣补”。可秦朝在岭南的统治不到十年灭亡,这些移民变成了南越国的臣民,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跟百越杂处,成为最早的带着中原色彩的原住民。汉武帝平定南越以后,合浦重归华夏版图,大量的驻军、往来的商人、还有从西汉后期起,陆陆续续被贬徙的官员、罪人,继续衔接起与中原的联系。 这些中原移民成为这块土地新的主人后,也把中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了合浦。从博物馆藏品中,我们可以看九真府的桶、徐闻令陈褒的印、象征身份的剑、铜凤灯、铜青牛、铜马、鼎、簋、玉壁、酒器(中原政治文化方面)。各种陶房子、陶俑、陶禽畜、罐罐坛坛(日常生活方面)。波斯陶罐、缕金花球,琉璃,玻璃、一些海外风格的物品(海外贸易方面)。 正上由于以上原因,合浦成为了海上线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而且至少持续了几个世纪。 文:廉州山人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遇见北海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