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27日),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龙”抬头的日子,其实是指“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真的来了,此后雨水会逐渐增多,预示着这一年的好收成。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这一天,咱们合浦不少地方的人会庆祝“龙头节”,采用“做社”、庙会、“舞龙舞狮”、“百家宴”等形式,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二月二——做社,祈求丰收“做社是我们合浦当地不少地方的民俗和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以公馆、闸口、白沙一带颇多!每到重要节日,都会进行做社活动,农家祭祀社神的活动称“做社”,有春社、秋社两种。目的是酬谢社神,祈求丰收(秋社还兼有求免瘟疫之意)。规模有大小;小者数家,多由同姓、同邻里或耕作同一字圩农田的农户自愿结合;大者聚集一村,数村农户合办。每次由一家主办,轮流当值,所需费用按户或按田亩数分摊。祭祖时除供奉鱼肉酒饭外,常请“太保”诵通忏,有时图热闹,还请打唱班子唱戏一至三天。” 社,又称社皇伯公,土地之神,公馆周边一带则把它叫做土地公或者伯公。因为是集体活动,所以每次都必须有一个“社头”和一帮“社脚”来组织事务。出于公平起见,这些人员都以“抓阄”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客家人在年初二有一次活动,也叫“拜社年”,“抓阄”就在“拜社年”结束前进行。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春社多了一道拜祖堂的程序。在一些伯公比较多的村子,丰收果的秋季还有一个游大神的仪式,这个仪式一般也被称作“打醮”。据了解,在祭祀仪式过后,人们将各路从山上请下来的比较有威望的伯公、山神请上神轿,由选定的壮丁抬着,仪仗鼓乐前导,巡遍社区的每一条巷子,再绕社区的边界游行一圈,神轿所至之处,人们都会前来瞻仰。游完村巷之后,人们再将山神请回到山上。 等到祭祀或游神完毕,必定会餐,每户到一人。做社的日子是由社头来确定,一般都要杀猪、鸡、鸭。社头先在村上看谁家有合适的猪可买来杀,并通知众社脚,到那天吃了早餐就到现场帮忙做事。在社伯公前结有锅灶,在那里烧水烫猪,还派有专人挨门逐户去收米。收米则是为了煮粥,在客家地区这种粥也被称作为“社粥”。因为猪是现杀现煮的,非常新鲜,还是用全猪来煮社粥,则非常好吃。二月二——热热闹闹办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我们当地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会抬头等节日举行。多设在庙内或者祠堂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等活动。”昨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咱们合浦闸口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善男信女来到这里,举行声势浩大的“龙抬头”庆祝活动,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中午,街头巷尾挂满了彩旗和彩灯,搭建了彩门,各家各户在彩门前摆上了参拜“土地公土地婆”的供品,从图片上看,长达数十米的水果长桌,每条街道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场面十分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二月二——舞龙狮“除此之外,此次庙会上还有传统蹬狮表演,锣鼓喧天,喜气洋洋,以舞狮的方式来祈求年的平安和丰收!绚丽大舞台,欢乐的舞狮表演,把春天的幸福祝愿送给每一个人!”过了龙抬头,整个“过年”才算结束,春天才真的来,一年之计,惟在于春!让我们在未来日子里,顺顺利利! ▌来源:原创 ▌综合编辑:南珠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