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合浦民国第一土豪叫王传冕(年~年),第一“豪”有多“豪”?这么形容吧,上到槐园顶楼,环视一圈,肉眼所能看到的所有土地都是他的。旧时,为富而仁的人不多,王传冕就是一个,他不仅捐款抗日,医院,还在合浦兴建小学,供合浦人免费读书,对于特困生,不仅免费,还贴钱。所以,王传冕当年在合浦,很受本地人尊敬。探访“土豪”家之前,先来看看土豪的样子,很慈祥的一个老人呢↓注:王传冕,子崇周,合浦廉州人,原下四府著名士绅、慈善家。下面这栋就是王传冕建在合浦的“豪宅”——槐园主楼。槐园于民国十六年()年动工,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才建成。用料大部分是从广州、香港等地购买的进口建筑材料和时尚装饰物品!槐园刚建好的时候,面积达到了15亩,可惜,经历了90年时间的世事变迁,如今仅剩下8亩了。原先完整的槐园还包括芒果园、碉楼、厢房等等。

王崇冕为什么那么“豪”?一个字——富二代。王传冕一族,世代书香,自明代从江西迁居合浦,人才辈出,至清代最为鼎盛,其中官至最高一品。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钦廉一带的名门望族,富甲一方!

槐园在合浦本地人口中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花楼。民国时期,合浦县还没有电,槐园的主楼白天很漂亮,但到了晚上,黑麻麻一片,跟别的房子并没有多大差别。王传冕便从广州买回发电机、灯具装上,晚上打开,整个槐园金碧辉煌,光芒四射。好像在对周边的土楼房唱“我们不一样”,用合浦人的话说“威出花了”。合浦人爱看新奇、爱看热闹,一传十,十传百,连村下人都来看了。久而久之,合浦人就把这槐园叫做“花楼”了。

现在,你去合浦随便找个人打听“花楼”,合浦人就会告诉你“槐园”在西门江畔,廉中后面。

好了,我现在要进去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气派的建筑,是槐园的大门牌坊!槐园原来不是从这里进去的,是重新修复之后新建的。“牌坊”是封建时期,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也叫牌楼。民间不准私建,需要省里批准才能建。眼前的这座新牌坊,与槐园主楼一样,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两根水泥柱子是西式的爱斯林式的方柱,两边上面是重檐四角攒尖、琉璃瓦顶的中式亭阁作屋顶。既然是新门,那旧门在哪?原址已经毁了,位置大概在下面的这座黄色楼的前面。这栋黄色的楼叫门楼,是大户人家的象征,大门牌坊和门楼是主人的“门面”,古人说的“门第等次”就是这么来的。这座门楼,不仅是“面子工程”,还起起到防卫主楼的作用,在门楼的外墙,现在还能看到许多枪眼,门楼的前面有个大水池,作用有点类似护城河,一防火、二御敌、三聚气、四风水。

(图源:北海旅发委)新旧牌楼、主楼和门楼的位置布局大概如下,楼主非科班出身,做的图有点粗糙,大家将就着看。

进入大门后,是一块显眼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你的幸福,我的责任,世界因你我而美丽。”

再往里就是中心花园小广场了,整个广场夹在门楼和槐园主楼中间。

最正中位置是一个小型中华白海豚喷水池,白海豚也叫白牛,是一种珍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北海海域常年可见。用它来做雕塑,也有本地特色。

接着往里,就是槐园主楼了,这是一座典型的“洋为中用”建筑实例。一、二层采用欧洲古典风格,三、四层中国传统风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下面穿着西裤,上面穿着唐装,不伦不类的前卫样子,看起来很“骚”。

底层为券廊式,前面发券12孔,构成宽敞的前廊,复古的中西合璧风很受合浦妹的追捧,听说三天两头有人来这拍写真。

主楼的一楼,是一个大厅,大厅正中央是一个半裸的西方少女雕塑,门头的“妙造自然”已经有些年岁了,应该值不少钱。

大厅的两旁,放着王传冕的介绍,和生平事迹。我总结了一下,三个词可以概括王传冕的一生:有钱、有品、有爱。此外,大厅还展示了槐园整个修复过程中的许多资料和图片。

解密窄小过道,陡峭楼梯背后的原因。槐园的楼梯和过道都非常的狭窄,而且七拐八绕的,逛起来很晕,体验很差!也许你会那么,土豪怎么把自个家整得那么小气?其实,你误会了,在动乱时期,为了防御外地,才设计成这样的布局的。假若有土匪、盗贼攻入主楼,这种只能过一个人的楼梯过道,安排一个猛点的家将,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不仅道小,还暗藏机关,楼道口的这块木板,是可以提起的,开的洞口可以直通一楼,可上货,可通人。土豪家,简直跟兔子洞一样,窟窿多。

接下来,让大家看看民国时期,合浦土豪用的都是什么家具。

花梨木桌椅,在当年就是奢侈品,放到现在,那更是价值连城了。

这些家具,被放在王传冕各个夫人,也家人的房间里。

你没有听错,确实是“各个”夫人,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富人都是妻妾成群的,王传冕有两个老婆,已经算是比较低调的了。

铁木书桌。

很多桌椅,面上都镶嵌这大理石,这是富人的象征。

屋内,很多瓷砖,和墙体都是原体,进百年过去了,颜色还鲜艳,可想而知,当年的用料多好。

房间里除了放置各种家具,各个角落还挂着王传冕家人的一些旧照。

上到顶楼,导游告诉我,我们肉眼看到的所有土地,当年都是王传冕的。我用手机拍了个度的全景,大家感受一下,不过得麻烦把手机横过来看了。

槐园的西面,隐约露出一个操场,看得出来是一个学校,这个挨着槐园的学校,以前叫雁秋小学,是当年王传冕出资建的,免费供合浦人上学,对于特困生,不仅免费,还贴钱。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改名廉州二小,沿用至今。

顶楼的一个亭子,是正个建筑,唯一一处没有任何改造的地方。一边是百年动荡建筑,一边是盛事繁华楼阁,看起来像及了前几天那感动了国人的图片——“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完)

▍内容来源:北海网

▍图文编辑:合浦表哥整理编辑

▍爆料投稿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