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游规范 1.考试目的 通过随机抽取问题,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的程序、标准和技术性事故、游客个别要求处理规范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2.考试内容 (1)团队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 (2)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 (3)导游服务中技术性事故和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规范。 (三)应变能力 1.考试目的 通过随机抽取问题,考察考生对带团服务中处理问题时的灵活反应能力及处理技巧的掌握程度。 2.考试内容 (1)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的防范与处理; (2)导游服务中重大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四)综合知识 1.考试目的 通过随机抽取问题,考察考生对导游应知应会的山东基础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2.考试内容 (1)山东的历史文化知识; (2)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山东省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交通、生态环境、科技等方面的情况; (五)口译测试 1.考试目的 通过口译,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2.考试内容 随机选取短文,范围涵盖山东旅游、时事热点、旅游新闻、综合文化知识等。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河南省) 一、考试目的现场导游考试在导游资格考试中,与笔试同等重要,是衡量从业者专业技能,进行资格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考察考生对导游规范操作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应变能力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导游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仪表、礼仪的认识和在导游实践中应该具有的应变能力的程度;考察考生对导游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场发挥能力。此外,现场导游考试,还能帮助考生提前认知导游职业角色,是导游走向正式职业岗位前的一次真实模拟实战演习。二、考试内容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一)景点讲解主要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的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并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1.中文类景点讲解 河南嵩山少林寺景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白云山景区、永城市芒砀山景区、安阳殷墟景区、三门峡函谷关、安阳红旗渠、开封焦裕禄纪念园、河南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济源王屋山景区、驻马店嵖岈山景区、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2.外语类景点讲解 河南嵩山少林寺景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安阳殷墟景区、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开封清明上河园。(二)导游规范问答导游规范问答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工作职责、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三)应变能力问答应变能力问答主要考察考生处理导游带团过程中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四)综合知识问答综合知识问答主要考察考生对河南省重要景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结合当前时政、经济、文化、历史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考察考生对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五)口译测试(外语类考生)主要考察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外语类考生)。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湖北省)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采用现场导游考试的形式进行,通过现场导游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讲解技能、语言技能、规范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认识和在导游实践中的体现;考察考生对导游知识和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此外,现场导游考试,还能帮助考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是导游员走向职业岗位前的一次模拟演习。 二、考试内容 现场导游考试以室内模拟考试方式进行。为了全面准确地测试考生的基本能力,中文类考生一般每人不少于15分钟,外语类考生一般每人不少于25分钟。 在现场考试中,考试着重点在于考察考生的服务能力和个人素质,不仅要注重考察考生景点讲解的熟练与准确程度,更要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质。 (一)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 礼貌和仪态(5%)、语言表达(15%)、景点讲解(50%)、导游规范(10%)、应变能力(10%)、综合能力(10%)。 1.语言与仪态 (1)语言: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以及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运用等; (2)仪态:主要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包括穿着打扮得体、整洁;言行举止大方,符合考生礼仪礼貌规范。 2.景点讲解 (1)讲解对象:中文类考生现场导游考试景点讲解环节采用电子抽签产生,对象为12个景点: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黄鹤楼、大别山、东湖、三峡大坝、古隆中、明显陵、赤壁古战场、炎帝神农故里、恩施大峡谷; (2)讲解内容:主要考察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对景点知识的把握、讲解方法的运用和对景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3.导游规范 通过考生现场模拟规范化服务的表现及导游规范题知识问答,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 4.应变能力 通过考生临场发挥的状态及导游应变题知识问答,考察考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否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周到考虑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5.综合知识 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考察考生对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一年内中国及湖北省旅游发展大事件的了解。 (二)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 礼貌和仪态(5%)、语言表达(25%)、景点讲解(30%)、导游规范(10%)、应变能力(5%)、综合能力(5%)、口译(20%包括中译外、外译中)。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全程进行现场导游考试。 1.语言与仪态 (1)语言: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所用语种发音准确、清晰、流畅;语法正确;用词准确、恰当;内容有条理,富逻辑性;表情及其他身体语言运用得当;能充分理解他人意思; (2)仪态:主要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包括穿着打扮得体、整洁;言行举止大方,符合考生礼仪礼貌规范。 2.景点讲解 (1)讲解对象:外语类考生现场导游考试景点讲解环节采用电子抽签产生,对象为5个景点: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黄鹤楼、大别山; (2)讲解内容:主要考察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对景点知识的把握、讲解方法的运用和对景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3.导游规范 通过考生现场模拟规范化服务的表现及导游规范题知识问答,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 4.应变能力 通过考生临场发挥的状态及导游应变题知识问答,考察考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否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周到考虑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5.综合知识 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考察考生对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一年内中国及湖北省旅游发展大事件的了解。 6.口译 外语类考生现场抽取“口译”试题卡,听考官对题卡内容朗读后进行口译。每位考生“中译外”和“外译中”的试题各不少于1个。以能全面、准确、通畅地转述原内容;语法正确;无错译、漏译为标准,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湖南省)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是衡量考生导游服务专业技能,进行导游资格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导游服务能力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导游规范操作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应变能力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以选拔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导游。 二、考试内容 中文类考生:讲解能力、景点知识问答、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 外语类考生:用所考语种进行讲解、景点知识问答、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 (一)讲解能力 1.考核范围 讲解能力的考核范围包括湖南概况讲解和景区(点)讲解两个部分。其中,湖南概况讲解为必讲内容,景区(点)讲解由考生抽签选取一个景区(点)为讲解内容; 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湖南概况和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景区(点)的基本概况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导游语言和导游讲解技巧,对湖南概况、景区(点)进行有重点、有条理的生动讲解。 2.考核要素 (1)湖南概况讲解要素 地理环境、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湖湘文化、湖湘精神、湖南名人、经济发展、民风民俗、湖南特产、烹饪文化、主要旅游资源等。考生可以从以上某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切入,自创导游词,无须面面俱到,但鼓励有深度、有创意的导游词,讲解时间为2分钟。 (2)中文类考生考核的12个景区(点)讲解要素 岳麓书院:主要介绍岳麓书院的基本沿革、重要地位、功能布局及重要代表性景点,如千年学府匾、赫曦台、岳麓书院大门、讲堂以及宋明理学。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西汉古墓陈列:主要介绍马王堆汉墓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文物,如素纱襌衣、T形帛画、马王堆女尸等。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主要介绍故居的基本情况、布局特色及代表性房间,如堂屋、厨房、毛泽东父母卧室、毛泽东卧室、毛泽覃卧室、毛泽民卧室等。 岳阳楼景区:主要介绍岳阳楼的整体情况(包括其独特外形、基本建筑形制及结构)、巴陵广场主要景观以及岳阳楼内部景观。 天子山旅游区:主要介绍天子山名称由来、张家界地貌特色及形成过程和条件以及天子山沿途重要景点,如神堂湾、点将台、贺龙公园、西海石林、御笔峰、天女献花等。 天门山旅游区:主要介绍天门山名称由来、自然及人工景观特色、曾举办的各类挑战活动以及重要景观,如天门山索道、李娜别墅、凌霄台、倚虹关、鬼谷栈道、玻璃栈道、天门山寺、天门洞等。 凤凰古城旅游区:主要介绍凤凰古城概况及重要景点,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虹桥、沈从文墓地等。 南岳衡山旅游区:主要介绍南岳衡山的景色特点、基本情况及重要景点,如南岳大庙、忠烈祠、藏经殿、祝融峰等。 崀山旅游区:主要介绍崀山的名称由来、丹霞地貌特色以及重要景点,八角寨、辣椒峰、天下第一巷、将军石、紫霞峒等。 花明楼景区:主要介绍刘少奇同志故里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景点,如牌门、铜像广场、纪念馆、故居等。 东江湖旅游区:主要介绍东江湖旅游区概况及重要景点,如小东江、龙景、兜率岛、黄草等。 老司城景区:主要介绍土司制度、老司城遗址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景观,如贵族生活区、衙署区、街巷区、墓葬区等。 (3)外语类考生考核的5个景区(点)讲解要素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西汉古墓陈列:主要介绍马王堆汉墓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文物,如素纱襌衣、T形帛画、马王堆女尸等。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主要介绍故居的基本情况、布局特色及代表性房间,如堂屋、厨房、毛泽东父母卧室、毛泽东卧室、毛泽覃卧室、毛泽民卧室等。 天子山旅游区:主要介绍天子山名称由来、张家界地貌特色及形成过程和条件以及天子山沿途重要景点,如神堂湾、点将台、贺龙公园、西海石林、御笔峰、天女献花等。 天门山旅游区:主要介绍天门山名称由来、自然及人工景观特色、曾举办的各类挑战活动以及重要景观,如天门山索道、李娜别墅、凌霄台、倚虹关、鬼谷栈道、玻璃栈道、天门山寺、天门洞等。 凤凰古城旅游区:主要介绍凤凰古城概况及重要景点,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虹桥、沈从文墓地等。 说明:湖南概况讲解环节无参考视频,景区(点)讲解环节,以参考视频的内容为基础,鼓励有深度、有创意的导游词。 (二)回答问题 该内容共有5项:景点知识问答、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中文类考生考核前四项的内容,外语类考生考核全部五项内容。 1.景点知识问答 主要考核考生对湖南省主要景区(点)知识的熟悉程度。中文类考生以12个备考区(点)为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岳麓书院、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西汉古墓陈列、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岳阳楼景区、天子山旅游区、天门山旅游区、凤凰古城旅游区、南岳衡山旅游区、崀山旅游区、花明楼景区、东江湖旅游区、老司城景区。外语类考生以5个备考区(点)为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西汉古墓陈列、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天子山旅游区、天门山旅游区、凤凰古城旅游区。 2.导游规范问答 主要考核考生对导游工作职责、服务程序与标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3.应变能力问答 主要考核考生对旅游者个别要求和突发事件及特殊问题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1)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包含游客餐饮、住房、娱乐、购物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游客要求自由活动和转递物品的处理;游客要求探视亲友、要求亲友随团活动、中途退团、延长旅游期限的处理。 (2)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包含漏接、空接、错接的预防和处理;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处理;误机(车、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遗失的预防和处理;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处理;旅游者患病、死亡问题的处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处理、旅游者突发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4.综合知识问答 主要考核考生对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综合知识的了解程度,适当加入部分开放性的时政题目,考核考生的时政 2.外语类考试景点范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池景区、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陕西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景区、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景区、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清真大寺。以上现场考试景点将根据陕西省旅游发展实地情况调整,具体景点以当年考试通知为准。 (二)综合知识 主要考察考生对陕西省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关地理知识、历史脉络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三)导游规范 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熟悉全程导游、地方导游、领队、定点导游、散客导游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要领、工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同时考察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等。 (四)应变能力 主要考察考生在接待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和回答旅游者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包括漏接,空接,错接,误机(车、船),证件、行李和财物丢失等一般问题,旅游者提出个别要求,旅游者不当言行和犯罪行为以及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方法、原则等。 (五)口译 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内容涉及旅游服务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知识。 (六)评分标准 1.中文类现场考试 礼貌礼仪占5%,语言表达占20%,景点讲解占45%,导游服务规范占10%,应变能力占10%,综合知识占10%。 2.外语类现场考试 礼貌礼仪占5%,语言表达占25%,景点讲解占30%,导游服务规范占10%,应变能力占5%,综合知识占5%,口译占20%。 (七)考试时间 中文类每位考生考试时间为15分钟,旅游景点讲解及问答共10分钟,导游规范问答3分钟,突发事件处理问答2分钟。 外语类每位考生考试时间为25分钟,旅游景点讲解15分钟,中译外2分钟,外译中2分钟,导游规范问答3分钟,应变能力问答3分钟。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甘肃省) 一、考试目的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采用现场导游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从事导游工作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等。 现场导游考试根据甘肃省实际选择现场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考生在考试机上录制现场考试音频和照片,着重测试地陪服务中最核心的参观游览服务的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等;考核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对景点知识的把握、讲解方法的运用和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考核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由景点讲解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和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每题口译字数在~个之间。 (一)景点讲解(中文、外语通用) 1.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2.考试内容 以甘肃省最具代表性的19个景区或景点基本概况和相关知识,作为甘肃考区应试人员应该熟知掌握的内容,计算机按考点任意组合三个景点,考生选择一个景点进行讲解。 (1)甘肃概况 答题要点: 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②面积、人口、民族、民俗风情等;③历史沿革;④名物特产;⑤旅游资源。 (2)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 答题要点: ①兰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面积、人口等;②详细介绍白塔山公园、中山桥、黄河母亲等;③简述水车博览园、生命之源、兰州龙园、白云观、音乐喷泉、金城关、百合公园、龙源、大剧院、会展中心、文朔阁、兰州文庙等景点。 (3)兰州兴隆山大景区 ①兴隆山的地理位置及名称的由来;②兴隆山景区的组成;③云龙桥、大佛殿、蒋介石官邸等重点景点介绍。 (4)黄河三峡大景区 答题要点: ①黄河三峡的组成;②炳灵寺的组成,名称,石窟数及特点;③刘家峡水电站;④太极岛;⑤罗家洞;⑥临津古渡;⑦龙汇世界。 (5)马家窑文化遗址 答题要点: ①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掘;②马家窑文化的类型;③马家窑文化的特点(建筑风格、丧葬习俗、陶瓷工艺);④马家窑文化的价值。 (6)拉卜楞寺 答题要点: ①拉卜楞寺名称的来历,地理位置;②黄教六大宗主寺的名称;③六大学院的介绍;④拉卜楞寺的建筑风格;⑤藏传佛教的密宗与显宗。 (7)莫高窟 答题要点: ①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洞窟数、壁画面积;②名称来由;③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飞天艺术的介绍;④藏经洞的发现,敦煌学的产生。 (8)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答题要点: ①鸣山的地理位置;②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以及沙鸣响的传说;③月牙泉的面积等,以及有关传说;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9)崆峒山 答题要点: ①崆峒山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②崆峒山山上古建筑群介绍;③景区构成;④道教相关介绍。 (10)嘉峪关长城大景区 答题要点: ①景区的构成: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峡;②重点介绍嘉峪关关城的地理位置,建筑过程,外城、内城、罗城及瓮城的设防特点,相关的传说等;③概括介绍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峡、长城博物馆等。 (11)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 答题要点: ①方特欢乐世界的位置、特色;②景区构成及游玩项目。 (12)张掖大佛寺 答题要点: ①该寺原来的名称,修建年代;②现存建筑的构成;③对大佛的具体描述,“八相成道”中第八相的简单情节(大佛为什么向西而卧);④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答题要点: ①丹霞地貌的成因及主要特征;②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特点;③七彩屏、麻子面馆、七彩神仙台、众僧拜佛等景点介绍。 (14)马踏飞燕大景区 答题要点: ①雷台名称的由来及雷台上建筑群的介绍;②汉墓的具体形制,出土文物的数量;③铜奔马的艺术造型和艺术价值。 (15)武威文庙 答题要点: ①简述历史上武威的繁荣盛况;②文庙建筑构成;③西夏碑及西夏王朝介绍;④西夏博物馆。 (16)麦积山石窟 答题要点: ①名称的来由,石窟建造年代等;②石窟的组成;③具体讲述其中的重点窟如:万佛堂、七佛阁、牛儿堂、摩崖。 (17)伏羲庙 答题要点: ①伏羲氏的传说;②伏羲庙的格局;③八卦的介绍。 (18)康县花桥村 答题要点: ①花桥村的位置及乡村特点;②花桥村10年来的变化;③花桥村景区构成。 (19)宕昌官鹅沟大景区 答题要点: ①该景区的构成;②重点介绍几个景区。 (二)导游规范 1.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2.考试内容 (1)领队服务程序和内容:领队资质和资格的取得;领队职责和意识;领队工作程序;领队服务须知。 (2)全程陪同服务程序和内容:服务准备;首站接团服务;进住饭店服务;核对、商定旅游活动日程、全陪在各站的服务;离站服务;途中服务;抵站服务;末站服务;后续工作。 (3)地陪导游服务程序和内容:服务准备;接站服务;入店服务;核定日程,商定节日安排;参观游览服务;社交娱乐、购物、餐饮服务、送站服务、善后工作。 (4)散客导游服务内容:散客导游服务的类型和特点;散客旅游对导游的服务要求;散客导游服务程序。 (5)景点导游服务要点:地文景观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水域风光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生物景观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古迹和建筑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 (三)应变能力 1.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1)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漏接、空接和错接事故;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的变更;误机(车、船)事故;遗失物品事故;游客走失事故;游客患病、死亡事故;旅游安全事故;游客不当言行的处理。 (2)对旅游者特殊要求的处理:旅游者特殊要求的一般处理原则;旅游者在餐饮、住房、娱乐、购物方面特殊要求的处理;旅游者要求自由活动的处理;旅游者其他特殊要求的处理。 (四)综合知识 1.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考生对甘肃省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2.考试内容 (1)甘肃省国家AA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 (2)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 (3)国家重大会议和政府发布的重要文件的内容。 (五)口译 1.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的口头互译的能力。 2.考试内容 英语、俄语、法语、朝鲜语、日语及其他小语种、方言、藏语等民族语言翻译的内容主要是甘肃概况、甘肃省内主要城市的概况、甘肃景点的简介、导游服务用语和中国文化常识等。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青海省)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分旅游景区讲解、综合知识、导游规范、应变能力及口译五部分。考核考生对本地旅游景区(点)的讲解能力、旅游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对工作职责、服务规范的理解及应用能力,以及在导游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以及职业适应性。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 1.中文(12个景点) 青海省情、青海湖(含日月山)、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茶卡盐湖、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坎布拉景区、原子城、热贡艺术、三江源、格尔木昆仑文化、青海省博物馆。 2.外语(5个景点) 青海省情、青海湖(含日月山)、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热贡艺术。 3.讲解重点 (1)青海省情 ①地理位置及概况;②资源;③主要景区(点)。 (2)青海湖(含日月山) ①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地理位置及概况;②“青藏公路”全长公里,其中青海境内长公里,国道经过日月山和青海湖,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③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带,是农业区与牧业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青海内流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天然分界线,古时称赤岭,是丝绸之路羌中道、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因文成公主和亲时经过这里闻名海内外,平均海拔米左右;④景区及传说。 (3)塔尔寺 ①地理位置: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市西南27公里处,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②历史记载及传说;③建筑规模与风格;④艺术三绝。 (4)互助土族风情 ①土族的起源及信仰:土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同时信奉本教、道教,互助土族故土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②土族的服饰、头饰及婚礼的程序;③饮食习惯及禁忌。 (5)茶卡盐湖 ①地理位置及概况;②矿产资源;③旅游资源。 (6)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①历史背景(红军长征路线,会宁三军会师,西路军成立)②西路军历史;③纪念馆的创建时间和创建意义;④其他。 (7)坎布拉景区 ①地理位置;②景区构成;③南宗沟分布的寺院所属的教派及寺院构成和特点;④风俗及禁忌。 (8)原子城 ①地理位置及概况;②基地的创建及时间;③主要景点;④其他(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中国西部歌王”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及《在那遥远的地方》)。 (9)热贡艺术 ①热贡艺术起源及发祥地;②艺术精品及艺人;③其他(绘画工艺、雕塑工艺、堆绣作品等)。 (10)三江源 ①三江源基本概况;②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特点;③其他(江泽民年8月19日题字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关于“山羊拉船”和“牦牛河”的传说)。 (11)格尔木昆仑文化 ①地理位置及概况;②景区特色:昆仑山、昆仑山口、昆仑神泉、玉虚峰和玉珠峰、昆仑玉等;③道教传说。 (12)青海省博物馆 ①基本情况;②建筑规模;③三大特色。 (二)综合知识 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业相关地理知识,历史脉络的掌握情况,国内旅游业发展进程,国内知名旅游景区特点,青海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事件等相关知识。 (三)导游规范 主要考察考生向旅游者提供规范化、程序化服务的水平,要求熟悉全程导游、地方导游、领队、定点导游、散客导游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要领、工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同时考察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等。 (四)应变能力 主要考察考生在接待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和回答旅游者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包括漏接,空接,错接,误机(车、船),证件、行李和财物丢失等一般问题,旅游者提出个别要求,旅游者不当言行和犯罪行为以及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方法、原则等。 (五)口译 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内容涉及旅游服务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知识。 (六)评分标准 1.中文类现场考试 礼貌礼仪占5%,语言表达占20%,景点讲解占45%,导游服务规范占10%,应变能力占10%,综合知识占10%。 2.外语类现场考试 礼貌礼仪占5%,语言表达占25%,景点讲解占30%,导游服务规范占10%,应变能力占5%,综合知识占5%,口译占20%。 (七)考试时间 中文考生的考试时间为15分钟。其中:旅游景点讲解及问答共10分钟,导游规范问答3分钟,突发事件处理的问答2分钟。 外语考生的考试时间为25分钟。其中:旅游景点讲解15分钟,“中译外”1分钟,“外译中”1分钟,导游规范问答4分钟,应变能力问答4分钟。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是衡量从业者专业技能,进行资格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游资格考试中与笔试同等重要。导游服务能力考试采用室内模拟导游方式进行,着重测试导游服务中参观游览服务的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通过对七个方面测试要素的考察,检验应试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 (一)语言表达 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流畅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体态语言的运用等。 (二)仪表礼仪 主要考察考生的仪容仪表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 (三)景点讲解 主要考察考生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对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条理性、全面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解技巧的运用和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四)导游规范 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应变能力 主要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沿途讲解) 主要考察考生对宁夏主要景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 (七)口译 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与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外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二、考试内容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内容由景点讲解、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口译测试(外语类考生)五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一)景点讲解 由考生根据现场抽签决定模拟导游的景点以及由接站点或出发点前往景点的行车路线,行进途中车内导游讲解和景点讲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较具代表性的12个景区基本概况和相关知识是宁夏考区应试考生应该熟知掌握的内容。主要考核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景区知识的熟悉程度及导游讲解技巧的应用能力。 1.沙湖景区 了解沙湖景区的地理位置; 了解沙湖景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了解沙湖景区获得的主要荣誉; 熟悉沙湖景区大门的象征意义,“沙湖”题字含义; 掌握沙湖景区金沙、碧水、翠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七大特色景观相关知识; 熟悉宁夏湿地博物馆概况及主要陈列品的相关知识; 熟悉沙湖景区内特色沙水游乐项目和冬季旅游项目,以及参观游览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沙雕园内主要作品及沙雕制作方法。 2.沙坡头景区 了解沙坡头景区的地理位置; 了解沙坡形成的原因及沙坡鸣钟的成因; 了解沙坡头景区获得的主要荣誉; 了解水利枢纽工程的发展过程; 熟悉沙坡头景区的概况和景观特色; 熟悉沙坡头景区滑沙、沙漠冲浪、飞渡黄河、羊皮筏子漂流等旅游体验项目以及各项目在游玩中的注意事项; 掌握沙坡头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体系及其生态保护显著成果。 3.镇北堡西部影城 了解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地理位置; 了解张贤亮先生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了解镇北堡西部影城的空间结构布局; 熟悉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发展过程和主要荣誉; 掌握进入“知之门”对镇北堡西部影城概况的介绍; 掌握老银川一条街主要游览点的介绍及其历史意义; 掌握明城堡主要游览点的介绍及其相关影视作品; 掌握清城堡主要游览点的介绍及其相关影视作品。 4.水洞沟景区 了解水洞沟景区概况; 熟悉水洞沟遗址博物馆陈列布局和参观路线; 熟悉水洞沟文化内涵及其考古发掘过程; 熟悉水洞沟游览路线及主要景观相关知识; 掌握藏兵洞内部构造和历史价值。 5.西夏陵景区 了解西夏陵景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设施; 了解西夏博物馆概况和陈列布局; 熟悉西夏疆域模型及相关历史; 熟悉党项族迁徙与西夏的兴衰; 熟悉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及宗教发展; 熟悉西夏陵的空间布局及历史价值; 掌握3号陵的建筑布局、建筑特征及建造方式。 6.贺兰山岩画 了解岩画简史及其分布; 了解贺兰山岩画的概况与艺术价值; 熟悉银川世界岩画馆的布局、陈设及展示内容和意义; 了解祭祀文化区的位置和岩画分布; 掌握遗址区的游览路线和代表性岩画的含义。 7.黄河大峡谷景区 了解黄河大峡谷景区的地理方位; 了解黄河大峡谷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其分布; 了解黄河铁桥的建造、使用情况及其历史价值; 了解景区大型铜铸雕塑九龙戏珠的建筑内涵; 熟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概况与建造意义; 掌握塔的建造特点、相关佛教知识及历史传说; 熟悉黄河大峡谷沿线自然景观及主要参观点概况。 8.须弥山石窟 了解须弥山石窟概况; 了解须弥山博物馆展厅布局与构成; 熟悉丝绸之路文化相关知识; 熟悉佛教石窟艺术相关知识; 熟悉须弥山石窟景区主要游览景点的布局与内容; 掌握大佛楼区石窟的开凿年代、细部特征及历史价值; 了解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等区域石窟的开凿年代与特征; 熟悉须弥山石窟的九大特点。 9.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了解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 熟悉红军小道游览路线和长征历史; 熟悉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概况与构成; 掌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的碑文与诗词; 掌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陈列布局、主要展品及其历史价值。 10.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 了解黄沙古渡景区景点概况及其空间布局; 了解黄沙古渡景区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掌握黄沙古渡景区神龟岛、凤岛、大漠驿站、观景台、古渡口等特色景观相关知识; 熟悉景区内特色沙水游乐项目以及参观游览时的注意事项。 11.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 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概况; 了解酒庄的概况及其区域分布; 了解酒庄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特点; 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及价值; 熟悉葡萄酒文化博物馆概况及主要陈列品的相关知识; 掌握葡萄及葡萄酒的分类及特点。 12.固原博物馆 了解固原博物馆的概况; 了解固原的历史地位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 了解固原地貌及历史文化分布; 了解固原历代建制沿革; 熟悉固原博物馆陈列布局和参观路线; 熟悉固原博物馆基本陈列《千年固原丝路华章》的整体内容; 熟悉固原博物馆专题陈列《隐形将军韩练成》的整体内容。 (二)导游规范 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工作职责、服务程序与标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1.了解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 2.熟悉导游的职责。 3.熟悉导游服务技能。 4.掌握导游的从业素质与行为规范。 5.掌握导游服务规程。 (三)应变能力 1.与考生应试景区和途中车内导游讲解相关问答题,一般为游客所关心的普遍问题 应试考生回答应有理有据,有助于增进游客对游览地区、城市及景区文化内涵的了解。 2.对特殊问题解决方案的提问 (1)熟悉游客在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提出个别要求的处理。 (2)熟悉游客在购物方面提出个别要求的处理。 (3)熟悉游客在自由活动方面提出个别要求的处理。 (4)熟悉游客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要求的处理。 (5)熟悉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少数民族等特殊旅游者的接待技巧。 (6)熟悉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应急处理。 (7)熟悉漏接、空接、错接的应急处理。 (8)掌握误机(车、船)事故的应急处理。 (9)掌握旅游者丢失证件、钱物、行李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10)熟悉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11)熟悉旅游者患病、受伤的应急处理。 (12)掌握旅游交通、火灾、治安、自然灾害等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13)熟悉对旅游者不当言行的应急处理。 (四)综合知识 1.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政治、当年所发生的重大事项。 2.了解宁夏特别是宁夏旅游行业所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 3.了解宁夏以及各市、县区的概况、历史沿革。 4.掌握全区以及各市、县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5.掌握宁夏以及各市、县区的人文、风俗、民族等方面的知识。 6.掌握宁夏各主要景区以及沿途标志性建筑、景物、风土人情、主要特产等相关知识。 7.掌握宁夏各时期长城的有关知识。 8.掌握宁夏“新十景”相关知识。 (五)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景点 1.沙湖景区。 2.沙坡头景区。 3.镇北堡西部影城。 4.水洞沟景区。 5.西夏陵景区。 6.贺兰山岩画。 (六)口译内容(汉英等语种互译) 1.宁夏历史沿革、行政区划。 2.宁夏地理区位及主要山川、气候气象。 3.饮食、购物等旅游基本要素。 4.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5.宁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着重考察考生对新疆12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讲解情况、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及口译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选拔专业素质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考生充实新疆导游队伍,不断提高新疆导游的整体素质,推动新疆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作为新疆参考人员,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聚焦总目标,使全区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导游员和讲解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对各类旅游风险问题的辨析能力,切实掌握和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高处理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将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该科目考试以室内模拟考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现场考试。 现场考试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表达 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二)仪表、礼仪 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 (三)景点讲解 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对考试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四)导游规范 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五)应变能力 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 主要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七)外语能力 考察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导游讲解、回答问题及在汉语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 1.中文类考生景点讲解的对象: (1)天山天池景区; (2)喀纳斯景区; (3)吐鲁番葡萄沟景区; (4)那拉提景区; (5)可可托海景区; (6)博斯腾湖景区; (7)天山大峡谷景区; (8)泽普金胡杨景区; (9)巴音布鲁克景区; (10)喀什古城景区; (11)喀拉峻景区; (12)白沙湖景区(兵团)。 2.外语类考生景点讲解对象: (1)天山天池景区; (2)喀什古城景区; (3)吐鲁番葡萄沟景区; (4)泽普金胡杨景区; (5)白沙湖景区(兵团); (二)导游规范 1.导游的服务技能 (1)正确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包括导游服务集体内部的关系、导游与旅行社的关系、导游与其他旅游接待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导游与旅游者的关系; (2)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3)把握特殊团队和特殊人群的接待,包括商务团队、VIP团队、夏令营团队以及老年游客、儿童游客、残障游客、宗教界人士的接待。 2.导游的语言技能 (1)掌握基本的应对技能,包括应答、道歉、回绝、聚谈; (2)掌握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3.导游的行为规范 (1)导游的纪律和守则; (2)导游的仪容、仪表和仪态; (3)导游的礼节礼貌。 4.导游服务程序 (1)掌握地陪导游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团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2)掌握全陪导游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团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3)掌握散客接待的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待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三)应变能力 1.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 (1)餐饮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2)住宿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3)交通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4)购物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5)游览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6)文娱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7)自由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8)其他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包括探视亲友、亲友随团、转递物品、中途退团、延长旅游期限等。 2.应急问题的处理 (1)接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送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3)旅游活动计划变更的处理; (4)遗失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处理; (6)旅游者伤病、死亡的处理; (7)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事故、溺水事故、地震等; (8)旅游者不当言行的处理; (9)旅游投诉的处理。 (四)综合知识 1.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考察考生对于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1)了解当前国内和国际重大时政事件,熟悉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 (2)了解国内、国际文化、社会发展现状,熟悉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成就。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 (4)熟悉和掌握我国有关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法律、法规。 (5)了解中央治疆方略,熟悉和掌握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总目标。 2.地方导游的综合知识 考察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新疆及各地州概况;能否胜任乌鲁木齐市市容游览的导游讲解工作。 (1)了解乌鲁木齐市的地理区位、行政区划、人口数量、民族构成、气候特点。 (2)熟悉乌鲁木齐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市容游览线路。 (3)掌握乌鲁木齐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4)熟悉乌鲁木齐著名景点的大概内容。 3.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的综合知识 考察考生对于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综合知识的熟悉程度。 (1)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及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外国旅游者在中国境内的权利和义务。 (3)熟悉交通、邮电、货币、保险、卫生常识、国际时差及其他常识。 (五)文明旅游 考察考生是否了解文明旅游的意义,熟悉相关的文明旅游公约,掌握应对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言行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 1.了解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维护旅游者及相关利益方合法权益的意义。 2.了解导游在促进文明旅游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 3.熟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4.掌握应对个别旅游者不文明言行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 (六)外语口试 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语种的语言进行现场导游考试。考生所要考的题目在考试当天从备选景点中随机抽取确定。 1.考生能否用外语介绍旅游景点、参观单位。 2.考生能否用外语同外国旅游者进行交谈和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3.考生能否用外语办理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移民、海关等的相关手续。 4.考生能否独立进行汉语与外语的相互翻译。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着重考察考生对新疆(兵团)12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讲解情况、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及口译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选拔专业素质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考生充实新疆(兵团)导游队伍,不断提高新疆(兵团)导游的整体素质,推动新疆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该科目考试以室内模拟考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现场考试。 现场考试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表达 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二)仪表、礼仪 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 (三)景点讲解 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对考试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四)导游规范 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五)应变能力 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 主要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七)外语能力 考察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导游讲解、回答问题及在汉语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 1.中文类考生景点讲解的对象: (1)天山天池景区; (2)喀纳斯景区; (3)吐鲁番葡萄沟景区; (4)那拉提景区; (5)可可托海景区; (6)博斯腾湖景区; (7)天山大峡谷景区; (8)泽普金胡杨景区; (9)巴音布鲁克景区; (10)喀什古城景区; (11)喀拉峻景区; (12)白沙湖景区(兵团);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兵团)。 2.外语类考生景点讲解对象: (1)天山天池景区; (2)喀什古城景区; (3)吐鲁番葡萄沟景区; (4)泽普金胡杨景区; (5)白沙湖景区(兵团);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兵团)。 (二)导游规范 1.导游的服务技能 (1)正确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包括导游服务集体内部的关系、导游与旅行社的关系、导游与其他旅游接待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导游与旅游者的关系。 (2)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3)把握特殊团队和特殊人群的接待,包括商务团队、VIP团队、夏令营团队以及老年游客、儿童游客、残障游客、宗教界人士的接待。 2.导游的语言技能 (1)掌握基本的应对技能,包括应答、道歉、回绝、聚谈; (2)掌握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3.导游的行为规范 (1)导游的纪律和守则; (2)导游的仪容、仪表和仪态; (3)导游的礼节礼貌。 4.导游服务程序 (1)掌握地陪导游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团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2)掌握全陪导游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团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3)掌握散客接待的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待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三)应变能力 1.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 (1)餐饮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2)住宿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3)交通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4)购物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5)游览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6)文娱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7)自由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8)其他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包括探视亲友、亲友随团、转递物品、中途退团、延长旅游期限等。 2.应急问题的处理 (1)接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送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3)旅游活动计划变更的处理; (4)遗失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处理; (6)旅游者伤病、死亡的处理; (7)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事故、溺水事故、地震等; (8)旅游者不当言行的处理; (9)旅游投诉的处理。 (四)综合知识 1.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考察考生对于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1)了解当前国内和国际重大时政事件,熟悉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 (2)了解国内、国际文化、社会发展现状,熟悉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成就。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 (4)熟悉和掌握我国有关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法律、法规。 2.地方导游的综合知识 考察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新疆(兵团)及各地州概况;能否胜任乌鲁木齐市市容游览的导游讲解工作。 (1)了解新疆兵团的地理区位、行政区划、人口数量、民族构成和兵团的历史,熟悉兵团景区景点。 (2)了解乌鲁木齐市的地理区位、行政区划、人口数量、民族构成、气候特点。 (3)熟悉乌鲁木齐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市容游览线路。 (4)掌握乌鲁木齐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3.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的综合知识 考察考生对于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综合知识的熟悉程度。 (1)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及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外国旅游者在中国境内的权利和义务。 (3)熟悉交通、邮电、货币、保险、卫生常识、国际时差及其他常识。 (五)文明旅游 考察考生是否了解文明旅游的意义,熟悉相关的文明旅游公约,掌握应对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言行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 1.了解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维护旅游者及相关利益方合法权益的意义; 2.了解导游在促进文明旅游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 3.熟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4.掌握应对个别旅游者不文明言行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 (六)外语口试 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语种的语言进行现场导游考试。考生所要考的题目在考试当天从备选景点中随机抽取确定。 1.考生能否用外语介绍旅游景点、参观单位; 2.考生能否用外语同外国旅游者进行交谈和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3.考生能否用外语办理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移民、海关等的相关手续; 4.考生能否独立进行汉语与外语的相互翻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