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杖头木偶戏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北海市有7人成功入选,其中,合浦县“山口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梁裕、刘存禄获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图为传承人梁裕(左一)在表演山口杖头木偶戏农春录摄 山口杖头木偶戏,历史悠久,在北海山口、白沙、沙田、公馆、南康、福成等乡镇均有分布,尤以山口、白沙两地为盛。由表演者右手操纵一根手杆(与头相连),左手操纵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演出前不需彩排,也没有固定的剧本,只有提纲,又叫做“爆肚戏”。最初是单人在田间或树下卖艺演唱,后演变为多人演唱。每逢春节、冬至等传统民俗节庆会在广场、宗祠或者寺庙等公众场所进行演出。合浦县“山口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梁裕林启波摄 “杖头木偶”戏以粤语乡音演唱,说唱为主,伴以锣鼓、笛子等,按曲目节奏敲打,有快有慢,轻重搭配,可一人饰演多角,形式生动活泼。唱腔圆润响亮,曲调流畅,富于感情,独具地方曲艺特色。合浦县“山口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刘存禄林启波摄 角色共分为旦、生、净、末、丑、杂六大类,其中旦又细分为花旦、夫旦、老旦,生分为文生、武生,各种角色形象不一,生动逼真,且不同角色所用的唱腔、音调不一。全队音乐只一人“掌板”,另一人手、脚、口并用,左手打锣,右手打双皮鼓、沙的、扣锣,脚打锣,口吹唢呐。合浦木偶戏主要是“杖头木偶”戏表演。“杖头木偶”又称“托棍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一般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编辑:合浦旅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