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 广西公路总里程达13.16万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达公里 …… 今天(4月20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共庆建党百年建设壮美广西”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对广西构建现代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发布会现场 广西综合立体交通实体线网 建设得怎么样? “十三五”时期,广西综合立体交通实体线网总里程突破14万公里。其中—— 公路总里程达13.16万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总里程达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比例达96%。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72%;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及客车,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3%。 铁路营业里程达公里。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高铁营业里程达公里,广西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柳南高速公路忻城互通建设现场。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去年9月,广西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方案中明确的各项试点工作全面快速推进,截至今年一季度,部分领域工作成效初显。例如—— 在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全力推动北部湾出海口运输通道建设,增强连接口岸交通运输能力,加快崇左至凭祥城际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一季度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打造多层次国际枢纽方面,年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总投资达到59.76亿元,为年以来最高值,完成货物吞吐量约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4号泊位等一批专业化、大型化码头,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能力显著增强。南宁国际枢纽建设实现大提速,特别是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先后在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超大模板支撑体系、大尺度开孔混凝土现浇梁等多项重点工序实现突破,超额完成投资指标要求,截至3月底,完成投资5.42亿元,占一季度年度投资目标任务5亿元的%;占年度目标任务25亿元的21.68%;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0.13亿元,占总投资的30.29%。 在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方面,广西国际运输多式联运服务不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长迅猛,年共开行班列列,超过前三年开行班列的总和。 ▲3月13日下午,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塔式起重机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发运仪式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举行,价值近千万元的11台塔机装满了49个车厢,组成中欧班列发往哈萨克斯坦。刘峥摄 在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方面,推进基础设施建管养全生命周期应用、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供应链协同平台、公路智慧监测体系等示范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已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并初步实现数据汇聚,疫情期间向抗疫指挥部共享高速通行数据多亿条,道路水路客票多万条。 在提升科技兴安水平方面,广西道路运输车辆智能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一路三方”协同指挥平台投入使用,将给群众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十四五”开局实现“开门红”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加快交通强区建设起步之年。今年2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其中涉及广西的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明确北部湾港作为国际枢纽海港,整体纳入全国主要港口。 二是明确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作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 三是明确重点区域将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极、组群、组团”3类,其中北部湾等8个地区作为“组群”。未来北部湾交通运输需求量将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主旋律,区域间、城市群间一体化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四是明确广西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六主轴七走廊八通道”的重要构成。其中,广西被纳入到粤港澳—成渝主轴,西部陆海走廊和广昆走廊,沿边通道、二湛通道、湘桂通道。 五是规划南宁为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桂林为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南宁、凭祥、防城港作为国际邮政快递处理中心。 六是提出“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重点打造7条陆路国际通道,完善4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 广西作为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2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经东南亚至大洋洲、经东南亚、南亚跨印度洋至欧洲和非洲2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未来贸易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能力不断增强,对落实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区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多亿元,相比年、年同期,分别增长%和%。超额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一季度亿元的目标任务。同时,公路、水路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约88%、40%、30%。 接下来,广西将全力推进广西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明确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事项,力争到年,建成“全国前列,西部领先”的“交通大省”,实现“门户枢纽国际化、市通高铁便捷化、县通高速网络化、民航机场聚集化、内河航道高等化、轨道交通网格化、进村入户普及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到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区,基本形成“出行交通圈”和“快货物流圈”。 广西什么时候 可以实现市市通高铁?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共同推动下,广西铁路路网规模、运输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的重大转变。“十三五”期间,广西铁路建设完成投资约亿元,铁路营业里程公里,其中高铁动车营业里程公里,在全国省区市中位居前列。广西的高铁列车已与全国21个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实现直连直通“当日达”,动车已覆盖全区除河池、崇左以外的12个设区市。 正在建设中的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计划年建成,届时,崇左市将通高铁。南崇城际铁路年10月开工建设,设计行车时速公里,将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实现无缝衔接,未来还将延伸至凭祥市。目前,南崇铁路全线累计完成路基土石方98.62%,桥梁施工完成95%,隧道施工完成72%,站房工程完成18.45%,四电工程完成13.74%。项目建成后,崇左市将接入广西高铁网,南宁至崇左旅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正在建设中的贵阳至南宁高铁,计划年建成,届时,河池市将通高铁。贵南高铁途经广西环江、金城江、都安、马山、武鸣,设计时速行车公里。目前,贵南高铁广西段全线桥梁工程的桩基、墩台施工已全部完成,桥梁工程整体进度已达71%,隧道工程开挖进度达到77%,路基工程整体进度达到77.5%。项目建成后,河池至南宁、贵阳旅行时间均缩短至1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到年,广西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3月2日,在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P4#深水主墩钢围堰施工现场,来自中铁十一局的建设者们正抓紧施工。广西日报记者何学俏摄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我区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打算? 答:年国家批复《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从谋划阶段进入到实施阶段。我区紧紧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作为,推动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快形成。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南宁至钦州改扩建等项目建成通车,干线运输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二是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初见成效。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二期工程并正式通航10万吨级集装箱船,标志着北部湾港正式进入1万标箱大船时代。 三是集疏运系统不断完善。建成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钦州港东线电气化改造、防城港企沙支线电气化改造等支专线项目,初步形成了有效衔接的海铁联运体系。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西将抢抓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确立为国家“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的新发展机遇,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是强力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加快实施钦州港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及航道、防城港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等重大项目。二是努力提升主通道运输能力,加快建设贵阳至南宁铁路、贵州平塘经天峨至南宁高速公路等一批干线铁路公路项目,全力推进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等标志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一体化集疏运体系。建成钦州东至钦州港铁路支线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合浦至铁山港等支线铁路项目。 问:经了解,交通运输部已于年8月出台《交通运输部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号),请问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进交通强区及综合立体交通建设? 答:广西机场管理集团紧紧围绕自治区贯彻“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大局,积极参与交通强区及综合立体交通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广西机场建设投资近80亿元,竣工投产了桂林机场航站楼及站坪配套设施扩建工程、柳州机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梧州机场迁建工程、玉林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等项目,下辖机场数量达到8个,年旅客保障能力由“十二五”末的2万人次提升至3万人次,提高了36%。机位数达到个,较“十二五”末新增40个。“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四型”机场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推动“四扩建、四新建”项目新建设,总投资将超过亿元。投资额超过“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投资总和,全力补齐机场硬件短板,大幅提升机场保障能力。四个改扩建工程,即:开展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项目建设,力争年开工,年建成投用;实施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推进梧州机场改扩建工程、百色机场改扩建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四个新建工程,即:高标准做好南宁机场T3航站楼规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开工建设;协助地方政府推进防城港、贺州新机场及北海新民用机场建设等。同时,积极配合推进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计划年建成投用。至“十四五”末,南宁机场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桂林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机场的功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南宁机场将建成汇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城市公共交通等交通于一体,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广西机场“两干多支”的整体效能将进一步增强,将更有力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进一步优化航线网络,不断提升面向东盟的辐射能力。加密和优化至国内主要城市航线,进一步拓展至东盟重点城市航线,加快构建完善的面向国内和东盟的国内国际双扇形航线网络。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打造辐射东盟的“经邕飞”中转产品,加快建设“国内便捷,国际顺畅”的国内经南宁至东盟的“空中(大)通道”。在疫情形势好转的前提下,至“十四五末”,广西机场航线将达条以上,东盟航线超过35条,国际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将达到万人次。 三是积极发展临空产业,助力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紧抓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广西机场管理集团立足机场核心区域范围,加快布局航空物流相关产业。当前正全力推进航空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今年将开工建设南宁机场国内公共货站二期项目、南宁大通关基地二期项目,积极推进中国东盟生鲜空港产业园及医药电商冷链中心项目建设。至今年年底,上述四个项目建设将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功能区将实现投产运营。“十四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还将加大开辟面向国内和东盟的全货机航线力度,将开通全货机航线7条以上(其中国际3条以上)。至“十四五”末,航空物流业等支柱型临空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广西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力争突破5万吨。 ??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下面文字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