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世上流行的一句话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在广西武宣县却有“中留山水甲南天”的美句。此美句却是清代武宣县举人覃先澄(历任东兰学正、广东东界场盐大使)在游览武宣县八仙山(八仙天池)后所作的诗句(详见拙作《史话“八仙天池”》)。其诗即为:

中留山水甲南天,马步桥东列八仙。呼吸应知通帝座,登临不测有虞渊。云兴作雨池龙起,月正无波玉兔眠。羽化贾鹏成往事,吾侪抔饮涤尘缘。(注:“抔(póu)饮”指的是以手掬水而饮)这首特别的七律诗之中蕴涵着武宣县丰厚的历史及传统文化,值得深研剖析。武宣八仙山与天池   中留县自秦代始置

武宣县历史悠久,县名在历代亦多有变化,如中留县、中溜县、中胄县、桂林县、武仙县等。但最早出现的却是中留县。

据目前笔者所掌握的史料,中留县之最早记载见自南朝宋沈怀远所撰的《南越志》。沈怀远是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初为始兴王璿征北长流参军,因坐事徙岭南,后官武康令。《南越志》是他被贬谪岭南时所撰,该书内容博杂,对岭南地域沿革、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多有记载。史称其为“此五岭诸书之最在前者也”。

尽管《南越志》的原本(全本)现已佚失,但其条文仍散载于诸古籍之中。

《太平寰宇记》之载

其中在北宋初期著名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二《岭南道六.桂州》末引用了一段《南越志》的有关记载,即为:“桂林郡本治阳溪,今移郁江口,有铜鼔濑是也。武熙县有桂山、围山。本草曰桂生山谷间久服令人身轻。又平阳县有阳溪,在县西数百里,伏流通于岷山。又云潭中县二百里,则桂林故郡所理也。中留县秦置也,次三百里至于江,则桂江也,与郁林、合浦水并归于海。”此即是《南越志》中“中留县秦置也”的明确记载。

另外,年出版的《广西通志·政府志》亦有:“秦实行郡县志,以郡统县,广西境内设有零陵、临尘、中留、布山四县。”

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中的秦代地图中也将“中留县”予以特别的标注。

地图中“中留县”的特别标注

因此,武宣的建制历史可上溯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年),时在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武宣属桂林郡,时称中留县。有感于武宣的历史悠久及山水之美,所以覃先澄有感而发出“中留山水甲南天”之美句!

  丰富的道教文化

覃先澄诗中的“八仙”、“帝座”、“虞渊”、“池龙”、“玉兔”、“羽化贾鹏”等词句更是富含着诸多的道家传统文化。

“八仙”即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八仙过海(网络图片)

“帝座”指的帝王的座位,其“帝”常指玉皇大帝或玄天大帝(北帝)。《宋史·天文志》座一作坐:“帝坐一星,在天场中,天皇大帝外坐也。”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等等。

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或真武、北极真君、元天上帝。真武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玄武,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护神。据传,他是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在今武宣县三里镇、东乡镇等地仍有北帝庙遗存。在三里老街的北帝古庙中的墙壁上还绘有铁拐李、汉钟离等八仙画像。

武宣县三里老街北帝庙

而在中国天文学中,“帝座”是星官名,武仙座α星即被称为“帝座”,意味着“皇帝的宝座”,因为这颗恒星象征著皇帝的座椅星芒,属于天市垣。帝座也被R·H·艾伦英文化为TiTso。冥冥之中,其与“武仙县”之称可谓是天作之合。

天市垣星图(网络图片)

(注: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指的是天上的市集,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象征繁华街市,其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天市垣天市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约占天空的57度范围,大致相当于武仙、巨蛇、蛇夫等国际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个星官(座),正星87颗,增星颗。它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

“虞渊”,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日没之处。在古代中国传说中,太阳早晨从东方的“旸谷”出发,晚上落入西方的“禺谷”;一天之内,从东端,中经天穹,进入西极,有几十万里路程。《淮南子》卷三《天文训》有“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池龙”的“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玉兔”又称月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又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清嘉庆十三年《武宣县志》之载

“羽化贾鹏”指的是唐代道家修行人贾鹏在武宣(时称武仙)修炼成仙羽化。相传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与在武宣修炼的贾鹏来往密切,并有诗题《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清嘉庆十三年《武宣县志》卷之十三《人物·仙释》有载:“贾鹏,不知何许人,修炼于武宣仙人山,与柳宗元交好,柳尝有《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诗,载艺文。”诗曰:“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遥知元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

而在古籍之中,很早就有神仙于武宣聚集羽化成仙之说。成书于唐光化二年(年)的《桂林风土记》有载:“象州仙人山,象州武仙县多有神仙聚集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榇之迹。”《太平寰宇记》亦有记:“《岭表录》云:象州武仙县旧有神仙集聚高山羽驾,时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存。”

唐《桂林风土记》之载

综上,武宣作为仙家的修炼道场历史久远,八仙山(八仙天池)应为其中之一,所以覃先澄在其《八仙寨》一诗中自然是多有提及。

与五行八卦的结合与演绎

然而奇妙的是:从八仙山与天池的自然地理因素来看,其与传统文化的八卦图却也是基本符合。也有许多人都说此地磁场是很特别的,甚至于摄影爱好者现在用小飞机航拍亦非易事,常有数据混乱及飞机掉下。

从八仙天池的谷歌卫星图来比对,环绕天池的八座山峰恰如八卦的乾、震、坎、艮、坤、巽、离、兑等八个方位,而天池可作为八卦图之阴阳鱼。此可谓是大自然的奇观与杰作。

八卦图有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其分别各有其不同的妙用。

“八仙天池”卫星图与先天八卦图之比对

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中,我们可以将八仙山的八个山峰分别对应于乾、震、坎、艮、坤、巽、离、兑等八个卦象。还可进一步将五行八卦演绎而对应于道家之八仙,即是: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铁拐李属于兑金之象、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张果老属于震木之象、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钟离权属于离火之象。

八仙天池的道家文化乃上天赐给武宣的奇宝,无怪乎覃先澄认为应将其列为县域八景之首,笔者亦以为然!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一方面必须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人文方面的开发,让人们在饱览仙城天池美景的同时,可以感受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学到一些八卦易学及道家文化等传统文化,使仙城武宣真正达到“中留山水甲南天”之美誉,可谓是件有趣而且是极有意义之事!

(成稿于年11月4日晨)来源:大象顿悟编辑:阿双▌推荐阅读:

超震撼!武宣龙舟赛精彩大片带你回味!

全程视频带你回顾武宣·灵湖水韵文化旅游节!

武宣“灵湖水韵”文化旅游节完整视频大全!

浓缩数千年文化,武宣三里老街的祭月仪式

精剪视频带你重温灵湖祭秋月

八仙天池开放日,人山人海!重阳登高赏天池美景!

《遇见仙池》,专为武宣八仙天池景区精心制作的一首歌!超好听!

千人登山|“魅力天池·健康同行”年武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八仙天池重阳节登高主题活动精彩回顾!

▌武宣旅游推介:

不想国庆看人头,你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武宣八仙天池怎么去?怎么玩?看这一贴就够了!

灵湖,那你不曾得体会过的韵味!

武宣旅游概况

武宣县首届“仙城手礼”十佳特色品牌旅游商品新鲜出炉!

舌尖上的武宣之糯米粑粑

5分钟看完糯米粑粑是怎么来的

这些武宣人引以为豪的美食,你得吃过了几样?(四)

武宣红糟酸,独特的味蕾记忆

武宣魅力何在?全国知名画家组豪华团前来采风

武宣惊现大批摄影师,他们干嘛来了?

一部影片爱上一座城--武宣首部延时/航拍摄影作品《影动武宣》正式献影!

▌记录大藤峡:

大藤峡大坝蓄水52米时武宣水位影像

古石滩近日被淹没!或真的永远离开我们!

——今日大藤峡船闸顺利通航!

国庆游大藤峡

广西武宣无人机大藤峡失联16天系列四:未解之谜疑点多

当艺术碰上勒马,当摄影粘上绘画

走过美景,触摸历史,见证永恒

走进武宣那片即将消失的鸟类天堂

再见,雄奇的大藤峡;你好,壮美的新黔江

大藤峡之文物记忆(八)——陈家岭窑址

大藤峡流动的文化遗产

漂亮!大藤峡博物馆项目设计方案成果公示

退休的他,却投身于武宣大藤峡水利工程指挥部工作!

▌古城老街:

一件饱含西街情怀的Tx衫

西门?老房

武宣老街,那些不离开的人儿

一条河,一座城,我们的武宣老街!

奔跑中的武宣,西街老房子拆迁在即,这是我们最后的回忆

留得住的记忆,武宣“老城记忆”视觉艺术公益展圆满结束

武宣老街又一盛事——“老城记忆”视觉艺术公益展!

讲武宣老街往事,共怀乡愁记忆

深情“粽”义,武宣老街坊的千年积淀

九九重阳宴,浓浓西街情

(因为一部影片爱上一座城,更因有视觉而更爱武宣)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