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作为合浦人,过年的民俗很多,网友“海丝路水手”就为我们大家介绍了合浦的民俗。

翻瓦面

珠乡合浦过年的民间俗例多,翻瓦面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进入农历十二月的时节,过年的民间俗例就开始了。长辈们首先考虑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要“翻瓦面”。翻瓦面就是要比较全面地整理一次屋瓦顶。因为,一年的积累下来,无瓦顶上会留有许多杂物,诸如树叶、泥灰,甚至是猫鼠、小鸟的粪便。翻瓦面除了要清理这些之外,还得把平日里猫鼠及其它小动物在屋顶爬走时搞乱了的瓦行,捡拾一下漏雨的地方,修补修补残腐的行条。因此,翻瓦面是民俗年例中最重大的工程。但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乐事儿”。

每当大人们架起梯子爬上屋脊,揭开第一块瓦,就是孩子们等待奇迹发生的的时候。因为,墙洞、瓦筒里往往会藏有小鸟窝或老鼠洞,这就是孩子的天生“宠物”了。而父辈们为了满足孩子的期望,这时候也会特别留意细心地察看墙洞、瓦筒的状况,抓获小鸟的几率也特别高。胆子大的孩子还会跟着父辈们爬上屋顶,去体会这难得的“探险”经历。一般的情况下,翻瓦面都不会对屋顶有大的改动。通常都会自己选择个好天气来完成。完成了瓦面的清扫及鼠洞、鸟窝的填补之后,就是压瓦面。压瓦面就是用青砖按一定的间距,在瓦面上摆出“品”字形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瓦面在雨季时被风吹开。

如果是一些老房子,翻瓦面的工程量比较大,不时有需要更换的行条。被更换下来的行条上面往往都有虫的蛀洞。这时,有经验的大叔大伯走过来,在行条上敲敲打打之后,就用斧头劈开来,果见里面藏着一条条手指大小的木虫,于是就地生起火来煨木虫,一时间,在啪啪的炭响声中,焦黄焦黄的木虫就成了大家的美食,成了年例的遥远记忆。经过翻整后的瓦面,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品字形的青砖,家家户户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时时都在提示着人们,年一天一天的走近了……

过年杂忆之二:

为灶王爷饯行

少年时代在家乡与老奶奶一起过年,每年的十二月进入二十头,老奶奶就非常认真的叫我们兄弟在一起帮掏灶肚灰。而这时的掏灶肚灰,不但只是把灶肚里的火灰掏干净,还得把烟囱里的烟灰挖干净。每当此时,老奶奶总是一边指导我们掏灶肚灰,一边讲述着为什么要在年前对灶灰彻底大清除的道理。

老奶奶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爷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事情的日子。其中包括四季的收成及人间善恶。玉皇大帝就是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来决定新新一年的吉凶祸福、惩罚奖励。所以,在灶王爷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前,要把灶肚和厨房都整理得干干净净,让灶王爷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回天庭前,看到这一家人的勤劳、持家有道和清洁卫生,这样就会在玉皇大帝前说这一家人的好话,因此来年就会得到玉皇大帝的保佑,生活就会更加安乐康宁。为了表示对灶王爷的敬重,掏干净灶肚灰之后,还得为灶王爷饯行。因此,老奶奶特别的告诫,掏灶肚灰时要认真落力,不要随口乱说。其实,少年的心里对灶王爷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最关心的就是尽快把灶肚灰掏干净,好让奶奶快些为灶王爷炮制饯行的晚餐。

那时候,是在贫俭中过日子,平日里有两餐稀粥一顿杂粮就算是安稳了,不是逢年过节,难得煮饭加菜。既然是为灶王爷饯行,最简单也得有两碗米饭一两碟小菜的,于是老奶奶总是挖空心思的来筹备这一餐。有时候米粮不够,老奶奶就采取捞饭的办法。捞饭就是煮一锅粥,待米煮熟后,就先把米粒捞出来搁干做饭碗。之后,用自种的黄豆磨豆腐,将自己腌制的咸萝卜干洗淡后剁成细粒,再取来平日里攒下的两三只鸡蛋,加上从地里拔回些葱蒜,和细粒萝卜混合在一起炒蛋花。这样,为灶王爷饯行的饭菜就有了。

当然,作为神灵的灶王爷是不吃人间烟火的。但老奶奶还是坚信人间的心意会传达到灶王爷心中,他老人家就会高高兴兴地为人间说好话。而这样的一餐对于生于贫穷中的我们来说,已是期待多时的美餐了。更重要的是,少年的心灵在这种民年俗间氛围熏陶中,早早就知道到了感恩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民间年俗文化的教化作用,正是存在于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之中,形成了世代守护的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祈愿。

还记得你小时候过年好玩事情吗?

综合编辑:合浦网(转载须注明)

内容来源:网友海思路水手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庢棭鏈熻兘娌绘剤鍚?
鐧界櫆椋庝腑鑽不鐤?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