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集体学习时指出,依海富国,以海强国。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要充分利用“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发挥北部湾经济区龙头作用,带动全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背海而弱,向海则兴。回望北部湾经济区成立10年的筚路蓝缕,人们惊喜地发现,历经“风生水起”“千帆竞发”“龙腾虎跃”的激荡,这一湾碧波春水一跃成为广西发展“核”动力、我国沿海经济新一极、中国—东盟合作桥头堡。

年3月,北部湾经济区成立。

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挂牌成立,这一片在中国南海沉睡多年的海湾,作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唤醒,扬帆起航。

10年来,作为北部湾经济区6个城市之一的玉林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决心与勇气,全面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迈出了开放发展的一大步。

转身向海行,从发展大计上全面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玉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世人誉为“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两千多年前,玉林就是“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也是内陆向北部湾、向东盟走出去的关键节点。但在行政区规划上,离海最近处不过几公里的玉林,面对新世纪新机遇,只能望海兴叹。走出去,才能有更宽广的未来。

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运而生,涵盖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同年9月,玉林市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率先成立,作为落实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的专门工作部门。

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经济开发区6个城市之一,玉林市在交通、物流领域被纳入北部湾经济区中。从那时起,玉林市由一个内陆城市变为临海城市,从神经末梢走向开放合作前沿,由边缘化进入主战场—玉林市由此迈出了向海发展的第一步。

但转身向海行,需要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跳出玉林看玉林”,就意味着玉林要从区域发展的根本大计上,全面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从年起,玉林市先后出台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等,涵盖了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规划、资金、政策、人才等方方面面,一切向经济区聚集,一切向经济区倾斜。

博白坚持“南下向海”开放战略,以龙潭产业园为桥头堡,大力发展临海经济。图为位于龙潭产业园的广西中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但受制于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现代物流发展不充分,铁港联运和发展临海产业先天不足,在刚纳入北部湾经济区的最初几年,玉林市仅有龙潭产业园享受北部湾经济区各项优惠政策,向海开放发展的格局未能完全成形。

年底,自治区发布《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决定玉林市整体纳入北部湾经济区。玉林市适时转变发展思路,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上,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战略,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大力推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作共建,主动融入中国—东盟战略合作,逐步构筑起一个大改革、大开放的发展格局。

于年建成通车的玉铁高速公路拉近了玉林向海发展的距离。(记者陈东摄)

立下愚公移山志,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向无垠大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一心向海行,为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而“脑洞大开”,以向海发展谋划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由内陆开放型向临海开放型转变、由腹地经济向临海经济转变、由内陆城市向临海城市转变。

年4月27日,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北部湾经济区龙港新区,把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和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及山口镇的部分区域紧紧绑在一起,采取“一区两园”建设模式,包括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玉林龙潭产业园,旨在打造北部湾新增长极和“双核驱动”新平台——意味着玉林向海经济得到重大突破,宣告玉林变临海为“沿海”的时代真正到来。

修内功、补短板,以更好地姿态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中

海洋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海洋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打造向海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就要不断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拓宽通道。

早在年,玉林市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区域开放全面融入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快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开放合作等内容,全力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玉林交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年4月,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年,玉林市重点推进4个高速路项目:玉湛高速(广西段)项目、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松旺至铁山港东岸高速公路、浦北至北流清湾高速公路……随着一个个重点交通项目在玉林开工竣工,一个通江达海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正在玉林逐渐建立,为玉林对外开放发展铺设了“龙骨”。

而依托于铁山东港码头,“一港一路一航道”项目正在全面建设。

港口是向海经济的“发动机”,完备的港口功能依赖于发达的交通网络来实现。曾几何时,由于货运时间长、成本高等原因,大量“玉林制造”不走广西港口,而是选择远赴广东等地出海。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龙港新区规划图。

“预计今年11月,铁山港东岸码头就可以投入使用。而连接东岸码头至龙潭产业园的龙腾路,也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今年内实现通车。”玉林市北部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党万坚的话语充满着力量。他告诉记者,龙腾路的投入使用,将大大缩短玉林到铁山港东岸码头的距离。

同时,玉林市依托发达的非公企业和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打造桂东快速物流分拨中心。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出区入园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推动专业市场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建成立足北部湾腹地、服务华南、辐射东盟的高效快捷、绿色安全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以产业园为跳板,建设好向海经济“桥头堡”

走进玉林龙潭产业园,开发的热潮依旧一浪高过一浪。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重要组成部分、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龙潭产业园吸引了人们更多的目光。

年5月,北部湾经济区玉林龙潭产业园正式揭牌,依托于铁山港东岸码头,培育发展临港产业;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龙港新区,在龙潭产业园和北海东港产业园的基础上,建设集产、港、城于一体的龙港新区。

加快龙潭产业园区建设是玉林市发展向海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好机遇、最好平台。

曾几何时,玉林龙潭产业园创造出多个“龙潭速度”:年11月,中金公司落户玉林龙潭产业园,短短四年,该公司的一期二期镍合金项目接连建成并投产,以超常规的效率,创造了“新龙潭速度”;年1月8日,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业园区与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就“万吨红土镍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正式签约,实现了投资建设开门红……

在这片热土上,多年来以“产港城”一体化推进龙港新区龙潭产业园建设,构筑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门户,成为北部湾新兴临港工业基地、北部湾生态滨海新城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现代服务中心。

龙港新区的临海优势,大大缩短了海运和陆运距离,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物流成本。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中龙潭产业园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主动将产业转移至此。年,龙潭产业园区预计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6%;税收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6%;固投完成76亿元,工业投资完成6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中金公司、银亿公司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链和以桂瑾轩、汉龙为主体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

借力北部湾,玉林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龙潭产业园、玉柴工业园、健康产业园等十大工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深入实施千百亿元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临海产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建设千亿元产业园。强力推进玉柴动力制造、龙潭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及有色金属冶炼和精深加工、中医药健康品牌等集群产业膨胀式发展。产业集群的竞争和带动作用,使得玉林企业产品结构迅速升级换代,区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

借湾共舞,不断扩大玉林的“朋友圈”

通江达海,意味着更大的格局和更高水平的开放。借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力推进,玉林市不断借“湾”起舞,为玉林发展不断扩大“朋友圈”。

年12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设立龙港新区玉港合作园,由北海方负责合作园内的征地拆迁、按“净地”交给玉林整体开发和管理,合作园内征地拆迁安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由玉林方统一负责。合作共建龙港新区玉港合作园,是跨行政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和尝试,有利于两市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这是玉林市不断借力发展,努力向海迈进的重要一步。

玉林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借凤筑巢”谋发展。通过招大引强,解决资金不足项目不强的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借助外来资源提升自己,保证重大产业长足发展,增强企业的外向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产业项目增添发展后劲,为经济区开放合作增添活力。

近年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部署,玉林市全面实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项目,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工作,相继引进中金镍合金、香港和黄药业、科创控股、修正药业、康美药业、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企业集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加快建设开放口岸平台。规划建设玉林口岸,推进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场所配套设施,扩展综合保税区辐射功能,构建高效便捷的口岸平台和大通关平台,加快构建对外贸易平台;建设中国—东盟康美玉林中药材(香料)交易中心,设立中国—东盟中药材交易所,打造中国与东盟之间最大的中药材、香料集散地和交易平台。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加工贸易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打造国内外加工贸易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创新会展办会机制,推动中国—东盟小商品交易会、药博会、陶博会转型升级,建立常态化、国际化、专业化投资贸易平台。加快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规划建设玉林跨境电子商务港,推动资金货物全球化双向流通,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基地。

抱团蓄势,积极融入北部湾同城化

产业不强、港口不大、通道不畅、体制不顺等瓶颈,制约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步伐。

如何破局?

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之初,就有专家大胆建言,加大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同城化”的建设,甚至可以组成一个大北部湾市,实现一体化,最终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

所谓同城化,就是在金融、通信、户籍、交通、旅游、口岸通关、城镇体系、教育、产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十个方面实现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城市之间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年5月,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战略全面启动。

年6月,《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

年10月,广西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户籍制度、港口体制、园区体制、通关一体化等4个配套改革方案。

作为北部湾经济区6市之一,玉林市乘势而上,紧紧抓住这个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了快速发展。

年4月,玉林市全面实施北部湾医疗和生育政策同城化;玉北同城化提上议程。在后期,玉林还将加快推进户籍同城化,金融服务同城化,通信和教育同城化,实现“全面合作一体化发展”,减少支出。

年12月,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玉林市纳入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建设。

随着“同城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大项目随之云集北部湾,对北部湾城市之间的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企业与沿海项目人员来往密切,临港工业的兴起,也导致大量职员流入北部湾,人员流动更为频繁。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对更方便的交通更为渴求。

“实现全面同城化以后,我们整个北部湾经济区六个城市都能享受到经济区带来的好处。”党万坚告诉记者,“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果将直接惠及玉林市民,全市人民将在交通、金融、通信、社保、教育、户籍等不同领域直接享受经济区同城化建设的红利。”

来源:玉林日报张钰斌实习生覃海婷

网哥的新年愿望是

点赞数过百

求亲们行行好吧~~

大家都在看☆聚焦!玉林召开重要会议!关系未来发展方向!☆广西各地市年GDP出炉,玉林GDP总量排在……

☆玉港合作园又传来好消息!玉林市实施南下战略,发展向海经济进入了加速期。

☆这个春运,因有他们的坚守而温暖

责编:覃维

主编:刘海东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赞赏

长按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