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合浦珠还——假言连锁推理一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有赖万物而生存,是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人类在千百万年的生存实践中,逐渐体会到,人对自然的索取不可无度,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从而生存受到威胁。因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懂得对植物、动物不可“赶尽杀绝”,要为生物的繁衍生息,保留后代,创造条件,留有生存空间。不可“竭泽而渔”。适时的“封山育林”,“休渔禁牧”都是基于这种认知而采取的对策。下面的这个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西汉年间,汉武帝平定了南越国的叛乱,于公元前年,设置合浦郡,下设七县,包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及广东省西南部部分地区,面对北部湾。合浦郡的合浦县可耕地不多却盛产珍珠。据《后汉书·孟尝传》记载,合浦靠海,出产粮食少,人们主要靠采集珍珠为生。用采来的珍珠卖给商人,得钱后换取粮食等,这样,来钱快。于是人们蜂拥采珠,致使土地撂荒。更由于官吏贪财,上下其手,营私舞弊,横征暴敛。乡民滥采珍珠。其结果是珍珠蚌越来越少,最终,弄得无珠可采。商人无珠可收,自然也就不来了。当地人无珠换钱,也就没有粮食可吃,许多人饿死道旁。东汉初年,孟尝作了合浦太守,了解民情,大力革除以往的积弊,采取措施,大力保护珍珠蚌的生长,鼓励、保护、发展珍珠的生产。一年多的功夫,又有珍珠可采了。后人据此得到一个成语“合浦珠还”。意思是某种东西的失而复得。故事是记录、歌颂合浦太守孟尝的。他上任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使得合浦的珍珠生产恢复了生机。从逻辑的角度看,孟尝的措施包含着如下的思维过程:如果采取措施,鼓励、保护珍珠蚌生长,那么,珍珠蚌生长繁殖得以恢复;如果珍珠蚌生长繁殖得以恢复,那么,百姓就可采得珍珠;如果百姓采得珍珠,那么,百姓就可出售珍珠换取钱财;如果百姓出售珍珠换取钱财,那么,就可以买粮食;如果百姓有了粮食,那么,百姓就可安居乐业。因此,如果采取措施,鼓励、保护珍珠蚌生长,那么,百姓就可安居乐业。这里包含的是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正确有效。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