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的发生,年5月27日,合浦县人民法院在合浦县还珠广场开展以“携手筑网同防共治”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该院干警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以及现场答疑等形式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向群众讲解非法集资活动的特征、表现形式和防范对策,以案说法揭露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 (干警向群众讲解非法集资常识) 教育广大群众依法投资理财,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增强抵御非法集资活动的能力,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提醒广大群众一旦发现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线索,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 活动当天,该院共向群众发放资料余份,接受咨询2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下一步,该院将积极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覆盖广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防范非法集资舆论氛围。 法官提醒 广大群众要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金融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竹篮子也能打一筐水”的神话,要端正心态,自觉抵制高利诱惑,谨防上当受骗,陷入非法集资陷阱。 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损失自负。 知识延伸: 非法集资,这个名词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非法集资涉及面广,危害极大,它通常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非法集资的六大典型手法 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二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以“养老”的旗号非法集资,主要有两个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群众投入资金。 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后,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