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合浦民间技艺的产生大都与农耕岁时节令有关,且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上刀山”就是其中一种。

赤脚奋勇上“刀山”“刀山”之巅三勇士日前,在合浦党江观摩了一次“上刀山”仪式,现场感受这种民间技艺的精彩与激烈。观众除了本地人,也有不少从南宁、钦州和湛江等地专程而来。 “上刀山”在合浦又称作“过高架”或“攀天梯”,是民间传说中一种带有明显的镇恶驱邪、祈求平安的行为。举办这种仪式的时间不受限制,在一般的民间祈祷活动中都可以举行。 “刀山”由两根粗长的大圆木和刀片扎架组成,规模有大有小,一般的“刀山”为20级左右,最高大的可达四五十级。“刀山”由钢制的刀片组成,每一级刀片间距约40厘米(包刀片宽度)。刀片宽约10厘米,长约90厘米,刀片都是钢制并经过开刃的大关刀,具一定的锋利程度,刀刃向上安置。所以,“上刀山”的人不仅要经过专门训练,还要有相当的胆识。 这次“上刀山”仪式在党江的天后宫举行。“打大翻”,即翻跟斗,是表演中的前奏,类似于开道的作用   “上刀山”仪式有着严格的规制,首先是“启神”,就是将举行“上刀山”的仪式禀告神灵,祈祷神灵起驾护佑。 “启神”之后就开始立“刀山”。当天的“刀山”规模是38级,高度约15米,整座刀山的重量估算超过一吨。 如此规模的“刀山”,原以为架立起来会相当费工夫,谁知人们只用了两条缆绳,在哨音指挥下,轻轻松松、稳稳当当地把“刀山”立了起来。令人惊讶的是,作为“刀山”支柱的两根粗大的圆木,埋入地下的柱础深度只有30厘米左右,整座“刀山”全靠拴在“刀山”柱顶的缆绳来固定维持。 “刀山”立起来之后,循例要祈祷。祈祷仪式过后,就是在刀山下“打大翻”。“打大翻”是合浦方言,意为翻跟斗,其功能类似于开路清障,也就是说,为即将上“刀山”的人驱走拦路的妖邪。 “打大翻”的有4个人,他们先在一张长约1.5米、高约60厘米的长条板凳上翻跟斗,每一轮过后增加一张长条板凳,经过了四轮之后,难度已经是非常大的,但翻跟斗的人仍翻滚自如,令人眼花缭乱。除了长板凳,他们还在一个普通的提桶上“打大翻”。而最后环节是4个人同时在一张八仙桌上“打大翻”,并做着各种单手支撑、头顶倒立的动作。整个过程有如一场超水平的杂技表演。 “打大翻”过后,接下来就是众人瞩目的“上刀山”。共有3名男子闯“刀山”。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这3人光着脚板一口气爬到“刀山”顶端。登顶之后,他们抛下绳索,将人们事先准备好的物品拉过“刀山”顶。据称物品如此“过炼”之后,可安家护宅。 接着,在“刀山”顶端的3人一边抛洒糖果饼干等,一边做着各种动作,时而“金鸡独立”,时而“童子拜佛”,时而“罗汉倒挂”,时而作“一字马”翻转,引来观众阵阵惊叹。突然,他们攀着拉紧“刀山”立柱的缆绳,沿缆飞身而下。据传让孩子从“刀山”历练能消灾除病   “上刀山”结束后,等候在一旁的人们围拢到“刀山”下,排着队将怀抱着的小孩从两把钢刀的间隔中递过。当地风俗认为,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好运。

整理编辑:合浦人不知道的合浦事丨via:北海晚报

长摁下面







































北京白癜风费用
白癜风专家在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