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辗转北海合浦两地,看了两场龙舟赛。 一场是多年未曾举办,万众期待的合浦西门江龙舟赛;一场是北海侨港的“龙舟祭港”活动。一场是满怀希望,却乘兴而去,失望而归;另一场是随便看看,却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合浦西门江龙舟赛开始前,楼主就对这次比赛充满了希望。要知道,今年的西门江龙舟赛很有可能是西门江上最后一场龙舟赛了,老人们都已经老去,年轻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所以今年不看,很有可能以后在西门江上再也看不见龙舟的身影了。 今天的西门江两岸,挤满了围观的群众,感觉半个合浦的人都来这里看龙舟赛了。好久没有见到如此热闹的场面的楼主,航拍飞机飞起鸟瞰城市的一刹那,竟然热泪盈眶。合浦人民们对待端午龙舟赛的热情还是有的。长久以来,在中国众多城市的文化传承中,最害怕的就是传统文化失去群众基础,变得小众,变得无人问津。 可是,就是这么一场有着如此广泛群众基础的比赛竟然办得如此“坎坷”,寒了多少人的心? 比赛之前,曾在网上看到合浦三甲社的老人们在搞众筹,通过网络众筹到元。据了解,本次龙舟赛没有任何资金支持,街坊领居就你五十,我一百的凑了两万多块钱。但是资金缺口还有三万多块,是三甲社的老人们想尽各种办法经过多方筹措资金,最终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使得龙舟赛能够如期举行。 端午节,龙舟赛,是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的风俗传统,远的不说,就说广西梧州市每年的龙舟赛,就搞得声势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旅游节庆项目。而合浦这两年一直在喊要搞旅游,要打造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口号喊得震天响,各式各样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但是却连扶持传统文化的区区五万块钱都舍不得!如果西门江龙舟赛能够利用好,打造一个旅游品牌出来,又何尝不是合浦之幸? 今天的西门江比赛现场,以及现场周边,可以用杂乱无章,毫无秩序来形容。道路交通拥挤堵塞。该拉警戒线的地方,没有拉警戒线,该设置游客禁入区的地方未设置游客禁入区,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会场都没有,两条龙舟孤零零的在江里划动,岸上的人群相互推搡,拥挤不堪。据说比赛终止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位老太太摔断了腿,楼主不想做过多评论,但有一点,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发生这样的事故,终止比赛是必然的,谁也不能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可是,如果准备在充分一点,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呢? 创新与传承问题西门江龙舟赛的“夭折”,归根结底是旅游文化的创新与传承问题。以前有人批评现在的旅游景点,立一块石头写几个字就可以收门票。合浦的旅游资源丰富吗?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天下闻名的汉墓。东坡亭,海角亭,大士阁,随便拎一个出来,哪个不是有着一堆故事可以讲?几个点串起来搞全域旅游,不知能盖过其他县区多少倍。侨港建镇不过五十年,就打造出两个特色街区,兴盛才十几年的“龙舟祭港”已然成为人家文化品牌。人家银海区为了搞全域旅游,区长亲自穿上志愿者服装当起了志愿者,可我们合浦呢?别说县长,就是廉州镇镇长都不会多看西门江龙舟赛一眼。由此可见,想做大做强合浦旅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看着龙舟缓缓驶回的没落身影,想起了三甲社的那帮老人们,他们为这个比赛倾注了多少心血,就这样泡汤了。老一辈人做事讲原则,讲责任,不然也不会在千难万险的阻挠中,仍然执着地想办好这次比赛。但是现实残酷,老人们不得不屈从。心疼三甲社的老人们,心疼70多岁还为龙舟赛操劳数月的老钟叔。虽然比赛未能圆满,但是他们的努力也算是为合浦留下了一个美好的遗憾。 ▌来源:原创 ▌综合编辑:南珠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广告推广-------------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