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部湾城市群贯通东盟大通道

合浦借“一带一路”再扬帆

合浦廉州广场陈晓锋/摄

海丝古港

位于广西北海市的合浦古港,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建国以来,在合浦考古发掘的一千多座汉墓中,出土了许多玻璃、水晶、玛瑙等,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交流有关。虽然,合浦古港曾经没落,但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浦所在广西北海市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广西北部湾港目前已经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二百多个港口通航,实现了东南亚、东北亚地区主要港口的全覆盖。此外,广西将继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遗。

史料记载,古时的合浦,是先有珠,后有城,再有港。早在先秦时期,合浦的骆越人与东南亚族群就有着渊源关系和通航往来。到了西汉初期,则在合浦设立了郡,相当于现在的省,管辖着现在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四市,还有海南全省以及广东西部沿海等地。

合浦海角亭陈晓锋/摄

古合浦达十万平方公里

古合浦郡辖五县,包括今两广二十七个县市,地域达十万平方公里。古合浦县包括今北海、合浦、浦北、灵山、钦州、防城和广东廉江共十四个县市。当今琼州海峡至防城北仑河口都在古合浦的范围内乃至越南部分海域的整个北部湾绝大部分海岸线和海域都是古合浦港区。

在珠宝界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说法,东珠是指日本产的珍珠,而西珠是指西欧产的珍珠,而南珠就是中国广西的合浦县所产的珍珠。

广西北海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严广云研究当地文化多年,根据《汉书.地理志》等文献的记载,并结合考古学材料,严广云发现,正是合浦的珍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已经引来当时来自中原的商人。当年的长途运输骡子、骆驼和马匹运量有限,交通主要依靠水路,来自中原的粮食、丝绸、陶器经汉江过长江,从洞庭湖进入湘江水系然后顺流而下,经漓江、再通浔江、北流江、南流江到达位于入海口的合浦,再从合浦运回海外舶来品。

合浦惠爱桥陈晓锋/摄

农渔产品直销中原

汉船从合浦港出,到东南亚、南印度、巴比伦、埃及和罗马,这条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由此沟通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彼时,外国商人有的仰慕中国的物质和文化,有的为博取汉皇帝的厚赐纷纷组团前来,或直接在合浦和中国商人交换,或从合浦直达长安和中原地区。正是通过南海至中原的这条水道,中原、荆楚、湘桂的物资、人员大量进入合浦地区,同时合浦的农渔产品也循此水路直销中原。

今天的合浦乃至整个广西北部湾港区,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不久前公布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除了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等,还覆盖了广东湛江、海南海口,这个城市集群陆域面积十一点六六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百个香港大小的陆地面积,拥有北部湾四千二百三十四公里的海岸线,是中国与东盟之间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唯一经济板块。

北部湾城市群背靠祖国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将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全新“接口”,作为汉代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的合浦,也将再次扬帆起航。此外,广西将继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遗和广西特色博物馆建设。

合浦闸口三帝庙陈晓锋/摄

清朝海禁古港衰落

合浦干江古港码头,当地村主任张瑞彬在一座始建于明代天后庙前驻足,张瑞彬称,记忆中他的父辈们曾在这个古码头泊船,也从这里出海。早些年,这里的村民家家都能拿出祖传的琥珀、珍珠、琉璃来自海外的饰物。几年前村里经常有外地来收购老家杂物的买家,张瑞彬说,早年不懂,经自己的手卖出的祖传之物都不少,现在想起都后悔。

在年国家大规模填海造田运动中,合浦变成当地的集贸市场,而今的古码头也只是鱼塘边小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原馆长王伟昭认为,合浦海上丝路古码头晋朝以后,逐渐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东汉时期,中国掌握了利用季风扬帆远海航行的技术。

东汉商船正是借助这种技术,每年秋冬从合浦港扬帆启程,开往东南亚、南亚、欧非各国;次年春夏又借助夏季风返航。晋朝以后,人们逐渐掌握了利用季风航海,可以远出大洋,不像以前那样必须沿海岸线航行,航线不再走合浦港,而是从广州直航东南亚,这样不仅缩短了航线,而且也缩短了航行时间。

因此合浦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航线港口从晋朝开始衰落,但作为贸易港它仍然有活力,特别是和越南等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频繁的贸易活动。直至明代中后期及清代,由于海禁,闭关锁国,因此合浦作为贸易港才完全衰落。

香港特别行政区陈晓锋/摄

香港合浦早有渊源

年事已高的港人王豫远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广西合浦,从当地政府手中,接收回父亲王崇周建于年占地8亩的槐园老宅。年后,当地知名乡绅王崇周带着家人移居香港。这座王豫远幼时居住生活过,曾经在当地闻名遐迩的庭院式老宅,历经近百年,荒废半个多世纪,终于回到他的名下。

对于香港人而言,广西合浦似乎很陌生,事实上合浦到香港不过来回几个澳门的距离,老一辈的合浦渔民称,他们早年捕获的海产,都是在香港上岸交易和补充船上补给。60多年前,合浦渔民驾船出海,在香港上岸毋须任何通关文书。

世界钦廉恳亲大会常务委员会执行秘书张淦侑,一直在收集客居海外合浦人的资料,在张淦侑看来,很多合浦的家庭都有几件早年来自香港的老物件,很多老合浦人都有亲戚在香港。

已故香港知名艺人梅艳芳的老家就在合浦的梅屋,香港著名作词家黄沾之师、词学泰斗罗慷烈也是合浦人,合浦籍广东省主席陈铭枢曾经常在香港活动。

而今,王崇周那座有近百年历史的槐园,已经由广西合浦汉里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数百万元修旧如旧,该公司董事长庞明以20年租赁合同,保护槐园别墅建筑群,老宅成为国家3A级景区,正焕发新姿。

合浦槐园陈晓锋/摄

古城隐藏上万汉墓

汉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汉朝多年历史中,远离中原大地的客商因路途遥远,有些人却再也没能回到北方中原大地的故乡。

在合浦县城周边,高大的封土堆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封土堆就是一座汉墓,所有的坟头都朝向北方,每座汉墓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汉墓群就像士兵一样列队守护着千年古港,也永久的遥望北方的家园。曾经参与过合浦汉墓发掘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员王伟昭说,汉代时,合浦的生活富足而平静,住在合浦郡的使者和商人有数万人之众,一些达官贵人生前就决定把自己的后事留在这里,合浦汉墓群现存有封土的古墓超过座,隐蔽于地下的汉墓则有近万座。

几年前发掘的一座东汉墓中,曾经出土“徐闻令”的印章,也出土一枚镌刻有墓主名字“黄超”的印章,经考证,合浦汉墓的主人大部分是佩带印章的“有身份”之人,多为两汉时贬谪百越之地的官员或望族成员,以及从事珍珠、丝绸生意的商贾。

王伟昭说,合浦的汉墓中几乎每一座汉墓中都会有缩小版房屋的模型,这些房屋模型结构大多与现今陕西、河南一带的建筑相似,这也是汉代墓主怀念北方故乡安放灵魂的一种方式。

合浦美人鱼广场陈晓锋/摄

珠还合浦失而复得

成语“珠还合浦”出自《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当地老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使得珠民大肆捕捞,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汉顺帝刘保派孟尝当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所以,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合浦廉州广场陈晓锋/摄

来源:年05月06日香港《大公报》

来源:大公报

文字:苏征兵,摄影:风哥

北海本地圈整理丨如侵请联系删除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北京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