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2/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坐落于山口镇西南7.9公里,南临北部湾,依山傍海,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素有“永安古城”之称。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历尽沧桑,永安村至今仍保留着7处古迹如古城城墙断垣残壁、文衙门遗址、武衙门遗址、永安大井等;9座古庙如城隍庙、南堂、北堂、孔子庙、北极殿、关圣殿、天后宫、大王庙等;8幢古建筑大士阁、古炮楼、黄家大围屋、吴家大院等。

永安城址,位于永安箭毒木树(见血封喉树)下。明代洪武二十七年(公元年),迁石康守御千户所来此驻守。永乐年间,千户牛铭草创永安城,成化五年(公元年),海北道佥事林锦增筑扩建。永安城址平面呈方形,面积约平方米,墙基宽5.2米,红土夯筑,原有城墙砖基本被拆去建民房等使用。现存古城城廓基本清晰,只残存南面城基约米长,高约1.5米,城基上长满杂草。是北部湾地区仅存的明代抗倭海防军事城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黄家大围屋

大士阁,俗称四牌楼,因过去在阁内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为中国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中国名胜词典》载:“大士阁建于明万历四年(年)”,清道光年间曾重修一次,解放后曾数次修葺,年重建。该阁坐北向南,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为亭阁式结构,六进三开间,前后两座相连,中间无天井相隔,前座为九檩无廊木结构,后座为十一檩无廊木结构,立面分为上、下两座,内部平面结构是统一的整体。整个建筑以后座的三进四柱厅为中心。木架构采用穿斗式结合抬梁式,作榫卯连接,以穿枋纵横穿联各柱,练成一个完整的构架。全阁共有36根木柱、72条枋,木柱下垫莲瓣石础。阁顶饰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雕塑。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时期的遗风,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协调、浑然一体,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是合浦县保存最长久的一座古建筑物,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大士阁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永安城隍庙,位于大士阁北侧,为祈求城隍神祇保佑一方村民平安兴盛而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年)建此庙。该庙坐北向南,单檐硬山顶灰裹垄瓦面,砖木结构,前后二进院落式建筑,面阔三间,沿中轴线由前廊、门厅、天井、后殿和两侧走廊组成,门厅和后殿明间两侧各设两榀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的木构梁架。年公布为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南堂,建于清代,因位于永安城池南门外故俗称南堂,是供奉北帝及东、南、西、北岳的道教寺观。村民依海生存,祀奉北帝诸神以求农渔业畅顺。南堂为砖木结构建筑,以铁木圆柱支承升架,占地平方米。庙前设有旗墩,渔船归航可遥望旗帜而归,年公布为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北堂,原称“东岳庙”,因位于永安村的永安古城遗址北门外,故俗称北堂,是供奉东、南、西、北岳诸神的道教寺观。永安北堂占地平方米,坐东向西,面阔三间,三进院落式,沿中轴线由前廊、门厅、中殿、后殿和天井、厢房等构成,房屋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北堂面朝大海,渔民出海前、回港后往往先到庙堂祭拜。北堂建于清代晚期,年公布为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文庙,又名孔子庙,位于永安村委永安小学校园内。据《重修孔子庙碑记》载:“迨至民国初年,始将孔子庙迁于现址,以其为学校。”可知永安文庙为民国初年建。永安文庙座北向南,为三进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大殿面阔三间,灰裹垄瓦面,两庑仍具清代建筑遗风,是合浦县保存、修复较好的文庙。

永安北极殿,位于永安村的永安古城遗址正北门。该殿红砖黄瓦,分上下两座,上座殿脊正中嵌葵花宝镜,下座殿脊塑双龙戏珠,东西两廊各有小舍,中间一天井相连,为砖石和铁力木结构建筑。是汉朝时期合浦郡内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是明清时期广东省指定的永安四大庙殿(永安孔圣殿、永安大士阁、永安北极殿、永安关圣殿)之一,属当时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立碑为证,后因故石碑被毁。

来源:原创

合浦旅游综合编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汉郡合浦海丝明珠

合浦历史文化景点:合浦东坡亭景区、古海角亭景区、汉闾文化园、曲木客家围屋、永安大士阁、槐园、四方岭汉墓保护区公园、陈铭枢故居、璋嘉陈氏宗祠……

特色活动:珠还合浦舞台剧、乡村旅游文化节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么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