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3日讯“月满黄鹤楼。黄鹤去不返。”这是《北涧禅师诗集》中的诗句,出自《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巡展即将于12月9日开启,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来汉,亮相湖北省图书馆。展览入口。记者万建辉摄国内所存《永乐大典》仅卷并2页由国家图书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珠还合浦历劫重光一《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已在湖北省图书馆准备就绪。12月2日,省图邀请媒体提前探馆,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展厅中介绍《永乐大典》的图文、视频资料分5个展览单元,已装置到位,就等《永乐大典》3册副本原件到来。《永乐大典》版式。记者万建辉摄《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重录于嘉靖前后,共册,卷,3.7亿余字。是世界文化历史中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超级类书。全书囊括了自先秦以来的文学、宗教、法度、哲学、医学、天文、地理、技术等等典籍。明嘉靖后,《永乐大典》正本不知所踪。副本被存放在皇史宬[chéng],在明清鼎革之际已有佚失。清雍正间被移至翰林院敬一亭后,副本屡遭厄运,绝大部分被有近水楼台之便的官员盗窃,少数或毁于战火,或被劫掠。至宣统元年(),翰林院仅存64册,后拨交给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永乐大典》副本散失到全球。记者万建辉摄如今国内所存《永乐大典》仅卷并2页,距原数卷相差甚远,只是零头而已。国内收藏最多者首推国家图书馆,计存卷。截至目前,《永乐大典》副本在海内外仅发现有余册、余卷及部分零叶,分散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公私藏家手中。此次在汉展出的3册副本原件,有两册的展出页涉及黄鹤楼。一处是《唐才子传》中记载诗人崔颢的内容:“……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该册《永乐大典》副本,原为刘承干嘉业堂藏书年被满铁大连图书馆购入。年经由外交部从苏联中央列宁图书馆转归北京图书馆。《永乐大典》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解决检索查阅的问题。记者万建辉摄另一册涉及黄鹤楼的,即《北涧禅师诗集》,入藏信息为“年接收国家调拨的60册之一。铃‘京师图书馆收藏之印’”。省图负责人介绍,湖北唯一存世的宋代方志《[宝祐]寿昌乘》,安陆大宋小宋之“名章巨制”等11部著作,均因《永乐大典》得以流传于今。《永乐大典》正本推测陪葬了嘉靖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年。《永乐大典》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去年7月,两册《永乐大典》副本在法国“博桑—勒费福尔拍卖行”开拍,现场以欧元起拍,叫价一路飙升至万欧元,最终含佣金.8万欧元成交,约合人民币6多万元。《永乐大典》正本去向的四种推测。记者万建辉摄而《永乐大典》正本,自永乐六年()编修完成后,一直深藏禁中秘府,明朝史料中仅有弘治和嘉靖两位皇帝真正翻阅过《大典》的记录。隆庆元年,《永乐大典》副本录毕之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有关永乐正本的记述,亦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专家对正本的下落出现了诸多猜测,为首的猜测是陪葬嘉靖帝。《明实录》记载嘉靖生前非常喜爱《永乐大典》,常置一二帙于案头,“按韵索览”,并于嘉靖四十一年()秋下令重录副本。由于副本录入完毕的时间与嘉靖帝下葬的日期相隔不远,所以有当代学者推测,正本可能被陪葬于嘉靖帝之永陵。另外三种推测分别是明万历年间焚毁、明末焚毁于北京、藏于皇史宬夹壁。为配合《永乐大典》湖北巡展暨湖北省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省图长江讲坛从今年10月起陆续举办5场讲座,介绍《永乐大典》诞生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收藏情况。展厅内。记者万建辉摄省图负责人介绍,12月4日上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将在省图长江讲坛主讲“《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包括《永乐大典》成书经过、《永乐大典》的编纂方式、《永乐大典》的价值、《永乐大典》的流散及聚合、《永乐大典》的保护修复及出版传播等方面内容。12月9日上午,著名作家、文史学家熊召政将在省图长江讲坛分享“《永乐大典》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意义”。《永乐大典》湖北巡展12月9日开展。预约通道12月3日正式开启,读者可前往湖北省图书馆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