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古代人认为这一天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故去的亡灵都会在这一天回家与亲人重聚,于是有了七月十四的民俗。在北海、合浦地区,七月十四是一个很重要节日,级别等同于清明节,必须要摆“牲头”酬神祭祀,在外的游子也要想方设法赶回家团聚过节。在北海、合浦这一片地区,在七月十四这一天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习俗:

蒸盖米乙

盖米乙是客家人的称法,其它地方称水米乙。客家人蒸盖米乙,可以蒸到十层,而且蒸得越多层越好。据说是为了让回家的亲人亡灵慢慢地一层一层剥来吃,能在家中多留些时间。因为传说中,亡灵吃完祭品后要立即回地府,不得多逗留。一层一层的慢慢地吃盖米乙,就是名正言顺的“挨时间”,地府管理部门不会责怪追究。

吃鸭子

七月十四的祭品以地鸭为主。因为地鸭可以把“花衣”亦即供品,通过水路送到地府。一定要地鸭,是因为地鸭是本地信使,熟路熟人,西洋鸭是外来种,因此不能担此重任,怕送错地方,认错亡灵。

包粽子

合浦沙田、山口镇一带七月十四家家户户都会扎一种形似棺材的棕,祖传下来的习俗,做法大同小异,选料略有不同,大都以糯米、黄粟米为主料,配以红豆或粉豆相佐,中间夹有吉捞叶包裹的淹制肉,外包装为乡下野生勒鼓叶。食之配以白沙糖或蜜糖风味更佳,乡下还有“热薯冰芋隔夜棕”之说,意即隔夜的棕子吃起来味道更美、

祭祀

过鬼节的人家,都要在这一天杀鸡杀鸭准备“牲头”酬神祭祀。廉州古代的七月十四祭祀活动中,酬神祭祀最为热闹。每条街道里的各个社坛就要唱大戏酬神,街道之间相互攀比竞演,可以连续十多天。

当然了,每个节日都会有些禁忌,七月十四也不例外:

一般认为七月十四(也有过十五的)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不要到河边或海边游玩或去游泳,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不能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还需要注意的是:北海、合浦这一带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过七月十四的,这主要是七月

十四和七月十五是有一些区别的:

在北海做海人(就是捕鱼为生的人)的鬼节是过七月十五的。相传是有一年的七月十四遇到台风,等到做海的人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十五了,别人都已经过完七月十四了,于是大家就相约以后做海的人统一都过十五。这晚过一天的鬼节,也反映出了北海做海人的辛苦。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侵华的时候,一群客家人逃难到北海的当天晚上正好是七月十四,大家见什么祭品都没准备,就决定等到第二天七月十五再酬神祭祀。所以在北海的客家人一般都是过七月十五的。(内容来自北海百科)

综合编辑:合浦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鍎跨鍖婚櫌鐧界櫆椋庡鐢ㄨ嵂
鍖椾含鐧界櫆椋庨偅鍎垮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