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广西,不仅有着绵长的海岸线,旖旎的自然风光,同时还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这是让许多只是来这里一览美景的游客所没想到的。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合浦汉代博物馆。

一切还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合浦在那时就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之一。

不要认为“丝绸之路”只是在陆地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据考证,这些有着奇怪名称的诸国分别是现今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这说明,在汉代我国的商船就已从合浦出发,沿印度支那半岛航行到东南亚等地。这是史书上有关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最早记载。

现如今反映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悠久历史的,非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莫属。

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参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肯定了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的文物特色。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属专题遗址类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兼藏本地传世文物。

藏品的种类丰富、历史悠久。馆藏文物多达件(套)。

文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至两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汉墓出土的波斯壶、玻璃杯、金花球串饰、水晶、玛瑙、琥珀串饰等舶来品,反映了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与这海上丝绸之路的立体史册合个影

博物馆内汉代三贤馆,记载的是汉代时为合浦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贤士。

他们分别是马援将军、孟尝太守和费贻太守。

马援为伏波将军,忠肝义胆,“马援信道”繁荣了合浦海上丝路。孟尝为东汉合浦太守,留下“合浦还珠”千年佳话。费贻为东汉合浦太守,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这是描写马援将军故事的浮雕。

描写孟尝太守动人事迹的“还珠赋”。

羽纹铜凤灯

习总书记在博物馆里所观赏的第一件文物就是羽纹铜凤灯,由于外形像凤凰,所以叫铜凤灯。当时负责讲解的馆长还未介绍,总书记就说出了这盏灯所具有的环保功能。

铜凤灯以动物油和植物油为燃料,点燃后烟雾顺着喇叭形灯罩进入凤凰腹腔,腹腔装有清水,烟雾经过滤再排出,达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这也是最早具有环保理念的灯具。

习总书记曾细细观赏的波斯陶壶。

位于博物馆二楼碧海丝路展厅的波斯陶壶,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波斯陶壶,也是唯一一件东汉时期的波斯陶壶,比扬州出土的隋代波斯陶壶早年左右,是汉朝与波斯交往的重要物证。

动物造型在汉代青铜器中已不鲜见,形态传神生动完美

这体态,这肌肉骨骼的均匀饱满,那时的能工巧匠们的技艺仿佛有如神助一般。

青铜器文化的载体是以青铜为材料的青铜器,古代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青铜器成为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小巧精致的承盘铜博山炉

熏炉分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炉盖圆锥形。饰以浮雕山峦,镂刻精细的云气纹,在山峦上镂空圆形气孔,以便香气四溢,炉体呈豆盘型,子母口微敛,腹部套铸一环耳与盖顶环耳活链相连,圆柱形足把,复盆形底座下有圆底承盘。器腹饰凸弦纹一道。熏炉内残留部分碳化的香料,很可能来源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往贸易。

汉代青铜器产生于青铜时代的晚期,在我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体现出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特征,具有卓越的科学功能,并对当今设计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古代的青铜器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汉代铜提梁壶,造型简单大气,端庄厚重。

西汉初期(高祖至景帝),此时的青铜器,基本为素面。其鼎主要承自秦式,但一般三足更矮。

用珍珠贝壳做出的工艺品,此为海上与扬帆图像

合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海外玻璃器。产自地中海地区的罗马玻璃碗,目前全世界仅发现3件,一件在日本美秀博物馆,一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还有一件就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这些文物也充分印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域外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之路,玻璃制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史书有记载,汉代合浦学习了西方的玻璃制造技术,生产的玻璃器出口到东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这条粉红色珠串,这样的珠串即使是放到现代的商店里,也会供不应求吧。

据介绍,建国后,合浦考古中发掘出近千座汉墓,墓中出土了许多水晶、玛瑙、琥珀、黄金佩饰品等。

年黄泥岗一号墓出土的紫色多面体水晶串珠,有深紫及浅紫色,呈半透明,形状为十四面和十六面棱体,大小不等,最大直径2.5厘米,最小1.2厘米。

据介绍,水晶在汉代岭南地区并未见有出产记录,合浦当地没有可开采的水晶矿等,这些水晶也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物。

“宜子孙日益昌”文字出廓玉璧

璧,在古代是王侯贵族朝聘丧葬时所使用的重要礼器,是祭祀用的六瑞之首,一件上品往往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的故事就是证明。出廊壁是玉璧配饰中的极品,而文字出廊璧,又是极品中的极品。黄泥岗一号汉墓出土的宜子孙日益昌六字铭文出廊璧是这一时期玉璧制作技艺水平的代表作

汉代的玉器,在文物史上举足轻重的,从西汉开始,玉雕就进入一个“自我”的领域,除部分器物形制相同外,还大胆地创造出独特的雕琢风格。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汉代刀法,其刀法苍劲有力,粗犷流畅;其次是动物造型优美,转折有序,大有慑人魂魄之势,故又称之为“真浮雕”。

子母玉带钩

俗话说“人润玉,玉养人”几千年的玉文化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华大地。

带钩是古时人们用于系扣腰带,披风和钩挂配饰的用具。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玉带钩。这种“胡服”风格影响中原内地。带钩在中原地区大量出现。汉代玉带钩一般选材较好,多用和田玉和白玉,造型丰富,雕琢工艺非常精湛,工艺水平之高为世代罕见。

子母玉带钩,其纹饰与琢玉技术基本上与中原地区同期器物一致。

蝉形玉琀

玉琀长6.1厘米,宽3.1厘米,又称“饭含”,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寓意让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延续,又因蝉鸣声声不息,取意后代子孙繁衍延续。

它小巧玲珑,精雕细琢,“汉八刀”技法运用娴熟,栩栩如生。这些精致的玉品,温润了前人,也辉照了后世。

四方岭二号墓是东汉后期砖室墓,为夫妇合葬墓,有各自独立墓道。两墓之间,有甬道相通,此为墓穴耳室。

这是墓室里的壁龛。四方岭二号汉墓内出土文物

合浦汉墓群分布面积约70平方千米,现存封土堆个,估算地下埋藏墓葬近万座,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墓葬群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海上丝绸之路”跨越地域延展文明,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每一件文物都在说话,说民族的脉动,说人民的伟大!每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把它们留传后世,那是祖先与这个世界的留言,千秋万代,要永久长鸣!

摄影:刘尚林编辑发布:刘尚林、张方译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