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石破惊天的壮举, 才能被称为事迹; 不是只有力挽狂澜的人物, 才能被叫为英雄。 在珠乡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他是流传在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村头巷尾的名字,是那默默照亮扫管村的明灯,是扫管村群众应急犯难时会第一个想到的警察,他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庞承权。 年3月,庞承权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由合浦县公安局选派至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一位公安民警转战到脱贫攻坚的战场,在一年多的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他认真分析贫困群众致贫原因,认真找准帮扶对策,让原本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的扫管村得到了有效提升。据统计,在他的带领下,扫管村77户名贫困群众脱贫,年底,扫管村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目前整村贫困发生率为零。 党建强基,下活先手棋。 要想改变扫管村的现状,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就要加强扫管村委党支部建设。驻村第一天,庞承权就结合前期掌握的材料马上着手了解村中的优秀青年,并将他们吸纳到扫管村委领导后备人才库,发展培养了李宏友等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有两人于年9月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进一步夯实了战斗堡垒。 针对村委干部老龄化情况,注重拓宽选人视野,千方百计把优秀人才选上来、用起来,从后备人才库中经过考察、培养,把预备党员李宏友并吸收成为村委干部,目前担任文书一职;挖掘一名90后大专文化学历的女青年到村委工作,目前担任妇联主席一职;推荐青年党员彭振风到村委担任支委委员。通过以上措施,使扫管村的村委班子年龄结构年轻化,富有战斗力,提升了村委的战斗力。 同时多措并举把扫管村委的办事服务大厅、宣传栏等硬件建设完善,村委的办公环境焕然一新,服务群众效率更高。 修路建房,筑牢脱贫根基。 到任后,庞承权进村入户深入调研。当时,村道有些泥巴路,根本无法通车。村民们向他抱怨道:“路不好,还寻求什么发展。”聆听了群众的心声后,庞承权下定决心要将全村的路都修好。 经积极与帮扶单位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硬化村里道路,建成了米山嘴村军民路,修缮了米进村道路;同时充分利用年、年的帮扶资金各5万元建设了盘古王村道路和石头田村道路共米,实现了自然村主要道路全硬化,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生产。 “房子一定要建好,那是老百姓遮风挡雨的地方。”在走访中,庞承权也发现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贫困户的房子大多都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随着岁月变迁,破烂不堪。于是他就积极争取多方协调、支持,大力开展危房改造工程。 年8月,扫管村委贫困户中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有15户建设缓慢,庞承权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后盾单位及帮扶单位沟通,争取到了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危房改造,贫困户也得以启动危房改造工作;同时对于建房用地与邻居有争执的贫困户,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化解邻里矛盾,让贫困户得以顺利推进危房改造建设。 特别是针对贫困户资金紧张,庞承权以个人名义为贫困户作担保,与建材商协调先赊建筑材料给贫困户用于房屋建设,为贫困户解决了建设用的水泥、沙石、门窗等材料购买的后顾之忧。 通过不懈的努力,扫管村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全部于年10月中旬提前竣工验收,顺利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 每当一户人家的危房改造完成,他们总会握住庞承权的手,激动地向他致谢:“庞书记,谢谢!帮我们修好了房子。” 多措并举,打好脱贫攻坚战。 结合扫管村的情况,庞承权精准制定脱贫规划,精准实施种养产业计划促增收方案,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年以来,52户已脱贫贫困户开展以奖代补产业,按照“3+1”特色产业引导指导,通过验收获得奖补,奖补进度在公馆镇23个村排名第一,奖补金额到位累计17.2万元,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争取资金17万元进行扫管村委五保村建设,尽力解决五保户人员晚年生活之忧。争取40万元经费用于合浦县贫困残疾人集中托养示范基地建设,解决贫困残疾人的护理问题。 “我会争取让扫管村的贫困户“腰包”鼓起来,按照贫困村脱贫摘帽的考核标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完成整村脱贫摘帽任务。”庞承权说。 “当警察侦查破案,是保一方平安,今天接力扶贫大旗,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也是我一个党员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庞承权说。 驻村以来,他几乎舍弃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诠释着从警时“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来源:合浦县公安局 推荐阅读 ①公馆盖饐火爆广西,广西电视台美食主持人肥帆亲临公馆镇作现场报道。 ②看公馆人怎样闹元宵:不变的浓浓客家年味 ③公馆地名歇后语,好搞笑! ④合浦的地名连起来,居然是一个爱情故事!美爆了! ⑤就在今天,香港《大公报》用整个版面报道合浦。 ⑥央视要来合浦拍电视连续剧了,就在党江镇西山村和廉州镇烟楼村取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