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患者ldquo养rdqu http://www.ldlhn.com/jblj/11132.html 北海半岛,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北岸(笔者认为这是北海地名的主要来源)。北海半岛地名的正式形成并被全国公认,是由于康熙元年(年)清政府在北海半岛设“北海镇标”,一个较高职别的军事单位。另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史资料记载,“北海”一词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海”更多的是被外国人所称呼。 北海半岛,西北距广西南宁公里,东距广东湛江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海里,西距越南海河县海里。 北海半岛,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东南西三面环海;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很典型的亚热带滨海城市特色。 北海半岛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而且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中心位置。北海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出海通道。 北海半岛正是因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文优势。 北海半岛西南部的南澫港、东部的武刀港(即今天的西村港)、北部的高德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属于古代海丝路最早最重要的始发港合浦港出海港口群的组成部分。 其中,至迟在宋代初期,北海半岛最高处冠头岭旁边的南澫港就已经成为合浦县的主要渔港之一,南澫港也成为了合浦渔民出海采珠的主要港口。年12月27日,世界上第一颗人工海水养殖珍珠就诞生于南澫港海域,使得北海(合浦)南珠重获新生。年,在南澫武帝庙正前方的海港内,一艘渔船搁浅,人们在船底挖沙沟(以便潮涨时船能驶出海)时,发现此沙滩下埋藏着超大量的珍珠贝壳。当时因有人收购,南澫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去挖掘,共收了十多万斤珍珠贝,说明了历史上南澫曾盛产珍珠。据史料记载,冠头岭外海有一古珠池(即青婴池,距离南澫港约20里),汉唐时期已经有渔民在此开采南珠。因此,北海半岛上最早最重要的村镇就是南澫村,北海人有“先有南澫,后有北海”的说法。南澫地名的形成是由于该地有一个直径约1.5公里的半圆形港湾(即今南澫港)。此港湾被石头环绕,所以人们将此港湾称为“澫”(北海人的读音就是环绕的“环”音),这个“澫”字是根据南澫港地形制作的北海独有的字,就像涠洲岛的“涠”字。由于“澫”在陆地的南面,所以被称为“南澫”。南澫港是北部湾北岸浅海作业和停泊小船艇的理想之地,加上岸上淡水资源丰富,也比较适宜发展农业,非常适合外地移民在这里从事渔农业。所以,南澫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在明朝初年(约年),朝廷为防倭的需要,在合浦海岸设海防八寨,其中在南澫附近设立古里寨,为北海半岛西部的海防哨所。据民间传说,南澫开埠以后,广东、福建沿海各地来的渔船日益增多,港湾南端的岸边逐渐建有三条商业小街(当时叫商埠),分为上埠、中埠、下埠,每埠只有百多米长。其中,中埠最为繁华,有米铺、杂货铺、各种熟食摊、赌馆等等。南澫街各埠都有一些较有影响的大商号和老板,生意非常兴旺,直到逐渐被高德街和北海老街所取代。但是,直到今天,南澫还是国家级渔业基地,南澫渔港还是中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 武刀港(今西村港)是北海半岛最大的自然港湾,因为渔民在此出海采珠、打渔以及运输出海贸易商品、食盐等等,至迟在宋代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港口。因此,在武刀港的东西两岸逐渐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村镇——西村与龙潭村。在明初,朝廷为防倭,沿合浦海岸设八寨,其中在龙潭村设立龙潭寨,为北海半岛东部的海防哨所。武刀港旁边有竹林盐场(古代称为白沙盐场),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盐场之一。唐宋时期,武刀港附近的盐场生产的海盐就通过武刀港出口。在宋代,史料记载,武刀港的海盐通过海路运到乾江港,然后通过西门江运到石康盐仓(宋代的四大盐仓有两个在合浦,即石康仓、白石仓,石康仓在现在的石康镇,白石仓在山口镇与白沙镇交界处)。在古代,盐业的发展,不但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并成为由政府掌控的“专卖”商品。北海(合浦)地区曾设有盐田郡这个行政区域,时间是在南北朝南齐年间(—年),盐田郡治就在今北海竹林村一带。据《大清一统志》的注释:盐田郡疑即五代的盐场县,在今合浦东南界。朝廷专设一个盐田郡证明了北海竹林盐场的重要性。在古代,以特产设置行政区是常见的,如合浦在三国时曾设珠官县,在唐代增设珠池县,南汉时又设媚川都(取“水怀珠而川媚”之意)。宋代曾任钦州教授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合浦盐业生产及经营状况:今日广右漕计,在盐而已。盐场滨海,以舟运于廉石康仓。客贩西盐者,自廉州陆运至郁林州,而后可以舟运”“官以牛东自廉州石康仓运盐贮之,庶一水可散于诸州。凡请盐之州,日静江府、融、宜、邕、宾、横、柳、象、贵、郁林、昭、贺、梧、浔、容州,各以岁额来请”。宋代,朝廷对合浦海盐生产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管制措施。到了宋元丰三年(年),朝廷规定合浦每年产盐3万石,以每石市斤计,年产达吨。清康熙十九年(年),朝廷将白沙(即竹林)、白皮、白石三个盐场合并成立了白石场盐场。白石场盐场的辖区包括今北海、钦州、防城海域的生产区。康熙五十六年(年),因为白石场辖区太广阔,朝廷又将之分为白石东场、白石西场(西场镇的来源)。乾隆三十九年,东西两盐场的产量达吨,但此时人口剧增,海盐由宋代的基本自给(每人每年消费量达克),到自给率仅为16.67%。因此,合浦的海盐专卖局面愈加严峻,成为朝廷重点控制的特供产品,相关的管控措施也近乎苛刻。民国初年,合浦、钦州、灵山、防城的所有盐场又再次并入白石场署统一管理。这就是解放前整个北海(合浦)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情况。武刀港的兴衰正是随着出海口、南珠、海盐生产的兴衰而起起伏伏。 高德港原来是北海半岛六大天然渔港(其他五个是南澫港、武刀即西村港、侨港、地角港、外沙港)之一。高德港的兴起与南澫港、武刀港、乾江港有关。宋太平兴国八年(年),废廉州,于海门三十里建太平军廉州古城(合浦廉州镇正式建成)。由此,南澫港、武刀港与廉州镇的联系加强,高德港变得重要了。因为,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海路,从南澫港、武刀港到廉州镇都要经过高德。正是因为高德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朝廷于明代初期在高德(现在的缸瓦窑与庙山一带)的最高处建立了海防哨所与烽火台,名字就叫高德墩。因此,北海人将以前这一带的地名风流墩改称高德。明朝中叶以后,合浦出海口乾江港遭到了致命打击,其发展的依托——南流江水域出了大问题,从而使南流江出海口乾江港逐渐被北海半岛的高德港所取代。南流江合浦段地势低平,河水缓慢,泥沙沉积,自汉代以来,经多年的变迁,加之年久失修,河床淤积,洪灾频繁。到明朝中叶以后,每当夏秋之交,南流江经常暴发洪水,淹没整个县城。据《廉州府志》记载:每年洪水泛滥,淹没稻田,不仅使老百姓颗粒无收,而且因泥沙淤积阻塞河道交通。明朝正德嘉靖年间虽多次疏塞,都事倍功半,无济于事。《合浦县志》也记载:“州江水口甚高,沙易壅塞,舟行必转出海口,始得随潮而下,民甚苦之”“明正德嘉靖间曾两次疏之,今仍壅塞”。每当洪水泛滥后,南流江从六万大山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于下游,日积月累,河床升高,使得南流江的出海通道由于淤浅而不能通航。同时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北海至合浦、钦州、南宁公路的修通,使得高德港取代了乾江港。因为乾江的衰败,高德逐渐取代了乾江的商港地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港变成了闻名世界的商港。高德也从只有一两条街的渔村变成了有五条街的繁华商埠。其中,处于中央位置的高德三街因为依山傍海、风水极佳,受到许多达官贵人的青睐,至今仍然可以代表高德古镇的风采。高德除了作为两广主要的出海口,还是闻名两广与东南亚的造船胜地。据《中国海关北海关十年报告》(--年)称,北海本土渔业船队至少有艘。而当时的北海海关英国税务司官员则称,北海造船业的发展状况“会使任何一位欧美的快艇制造商感动振奋。”清道光咸丰年间,一种叫做“头艋”的大船进入北海,北海高德兴起了制造“头艋热”。这种头艋可载重吨,最高时速可达9海里,头艋迅速成为北海造船业的拳头产品。民国八年(年),高德商家发起建造机帆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购买外国柴油机,在高德建成了北海第一艘机帆船。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由于海丝路上的商船越来越大,吃水越来越深,更加适合大商船停靠的外沙港取代了高德港。北海老街的兴起,又让高德“风流”不起来了,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解放前,北海古村镇(商业街、老城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最早的是宋代至明代的南澫街,其次是明代至清代的高德街,最后是清代至解放时的北海老街。在出海口方面,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近现代的外沙港、石步岭港、铁山港代替了南澫港、武刀港、高德港,走上了新的海丝路舞台。 外沙港,位于北海外沙岛与海岸之间,可以停靠渔船与小商船。太大的商船可以停泊在外沙岛的外海面。外沙港的崛起诞生了以北海老街为核心的北海老城区。清咸丰六年(年)珠场巡检移驻北海,说明以外沙港、高德港为依托的北海老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烟台条约》后,北海港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先后有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以及教堂、医院、海关、洋行、女修院、育婴堂、学校等一系列机构。年6月25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北海近代建筑群名列其中。而北海半岛上的近代建筑群包括13座近代西式建筑,分别为: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北海关大楼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德国信义会旧址、双孖楼旧址、会吏长楼旧址、女修道院旧址、主教府楼旧址、医院旧址、贞德女校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 清宣统三年(年),政府议设北海自治会,北海老城虽然仍然属廉州府合浦县,但是开始视同城市治理。北海解放后,于年成立北海市人民政府,直属广东省政府。北海半岛老城区分设中山外街、中山东街、中山西街、珠海东街、珠海西街和新民街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原来的珠海东街、珠海西街就是现在的北海老街。这条始建于年的百年沧桑老街,在北海港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成就了一段繁华的商业历史,其临街两旁充满欧风粤情的大片骑楼群商铺即是明证。年,北海市政府启动珠海路修复工程,再现了昔日风采的百年老街以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获海内外瞩目。今天的廉州湾、北海半岛,又一次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海丝首港、高德古港、北海老街与侨港、银滩、涠洲岛一起,构成了“北有海丝首港、高德、老街,南有侨港、银滩、涠洲岛”的旅游新格局,即将形成周长公里的最美北海半岛全域旅游圈。 民国十五年(年)以前,北海属合浦县管辖。北海于年3月被正式批准成立“北海独立市市政筹备处”,直属广东省管辖。北海市政处为了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改造除沙脊街外的大部分主要的大街小巷,重点是后街(今中山路的前称)和大街(今珠海路的前称)。当年的大街从西至东,分别有大西街、升平街、东安街、东华街、东泰街和接龙桥。其中以东泰街和东华街“多殷商富户”,筹款建街较易,因此,当时的北海市政处于年6月起,首先拓建东泰街和东华街,历时一年完成。然后,接着逐步完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整条北海老街的改造。拓建后的老街,从东到西,接龙桥、东泰街就是今天的珠海东路;东华街就是今天的珠海中路;东安街、升平街和大西街成为了今天的珠海西路。 解放后,同样由于商船越来越大,吃水越来越深,深水港石步岭港取代了外沙港,成为了北海市的主要出海港口。6年2月,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北海时,欣然为北海石步岭港题词“北海港”。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石步岭港已经不能满足北海发展的需要,北海半岛东边的广西第二大港湾铁山港逐渐取代了石步岭港,成为北海的主要出海口。北海铁山港距北海半岛40多公里,处于北海、玉林、湛江三市交界,是中国大陆上离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最近最理想的港口。铁山港对外交通十分便捷,有包括机场、公路、铁路、管道等完善的对外交通网络。国家有关科研、勘察、设计单位对铁山港从各个方面作了大量的勘测、钻探、模型试验研究工作,一致认为铁山港的建港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天然深水岸线长、自然掩护条件好、泥沙来源少、波浪小、潮差大,航道港池易于维护,可建10万至2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50个以上,个别地方还可建30万吨级深水泊位。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市铁山港公用码头,在这里首次提出“向海经济”,号召北海人向海发展,建设好21世纪的海上新丝路。 来源:《北海社会科学》作者系北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法规稽查科科长,北海市社科联特聘专家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平台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网站文章内容更改,以原网站为准。 北海市社科联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举报- 举报电子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