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街道,喧哗的人流。时过境迁,街边的店铺都已重新装点,但即使这样也无法掩盖这条老街的峥嵘岁月,人们可能并不知晓,在廉州的老街、老巷藏着许多历史人文故事。中山路:说不完的故事中山路街区长约米,从华西路起到奎文路止,核心保护区面积约5.44公顷。古老的街道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轻轻地走过这里,不带走一片云彩。怀念那逝去的青春,涛声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留下的是永恒的记忆!中山路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物是人非。他是一位老者,饱满沧桑;他是一本相册,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人生如梦,一杯薄酒敬英雄!中山路在明代是承宣街,因承宣布政司衙门所在而名;在清代改名为随考街,因科举考试试场考棚所在而名。自唐宋以来,历代州、县衙门及海北海南道衙署、高廉粮道署衙,北海镇标城守营、总兵府衙及宣慰司、肃政廉访司,是中书省、行省的行政派出机构都设于此。考棚街教案清末震动朝野的“考棚街教案”就发生在此。光绪二十六年(年),廉州发生了考棚街教案事件,廉州居民为抵制德国教士巴顾德将民房改建教堂,憋了一肚子气的廉州居民愤怒的将教堂拆毁。随后德国居然派军舰威胁北海,在冠头岭下耀武扬威,声言炮击北海以逼官府赔款,最后强行索赔大洋及廉州同善堂作为赔偿。帝国主义的"军舰外交”嘴脸因此暴露无遗,铁证如山。中山路的命名辛亥革命后,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此街改名为中山路。民国合浦县的政府机构、银行、商铺大部分集中于这一街区,至今保留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街区内有武圣宫、阵亡抗日将士奠基纪念碑、东坡塘、廉州府衙门石狮子、廉州四大古名井中的廉泉古井、双月池古井、“考棚街教案”旧址、宋府学孔庙等明、清古建筑及近现代建筑。合浦的老街区保存比较完整,老街蕴含着的历史经典也不少。廉州古市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就以廉州为中心。千年古城廉州,起源于先秦时期,兴盛于隋末唐初,有据可考证的历史达余年,历为合浦郡治所在,唐宋时更成为西南要塞,军事重镇,素有“海北雄藩”古之称。廉州作为合浦郡治所在地以及珍珠、陶瓷等对外贸易商品的产地和集散地,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多年来,廉州一直是商贸发达的地方,对见证过络绎不绝往来于南洋间的汉朝商船队。老街历史上曾设置的各条专业街道:卖盐街、卖鱼街、缸瓦街、圩地街、考棚街……卖鱼街旁是明清岭南四大古市场(广州花市、廉州珠市、罗浮药市、东莞香市)之一的廉州珠市所在地,屈大均当年曾到廉州珠市实地考察,在《广东新语》中写下了“予尝至合浦,止于城西卖鱼桥,故珠市也。”并由此得出“合浦珠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白色,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的著名论述。翻读廉州的历史,令人不由对它过去的辉煌肃然起敬。今天,让我们一起踏足这千年中郡,在寻常巷陌里寻访那些“帆樯千百,往来如梭”的廉州往事。?综合编辑:掌门人 ?图文来源:廉州新区生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