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m.39.net/pf/a_4786505.html

“李组长来到我们周江后,村里变化可大了。”“晓峰真是帮了我家大忙呀!”……提起李晓峰,合浦县石湾镇周江村的村民们都不由分说地竖起大拇指。

李晓峰是合浦县纪委监委选派到石湾镇周江村委的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年6月,根据组织安排,他开始了在周江村的扶贫工作生涯。李晓峰(右一)深入田间地头了解马蹄收成情况(马昆摄)

走村串户摸实情

“没有信任就是因为没有参与,没有参与,一切帮扶工作都是纸上谈兵。只有走进群众心里,群众才能信任我。”这是李晓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后,李晓峰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让村民信任并接受自己。而他选择尽快与村民们建立信任的办法便是挨家挨户“认脸”。李晓峰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访谈、入户调查等方式迅速摸清村情,遍访全村所有贫困户,对每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致贫原因、子女上学、务工等情况了然于胸。他还时常到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唠家常,宣传扶贫政策,劝导贫困户不等不靠,用勤劳实现致富梦想,提振贫困户脱贫信心。他针对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能力等因素,因人施策、因户施策,为贫困户们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通过发展产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入股分红等方式“对症下药”,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补齐发展短板,激发内生动力,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苦干实干出成果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李晓峰也深谙其道。为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李晓峰按照政策规定,合理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做大做强豇豆、马蹄等传统种植产业,拓宽发展猪、牛、鸡、鸭等养殖产业,并协调相关部门跟进提供种养技术服务,及时落实产业奖补政策,为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左图:李晓峰(左二)带领村干部到种植大户周崇毅的蔬菜种植基地指导观摩。右上图:李晓峰(左二)到芋头种植基地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右下图:李晓峰(左二)走访了解黄牛养殖扶贫产业发展情况(马昆摄)

与此同时,李晓峰还为周江村引项目、争资金,在大地村小组建成一个文体中心,完成茅屋、大塘边、太平等三个自然村道路建设共3.2公里,通过“一事一议”推动全村主干道均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周公塘、茅屋两个村小组争取到总投资57万元的供电变压器安装项目。通过引入实施一系列民生项目,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用电难等问题,获得了群众纷纷点赞。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导致周江村部分农产品滞销,为有效化解该难题,降低疫情对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影响,李晓峰通过周末“便车带货”、发动结对帮扶人进村采购等方式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累计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肉鸡余只、马蹄余斤,切实维护贫困户切身利益,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党建扶贫两手抓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精准扶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战斗堡垒。

李晓峰(左四)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扶贫政策文件(李晓峰本人供图)

“没有一个好班子,如何能带领群众致富?”如何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为一支奋发有为的团队,李晓峰对此也多作思考。他从实际出发,推动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协助村委补选了两名年轻村委委员充实进入村“两委”班子,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周江村也顺利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在扶贫工作中,李晓峰按照精准扶贫档案整理规范要求,强化信息动态化管理,对照精准扶贫档案目录查漏补缺,切实强化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档案资料有目录、有排序、有明细,确保脱贫攻坚档案齐全、规范。驻村期间,因工作成绩突出,李晓峰曾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队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晓峰秉承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扛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旗,把满腔热情倾注到扶贫工作中,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驻村驻到根上,帮扶帮到心上”的人生情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一往无前,奉献自己的青春。(合浦县纪委监委)

编辑

赵盛泰

审核

罗余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