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宋·苏轼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父祖。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苏轼是一个标准的、有趣的吃货,在古代文人里,独占头把交椅,就连六百多年后的清代美食家袁枚都只能望其项背。他把吃都融入到他的生活里,他的诗词里。他写的诗作,很多都能和吃联系到一起,读他有关美食的诗,就如同看到一款款美食浮现在眼前,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读他美食的诗更是如同看一幅美食地图,沿着他的脚步伴随他的谪官生涯徐徐展开。苏轼写的诗,多少都会有美食和酒的影子。同时代的王安石写田园风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而苏轼却把目光投向人家屋后的竹林里“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唐代李白游山玩水,看到的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偏偏苏轼只想到“且餐山色饮湖光,共挽朱轓留半日。”如果对吃没有深刻的领悟和喜好,是难以把山水和吃联系到一起的!苏轼的这首五言诗乃其有感而发,传颂不广。然而,读过此诗的人都会被诗中表现出的丰富联想和诗人的情怀所感染。吃个龙眼也能引发诗人的思考,不由得佩服诗人的敏锐视角!诗名叫《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意思是吃龙眼时对其美味的感叹。“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父祖。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龙眼和荔枝其实是同属一品类里面的两个不同分支水果(就好像是同一个父亲或祖父的两个异出,其实还是是同一家)。如同柑与橘一样,从外观比较,难以分别出来,或者做出质量高低较量的评判。此诗开头平淡无奇,只是把北方少见的龙眼和荔枝的比较用柑与橘这两种大家都熟悉的水果来体现。让读者很直观地在脑海中就对龙眼和荔枝的样子和口味迅速作出了判断。这些是苏轼对生活长期细致观察的结果。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了人世里的繁华和沧桑,更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但是他始终对生活抱有热忱。喜欢吃,会吃会品就是最好的佐证。苏轼是不幸的,同时他又是幸运的。元符三年(公元年),哲宗崩,徽宗立。天下大赦,苏轼得以从远离大陆的儋州(海南)返回大陆,迁调至廉州(今广西合浦)暂停候命。其时,他是兴奋的,是啊,一生奔波坎坷,被一贬再贬,“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垂暮之年本以为会就此客死海外,没想到还能有北归之日,要知道,当时和他一样罹遭贬逐的人,大多已经去世。从他登船北归启程时写的《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中,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参横斗转”、“苦雨终风”的日子总算结束了。“云散月明”,海天也变得清澈明亮起来,在南方荒蛮之地的经历如此的奇绝,一生少有啊。“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西海滨的龙眼树可真奇特呀,看着就好像天上虚幻仙境园圃中罗列种植的玉树仙树一般。(树上)硕果累累,果实如同桃李一般成串成串的,一簇簇掩藏在浓绿茂密的树叶中,(剥开)一颗颗果实里面都流出果汁,如同蜜膏乳汁甘甜香美。坐着抬头看(龙眼树上的龙眼),有些怀疑它们是天上的星辰陨落于此(挂在树上垂吊下来),这又恐怕是海里的珍珠归还此处(合浦)吧。(地方志和地理书籍之类)书籍里边没有见到有说起它的,美食志谱里更是没见有提及或纳入其中(主指龙眼的名字被记载和传颂比较少)。苏轼接下来这四句中描述龙眼树和龙眼的模样和味道,让读者更形象地感知到龙眼的生长情况,样子和味道。似乎龙眼就在眼前,忍不住口水欲滴。苏轼到了廉州(今合浦),太守张左藏,士人邓拟刘几仲等在城东北碧波湖的小洲上长春亭接待他,并住左旁的清乐轩。大家把酒言欢,吟诗作赋,庆祝席间,下人捧出新鲜的龙眼(每年七月左右成熟)。苏轼剥尝几口便赞不绝口“佳品,佳品。质味殊绝,可与荔枝匹敌!”要知道,苏轼很很喜欢吃荔枝的,在惠州做官时候便专门写了三首《荔枝叹》,其中一首就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他对荔枝的喜爱。尝到了竟然可以和荔枝相匹敌的龙眼,苏轼不由得又想起了惠州的荔枝,心生感叹。于是写下了这首《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抒发自己的情感。“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人们只知道荔枝的好吃,红红的放在盘子里,好吃又好看,真是出尽了风头。而龙眼生长于这蛮荒之地,对于它来说,其实并不是一种耻辱,少人知道更好,这反而是一种幸运,免得遭受杨贵妃的玷污(名声就不好了)。后两句是本诗的精髓。表面上是说龙眼生在荒蛮之地,可以幸免遭受宫廷贵妃公主们的玷污。其实是在隐喻自己。虽然被连连贬谪,离庙堂越来越远,但是,少了勾心斗角和纷争,也可以怡然自乐,活得更从容。“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虚舟寄渺茫”。有时候,活着就是在这取舍之间,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如果要选择,还是选坦荡,坚持以终,身体力行!其它的,随缘就好!“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这是苏轼一生的准志!在古代文人里,他是少有的乐天派,随遇而安,似乎什么困难和挫折都打败不了他!始终坚持豪迈、坦荡,奔放的态度面对生活,吃,更是要有态度!熊掌吃不了,就吃鱼!不强求,遵循自己的内心,足矣!品味美食,解读诗词!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