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71021/5779684.html 位于合浦县公馆镇的香山村以盛产独有的香山鸡嘴荔枝而闻名,多年来,香山村的村民们每年依靠鸡嘴荔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产业单一,香山村还是摆脱不了贫困村这顶“帽子”。为了提高香山村的经济,北海市科技局通过科技扶贫项目,为香山村建立起了“香山村精准扶贫与蔬菜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引领村民进行黄瓜种植及深加工。 3月12日记者跟随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来到了香山村。据了解,香山村多年来农作物种植主要有茄子和黄瓜、豆角等,由于地处偏远,很多农作物收成后等不到老板来收购,就会烂在地里,产业的单一也限制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为打破这样的局面,北海市科技局特派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到香山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发现香山村的土壤非常适合黄瓜的种植,而对收成后的黄瓜进行加工腌制,不仅可以拓展产业多元化,更能延长蔬菜种植的产业链。 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杨明彰 “作为北海市蔬菜研究所派驻服务贫困村的科技特派员,为了推动合浦县公馆镇香山村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挖掘传统工艺,在香山村推动加工腌制型黄瓜种植,并研究深加工方法,指导该村带头人李萍在市科技局支持下建起了“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通过科技服务和项目带动,一是带动贫困户种植黄瓜增收致富;二是将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种植效益。” 年6月,由派驻合浦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牵头,北海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香山村建立起了精准扶贫与蔬菜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黄瓜种植及深加工产业示范。当年12月,开始引领带动贫困户和村民进行种植。 香山村精准扶贫与蔬菜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龚福炜 “初期投资是30多万元,当时是6户贫困户加入了进来,我们公司种植了30几亩,带动贫困户种植了30几亩,同时带动另外的村民种植了60几亩。” 在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香山村的黄瓜种植取得了好的收成,每亩总产量约有多斤。除了销售至市场的新鲜黄瓜,科技特派员还指导村民对黄瓜进行了深加工,制作成干湿两种咸瓜皮,一部分销往农贸市场,另一部分则通过网络销售,不仅拉长了黄瓜种植的经济线,更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种植户李萍 “我以前也一直在种黄瓜,差不多有20年,之前只有四五亩地,黄瓜种出来卖给老板,如果没有老板来收的话,黄瓜就会烂在地里。后来杨书记和工作队员引进我开展种植产业,对黄瓜进行加工,现在,地里的新鲜黄瓜一斤的批发价是一元左右,而瓜皮批发价是五元一斤,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李萍告诉记者,她家里也有荔枝园,但是荔枝每年只有一季收成,遇上年冬不景气,荔枝结果少得可怜。现在种植黄瓜,一年可收几季,斤黄瓜制作成瓜皮后也有30多斤,本来是每亩元的收入,这样一转型,每亩就多了多元的收入。而在此基础上,更让人欣喜的就是带动了贫困户的就业。 香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益海 “致富带头人李萍带动贫困户发展香山村瓜皮产业种植基地,为我们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比如请贫困户除草、采摘黄瓜、加工瓜皮等。据我了解,他们每天在这工作的资薪大概是80元,比他们之前去别的地方工作的工资高了双倍,而且离家近,又方便。” 贫困户小廖 “以前我们只能在家中做一些农活,基本上是没有收入的,之后有了这个扶贫项目以后,我们跟着李萍一起种植黄瓜,一个月能有-元的经济来源。” 小黄瓜做出了大文章,如今有了黄瓜加工基地,村民也不害怕黄瓜卖不出去了。就在记者采访期间,还看到村里不少贫困户前来基地找李萍要种子,咨询种植技术。一棵小黄瓜,一个大产业,富裕了贫困户,也富裕了香山村。 等下下班去菜市场买点瓜皮支持下香山村民! 红螺炒瓜皮,再加两个辣椒, 味道再好不过了,你觉得呢? 来源:北海电台 综合整理:小合/爆料、商务合作:hepuwx 合浦网法律顾问团由广西先导联合律师事务所鼎力支持点亮右下角百毒不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