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症状图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621/6344211.html

“合浦”二字意即:江河汇于大海的地方。

秦代为象郡辖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始设合浦郡。合浦郡,下辖五个县,其中合浦县、徐闻县,成了当时大汉王朝的出海港口。

据《汉书·地理志》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这是史籍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记载。

今天的合浦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既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又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滋养了合浦众多闪耀世界的翘楚。

用千年丈量时光用万里丈量跨度

年12月在发掘寮尾13号墓时,考古工作人员,在墓底发现一个压扁碎裂的青绿色陶壶。

这件东汉时期的文物,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波斯陶壶。比扬州博物馆发现的隋代波斯陶壶整整早了四百多年。

合浦汉墓群中,还陆续出土了大量的玛瑙、水晶、琥珀、玻璃、金饰,西亚铜钹,胡人俑等具有异域特征的舶来品,它们见证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世景象。

珍珠剔透多彩

合浦盛产珍珠,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以能拥有合浦南珠为荣。

这颗南珠,直径1.55厘米、重达3.6克,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大的天然海水南珠。

在年的上海世博会上,由颗南珠、枚钻石和18K黄铂金镶嵌而成的“海之皇冠”,惊艳世人。

据《逸周书》记载,合浦珍珠,早在“商周时期”,就当做向朝廷进贡的稀世珍宝。先有珠、引来丝,再通路,“南珠”把古合浦造就成当时的“海疆繁庶之地”。成就了合浦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繁荣。

年,合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天然海水珍珠养殖场,培育了中国第一颗人工养殖的天然海水珍珠,从此,南珠由一珠难求的稀世珍宝,变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

杖头木偶戏传承文化

合浦县山口镇老许陂村,杖头木偶戏在此地已流传了几百年,据考证,是明朝客家移民带到此地,每逢岁时节令、各种神诞庙会,都须请木偶戏班热闹一番,以求降福、保平安。

杖头木偶戏全队音乐只一人“掌板”,手、脚、口并用,左手打锣,右手打双皮鼓、沙的、脚打锣,口吹唢呐。

木偶戏以粤语乡音演唱,说唱为主,演员一般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

目前木偶的制作技艺已经失传,就连“杖头木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耀文所用的木偶都是师父们一代代传下来的,最新的木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合浦角雕匠心筑梦

白耀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浦角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年白耀华以虾为传统题材,历时10个月,从设计到雕刻,完成了《中国梦》,这件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上获得金奖。

合浦角雕成品具有玉雕的温润剔透美,也有牙雕的精雕细刻美。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让世人感受到合浦角雕的魅力。

红树林倚海而生生态建设生机盎然

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其著《广东新语》中,就记载合浦海域分布有七大古珍珠池,而如今,文中提到的七个古珠池,仅剩下乌坭古珠池了。

乌坭古珠池,之所以能留存至今,是因为它靠近一片很大的红树林区域,这里的风浪小,红树林的落叶和浮生物给珠贝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生物饵料,也正是由于红树林保护了古珠池,南珠才得以光耀千年。

红树林是地球上唯一的海洋森林,曾经有位诗人这样赞美道:“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海洋生物的伊甸园。”

合浦县白沙镇那潭村,78岁的杨中池,是村子里有威望的老人,也是保护红树林至今最年长的一位村民,当地人称他为“红树林卫士”。

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位于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的东西两侧,建立了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该地区成为中国重要保护湿地,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北部湾有我国唯一的“洁海”之称,也是生物多样化最突出的区域。这一海域生长大片海草,海洋环境质量好,是儒艮的理想活动家园。

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俗称“美人鱼”,因雌儒艮哺乳时像人一样拥抱幼仔,乳部露出水面而得名,是中国国家一级濒危珍稀哺乳类保护动物。因此盛产珍珠的合浦自古还有一个雅号:“美人鱼的故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年,年儒艮保护区被划定为海洋特别保护区禁止类红线区。

敬畏自然,保护生态,追求“天人合一”之道,是合浦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真实写照。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图文来源:央视、南珠网、看北海

整理编辑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