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玄奘西游记公元69年,即贞观三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只有岁,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正摩拳擦掌,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同年,玄奘(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刚刚8岁,和《西游记》里描绘的一样,他下定决心西去取经。但和《西游记》情节大不相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为玄奘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非但没有热闹的欢送仪式,史实是,玄奘取经这事儿虽然事后被视为壮举,但最初根本没有获得朝廷的批准,而是玄奘个人“胆大妄为”偷偷进行的。《西游记》里把唐僧描绘为一个优柔寡断、懦弱怕事、没有主见的人,这可真是冤枉了原型人物玄奘。玄奘西去取经,走到了瓜州(今甘肃酒泉),当时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个佛教徒,对玄奘还比较友好,他觉得西去的路太坎坷,劝玄奘早日折返。按独孤达的描述,出了瓜州,先有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这河上是玉门关,过河就得过玉门关,但问题在于玄奘没有通关的证明。就算玄奘运气好,混出了关,这后面还有各自相距00里的五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都由精兵把守,没有通关证明的玄奘随时会被逮起来遣返。就算玄奘不在乎会不会被朝廷发现、会不会被遣返,但这些烽火台之间可都是寸草不生的沙漠。过了这五座烽火台,还要穿过里流沙才能到伊吾国境。可这还只是开始,距离印度还有十万八千里,后面不知道有多少坎坷呢。想一想,这不叫取经,叫玩儿命!所以独孤达劝玄奘早点儿回头是岸。玄奘也是凡人,一听也充满忧虑,就在瓜州逗留下来,其间从长安陪着他一路走来的马也病死了,这让玄奘更感忧伤(玄奘的传记里没好意思写他有些犹豫)。有一天,一个叫李昌的官员匆匆忙忙地来找他。李昌显得很神秘,给玄奘出示了一封刚刚收到的公文。公文是从凉州发来的,大概内容是有一个叫玄奘的和尚正准备私自出境,所以要求沿途的各地方官员严加监视,一旦发现,就把他押回京师。这里先要说一说,为什么凉州要专门针对玄奘发这么不友好的公文。因为当时大唐西北边境上突厥的势力强大,边境冲突不断,所以朝廷严禁大唐的老百姓私自出境。当初玄奘走到凉州(今甘肃武威)的时候,就遭到了当时凉州都督李大亮的阻止。李大亮很不客气地警告玄奘:千万不要妄想出关,如果他有这样的念头,就会把他押解回长安。幸亏当时凉州的慧威法师很佩服玄奘取经的决心,所以派了两个心腹弟子暗中护着玄奘逃出凉州到了瓜州。李大亮猜想玄奘有私自出境的心,就给沿途的各地方官员发了这个类似“通缉令”的公文。玄奘一见公文,心中暗叫不好。李昌面带神秘的微笑问道:“不知道法师是不是公文中所说的玄奘呢?”出家人不打诳语,但显然玄奘也不想束手就擒,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好。李昌见玄奘有些犹豫,很诚挚地说:“如果是,法师就如实相告,我一定替你想办法脱身。”玄奘大喜过望,他告诉了李昌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把自己去取经的由来说了一遍。李昌听完,被玄奘西去取经的志向所感动,他把文书撕了个粉碎,然后劝告玄奘说:“夜长梦多,要不法师就赶快动身吧。”玄奘这才从瓜州脱了身。他没有折返长安,而是更加坚定了继续西行的决心。走在横亘于瓜州和伊吾之间的里莫贺延碛流沙中时,玄奘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现在我们听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致命的:玄奘一不小心把水囊打翻在流沙地上,水一滴不剩。没有水,在茫茫的沙漠中待久了无异于丧命。这时候,玄奘一个人牵着一匹马,在里流沙中已经走出了00多里远。还好,回头的路不算太远。显然,明智的做法就是先回头,装好了水重新走大沙漠。玄奘无奈,只好先选择走回头路,才走了0多里,他突然想起自己曾发誓:不到印度(当时称天竺),绝不东归一步。玄奘立刻停下了脚步,随后,他做了一个看似很不理智的决定,即放弃回头找水的路,继续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西行。是的,仅仅为了恪守曾经的誓愿,玄奘做了一个看似缺乏理性、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的决定。其实,就算回头去装水,也并不算违背自己当初的誓愿。但越是艰难的挑战,越激发了玄奘西去取经的决心。坚定的信念在面对苦难的挑战时,往往会激发万丈激情。越挫越强,这是富有激情而特立独行者的气质。随后的五天四夜里,玄奘和马匹滴水未进。糟糕的是,这是在茫茫大沙漠里滴水未进。但玄奘牵着马,仍然富有激情地坚定西行。走到第五天,玄奘头晕目眩,全身发烫,最后连人带马瘫倒在大沙漠中。自助者天助也!就在第五天夜里,玄奘几近虚脱地瘫倒在沙漠里,恍惚之间,梦里出现了一个巨人,呵斥道:“打起精神来,继续赶路,躺在那里做什么?”玄奘一个激灵醒过来,立刻上路。才走了十几里,突然老马变得很狂躁,不听玄奘指挥,非要走自己认定的一条路。玄奘拉不住马,只好跟着它走。走了数里,一片青草地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青草地旁边就是一个水池。有水有草,就有了生机。历经五天五夜的苦难修炼,玄奘连人带马终于得救了。休整一下,补充水草,又过了两天,玄奘终于走出了里流沙。为了求取真经,玄奘游历了大半个印度,但主要是在那烂陀寺学习。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的佛教重地,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北印度的本地国王戒日王就曾经花巨资在那烂陀寺旁建造了一座高大的鍮石精舍,一时名震四方。不想此举引起了信奉小乘佛教的乌荼国的不满,他们拿出了般若毱多所著的《破大乘论》给戒日王看,并自负地认为没有大乘学者能够驳倒这颂的高论。戒日王立刻就给那烂陀寺写信,要他们派出通晓大乘的高僧,与自负的小乘师做一番辩论。收到戒日王的邀请,那烂陀寺不敢怠慢,精挑细选,推举出了四位高僧,玄奘正是其中一位。其他三人对于驳倒小乘没有十足的把握,因而忧虑重重,只有玄奘一人认为小乘绝不可能破大乘,信心十足地准备应对这次挑战。应战之前,玄奘先驳倒了一位上门挑战通晓小乘的婆罗门,并不耻下问,向他悉心请教了《破大乘论》颂中的每一个疑点,直到所有细节都了然于胸。而后针对《破大乘论》,玄奘很快写出了《破恶见论》颂。《破恶见论》一被公示出来,立刻受到各方好评,很快玄奘就声名远扬。戒日王听闻玄奘的名声和他所做的《破恶见论》,异常赏识。戒日王决定为玄奘在曲女城举办盛大的辩经法会,戒日王还将法会举办的信息通告整个印度,邀请印度的各方人士都来倾听玄奘宣讲大乘佛教的义理。此时的玄奘已经在印度那烂陀寺学有所成,游历了大半个印度,正在筹备归国。接到戒日王的盛情邀请,玄奘认为这是一个普及大乘佛教、有益于众生的好因缘,因此欣然赴会。公元64年,印度曲女城,即戒日王朝的都城,辩经大会在此举行。这次法会盛况空前,共有8国的国王到场,各路大乘小乘高僧多人,只那烂陀寺就来多僧众,此外还有外道多人,各国大臣00多人。现场不仅恭请玄奘荣登宝座,宣扬大乘佛法,还将他的论述抄写公示,向大众宣告:如有人能指出其中有一字之错误而驳斥的,那玄奘愿意杀头谢罪。法会进行了8天,竟然没有人能发言驳倒玄奘,一下子各方震动,很多人在玄奘的感召下纷纷改信大乘佛教。这让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大为赞叹,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出金银财宝和各种珍奇供养玄奘。面对巨额财富的诱惑,玄奘不为所动,他的心早已回到了东方的长安!公元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历经8年的万里风霜,玄奘从印度带回来部经书。当初,他是偷偷溜出去的,官府像捉拿通缉犯一样四处发公文抓他。现在,他得到了空前的礼遇,长安城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正在准备出兵打仗的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抽空亲自接见这个传奇的和尚。不过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下马威,唐太宗问道:你当初为什么偷偷溜出去取经,竟然也不给我汇报一声?当然,唐太宗不是真想问责玄奘,只是想表露一下皇家的威严而已。唐太宗向来求贤若渴,他看出玄奘富有激情,能为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从心底里欣赏玄奘。唐太宗心里想,如果玄奘能参与朝政,辅佐我治理天下,一定是个极好的人才!于是唐太宗劝说玄奘还俗,并许他高官厚禄。玄奘没有想到皇帝突然提出这样的邀请,这和他当初偷偷西去取经的窘境反差太大了。那时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和尚,如今取经归来,成为万人瞩目的大明星,现在皇帝还有意亲自把他捧上位,人生仿佛一步登天。但玄奘委婉地说:“我从小就出家,潜心修佛,对治国安邦的道理实在懂得不多。如果现在要让我还俗从政,真的就是学非所用了。这就好比船在水里可以行进得很快,要把它搬到陆地上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当然我很愿意报效国家,只是我更愿意以弘扬佛法这种形式。”趁着皇帝的兴头,玄奘顺势提出来要回他的老家河南,去嵩山少林寺翻译带回来的经书。唐太宗显然很喜欢玄奘,虽然玄奘不能还俗从政,但他也不想玄奘离他太远,所以就主张玄奘在长安直接开始翻译佛经的工作。于是,历经千山万水,从印度回来的玄奘没有停歇,没有享受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又马不停蹄地把他的后半生奉献给了佛经的翻译。麟德元年,即公元年,唐太宗已经去世了5年,这一年唐高宗在位,武则天垂帘听政。翻译佛经的工作还在进行,当时玄奘刚刚主持翻译完卷之多的《大般若经》,这部大部头的经书有0万颂之多,全部按照梵文原本译出,没有删略一字。此时的玄奘已经60岁出头。在完成《大般若经》的浩大翻译工程之后,玄奘感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僧众们请求他再主持翻译一部《大宝积经》,玄奘欣然答应,但提起笔来翻译了几行之后就感到力不从心。玄奘放下笔叹息道:《大宝积经》和《大般若经》体量相近,我怕是没有精力完成这部经典了,我的时日可能已经不多。我死了以后,丧事要节俭处理,只要用一张薄竹席把我的身体卷好,埋在荒山野岭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靠近宫殿寺庙,免得让不洁之身污秽了这些场所。正月初八,有一个叫玄觉的和尚突然梦到一座高大庄严的佛塔崩塌,他跑去问玄奘吉凶。玄奘淡然地说:没什么大事,这只是我辞世的前兆而已。正月初九傍晚,玄奘不慎摔了一跤。看起来只是受了一点儿皮外伤。没想到玄奘一病不起,昏迷不醒,一直到正月十六才醒过来。正月二十二、二十三,玄奘感到自己大限已近,开始设斋供众,将生前所有布施一空。二月初四,玄奘右胁而卧,开始不动不吃不喝。二月初五夜半,他的弟子普光等问道:“师父决定得生弥勒院内吗?”玄奘回道:“得生。”说完呼吸渐渐变弱,然后就圆寂了。七天后入殓,玄奘遗体容颜毫无改变,也没有什么异味。唐高宗听到玄奘圆寂的消息,哀号道:“朕失去了国宝啊!朕失去了国宝啊!”一时满朝文武无不哽咽流涕。长安城为玄奘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前来送葬的人有百万之多。葬礼当日,留在墓地守灵的人就有万多。玄奘部分遗骨葬在今天西安市郊的兴教寺。他翻译的佛经,历时上千年,直到今天仍然是通行的经典。来自坚定信念的激情,往往越挫越强,历久弥新,而且超越一人之身,千秋不绝!意义的构建年,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出版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最早发端于现象学,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虽然他们不是每个人都承认自己属于存在主义流派。传统西方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将抽象的手法和逻辑的架构运用到了极致,从尼采开始,才重新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