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张大千(-),画家。原名正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年5月10日生于四川内江,年4月2日卒于台湾台北。19岁时与兄张泽留学日本,学习绘画与染织。回国后从师于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绘画,潜心研究传统绘画,于石涛用功尤深。年,赴敦煌临摹历代石窟壁画,并为莫高窟重新编号。出版《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曾游印度大吉岭,临摹阿旃陀石窟壁画。50年代移居巴西,60年代末迁居美国,70年代末定居台北。曾在欧美及亚洲许多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张大千擅人物、山水、花卉。其人物工笔、写意兼长,前者线条圆润流畅,色彩富丽典雅,多写仕女、士人及佛教人物,亦能以白描手法画人物。他的山水画,60岁以前致力于传统学习和师法自然;60-70岁,他经过10年探索,融泼彩于泼墨、勾勒法,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其过程大致是,先以墨笔略勾大形,然后托裱一层纸(或将画裱在纸上),再泼墨泼彩。其泼法近似现代西方绘画的自动技法,用手牵动画纸或画板,使墨彩漫然自流,以形成某种偶然效果,再凭感觉注水或加浓颜色,或用笔添补房屋、山脚、枝干或人物,造成半抽象的、墨彩交辉的境界与情调。张大千的绘画艺术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绘画与民间美术于一炉,达到了“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的境地。海峡两岸出版其画册、研究著作多种。

《张大千联集》

聊复尔耳;

可以已乎。

题聊可亭,位于美国克弥尔城环碧庵

人禀河岳气;

书通南北朝。

自题

无忧惟著述;

有道即功勋。

集屈大均句贺陆丹林五十寿

亭下华芳舞;

江前石亦流。

题宜宾流杯池

路曲若之字;

山深无驷尘。

书赠毛某

结茅依古树;

移榻对青山。

题云南自贡王爷庙

落日平原纵马;

秋风古道题诗。

自题

踵羲皇而齐泰;

体虚静以储神。

自箴

一尺轮囷霜蟹美;

十分潋滟社醅浓。

社日题联

一回酒渴思吞海;

几度诗狂欲上天。

自题

人到万难须放胆;

事当两可要平心。

赠“国华仁兄”

七发文章才子笔;

三时清课辟支禅。

赠张开勋

从人笑我生张八;

举国传君活赶三。

赠台湾京剧名丑吴兆南。 赶三:刘赶三,清同光年间京剧名丑

立脚莫从流俗走;

置身宜与古人争。

集《张黑女墓志》自勉

犹唱开元太平曲;

同是天涯沦落人。

赠台湾京剧名须生李东原

岩前拄杖看云起;

松下横琴待鹤归。

赠“农雨仁兄”

良医自是肱三折;

盛事终当继八萧。

赠名医薛遂亭

诗成掷笔仰天笑;

酒酣拔剑斫地歌。

赠陈伯熙

种万树梅亭上下;

坐千峰雨翠回环。

自题客厅

数弓分占闲鸥席;

一把寒依苦竹丛。

题台北摩耶精舍分寒亭

懒思身外无穷事;

得读人间未见书。

自题

二三星斗胸前落;

八九峰峦脚底青。

集碑帖

闲中诗卷愁中酒;

花下楼台月下歌。

集碑帖

春风晓日晖群木;

巨海长河接太空。

集碑帖

欲除幽室通明月;

长共高人接雅风。

集碑帖

樵客出来山带雨;

渔舟过去水生风。

集碑帖

去日孔多,得过且过;

此邦信美,无双有双。

题台北摩耶精舍翼然亭

金石其心,芝兰其室;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赠张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击一声钵,成一首诗。

赠长女心瑞

四海一髯,伤心系天下;

九州万劫,无泪哭先生。

挽于右任

游戏人间,一笑怜兵解;

团圞天上,三生卜月圆。

挽川剧名丑周企何妻

风景不殊,百本梅花为老伴;

日月其稔,三杯竹叶祝新年。

除夕题环碧庵

春草池塘,生生世世为兄弟;

对床灯火,风风雨雨隔人天。

挽宗弟张目寒

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嘱;

人已老,欢犹昨,为寿百千春。

赠张群

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题绍兴戒珠寺

入主大政,出使大邦,绝代奇才归冥汉;

喜则画兰,怒乃画竹,长留健笔见纵横。

挽叶公超

魂归天上,誉满人间,清曲竟成广陵散;

不畏威劫,宁论利往,节概应标烈女传。

挽京剧余派传人孟小冬

几日偶相离,写绿水芙蕖,挂剑故人来季札;

九泉应见忆,看孤雏衰绖,登堂生友愧君章。

挽谢玉岑

世界山河两大;

平原道路几千。

方地山赠张大千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又何人。

方地山赠张大千

细注虫鱼笺尔雅;

广收草木续离骚。

张大千改张文修联

拳石画临黄子久;

胆瓶花插紫丁香。

张大千幼改前人联

回忆吴门,怪木奇峰追尊者;

遥伤艺苑,摹天绘海失斯人。

王蘧常挽张大千

宗派开新,名垂宇宙丹青手;

园亭依旧,恸绝平生兄弟交。

台静农挽张大千

积石寻源,教泽长随江水远;

梅丘在望,心丧空仰庐山高。

王汉翘等合挽张大千

雄笔卷苍茫,丹青都带风云气;

双溪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

刘希太挽张大千

下笔起万程风云,宅心已是仙境;

飞身出千层世界,遗爱犹在人寰。

陶希圣挽张大千

与先父最投契,重画梅兰见道义;

望北台而雪涕,春风料峭暗摩耶。

梅葆玖挽张大千

一室顿凄清,余笔犹浓,广陵散绝摩耶舍;

双溪共呜咽,高标永仰,合浦珠还御柳图。

胡建中挽张大千

五百年艺苑奇才,继往开来,着纸云烟新世界;

几万里天涯行脚,探幽访胜,满怀忠悃系宗邦。

曹圣芬挽张大千

六十年故旧无多,海角天涯,还得几回重聚首;

千百世丹青不老,风流文采,定知八表永垂名。

陈荆鸿挽张大千

廿五年前颂眉寿南山,附骥千言,三峡云屏僭题句;

十二州共悼画坛北斗,久要一面,重溟烟水永难忘。

饶宗颐挽张大千

妮燕楼空,影娥池冷,腾鹤怨猿惊,涕泪几筵如昨日;

敦煌编绝,匡庐图高,顾尘寰笔冢,苍茫及钵亦何常。

秦孝仪挽张大千

过葱岭,越身毒,真头陀苦行,作薄海浮居,百本梅花,一竿汉帜;

理佛窟,发枯泉,实果慧前修,为山河生色,满床退笔,千古宗风。

张大千治丧委员会挽张大千

五百年国画大师,阅览之博,造诣之深,规范群伦,无忝邦家称瑰宝;

半世纪知交莫逆,忧患共尝,艺文共赏,仓皇永诀,空余涕泪对梅丘。

张群挽张大千

杜宇声声催别梦,何堪艺苑宗师,万国鸿飞,衣带阻云涛,日暮乡关何泪画;

梅丘处处醉离情,导致摩耶居士,三台鹤化,冠裳纷雪涕,大风堂宇吊魂归。

王体诚挽张大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