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秋冬季节里有拐枣、红籽、八月瓜、崖豆等,你还记得几个?

当现代化的触角向乡村一步步延伸,植物的根据地也随之一点点缩减,其中就有我们儿时的那些“天然零食”。

大自然恩赐的那叫纯天然,回不去的那叫童年,当两者相遇,总有让你挥之不去的印记。春日里的刺薹酸涩中不乏清甜,夏日的茶瓣爽口而多汁,秋冬的野生板栗更是让人心甘情愿为它翻身越岭。那么深居高楼大厦的你,是否还记得它们的味道?如同贵州省林科院高级工程师姜运力说的那样,这些大自然给予的“绿色零食”,不仅可以吃,大多还有药用价值。难怪!虽时隔多年,我们总对这些“零食”难以释怀。

的确,期待秋天,也许就是因为那庄稼地里甜甜的玉米秆;期待冬日,也可能是因为家门口那棵能让你解馋的拐枣树……

秋冬虽冷,可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不顾严寒,去山里寻觅,本期“花鸟鱼宠”将为你搜寻那些藏在大山里的果实,试图勾起你的一丝回忆,“重返”童年。

崖豆悬崖边的美味

拉丁学名:MillettiaWightetArn,蝶形花科,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或乔木

那一粒粒饱满的果实,把外壳撑得鼓鼓的,光看着,就食欲陡增。崖豆藤果期在6-11月。生于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或谷地、溪沟和路旁,崖豆藤在贵州分布广泛,但因为生长的环境复杂,所以很少见到。

农村里的放牛娃们,总是把崖豆藤作为难得的美味。80后网友静秋说,在他们老家,崖豆一般称为岩豆,“烧熟后,嚼起来又脆又嫩,口感很好,但崖豆总是长在山谷悬崖个,所以总是很难摘到。”不过,静秋说,对于那时的放牛娃来说,即使是在悬崖峭壁上,只要看到了,是绝不会“放过”它的。

让静秋记忆最深的是为了摘崖上的岩豆,他的一个小伙伴的衣服被树枝刮成了两块,回到家被老妈狠揍了一顿。

搞笑的是,为了让崖豆烧熟,静秋和小伙伴会使劲吹火,吃完后脸上总是被火炭染得黑黢黢的。

八月瓜让人牵肠挂肚

拉丁学名:HolboellialatifoliaWall,木通科,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讨(音)来诓娃娃。许多生长在农村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几句话吧。姜运力说,这是贵州许多地方对八月瓜魅力的赞美,意思是说,八月瓜九月成熟,十月份摘来,还可以哄爱哭的孩子。

据姜运力介绍,八月瓜因农历八月成熟而得名,贵州各地都有分布,但不常见。

80后读者小罗说,自从认识八月瓜开始,就一直觉得它很神秘。有一次放牛,它终于见到了八月瓜,挂在树枝上,甚是可人,不过还没成熟。小罗担心被别人采走,便将还没成熟的八月瓜用树叶挡起来。每次放牛,都会悄悄地跑去看一眼,确定它还在。

不料,等到成熟炸开后,小罗却发现有一些已经被鸟啄空了。小罗说,八月瓜食用方法很讲究,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早摘淡而无味,晚摘则水分流失。自然炸开后食用最佳,像雪糕,自然清香,细腻可口,余味悠长。

玉米秆甘蔗的替代品

拉丁学名:CobMaydis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玉米秆貌似甘蔗,一节一节生长,农民种植的目的,主要是收玉米果实。除了果实,有些玉米秆含有大量的糖分,味甜,农村人常当成甘蔗来吃。

玉米秆就是读者静竹最喜欢的“甜品”。静竹说,每逢秋收时节,或者还未等到秋收,他就会悄悄地折取庄稼地里的玉米秆,用嘴撕掉玉米秆上的皮,一尝美味。不过,玉米秆皮硬,很容易划伤嘴皮,为了吃玉米秆,静竹以及他的小伙伴们都被划伤过多次。

那些长在路边的玉米秆,就更遭殃了,路过的人,一旦口渴,总会随手折一根,玉米还没成熟,就已被折磨得七零八落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玉米秆都是甜的。”静竹说,有些玉米秆一点味道都没有。按照当时小伙伴们总结的经验,一般根部呈红色,发亮,细长的玉米秆,就是甜的。所以,小伙伴们每次偷取玉米秆时,总是要一根一根地查看根部,“不过,偷折还未成熟的玉米秆,其实还是有些愧疚。”

红籽放牛时的充饥物

拉丁学名:Pyracantha,蔷薇科,常绿多刺灌木

秋有繁花,夏有红果,红籽(亦称火棘)是难得的盆景,更是小伙伴们嘴馋的美食。火棘果如黄豆粒般大,在贵州乡村,随处都可以看到。“行军打仗时,军队没了军粮,便会摘取火棘果填肚子,所以火棘又称为救军粮。”姜运力说。

读者小邱说,他们老家称红籽为“红刺猛(音)”,在他记忆里,红籽有点涩、有点甜、还有点酸。

小邱说,那时候他们上学的条件很辛苦,要走很远的山路,放学回家的时候,肚子总是饿得扁扁的。但只要看到有火棘,小邱和小伙伴们就像打了鸡血,也不管树枝上的刺是不是扎手,伸手便摘。放牛时,有时一天不回家吃饭,靠的就是红籽充饥。

“但大人们就比较讲究了。”小邱说,农村里,大人们会摘很多捣碎,然后捏成团,好像还经过蒸煮等程序,做成“点心”呢。

拐枣像枯枝却甜美

拉丁学名:HoveniaacerbaLindl,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

那弯弯曲曲,看起来像树枝的东西,居然可以如此甜!

据姜运力介绍,拐枣,又叫万寿果、鸡爪连等,在贵州各地都有;拐枣经霜后有甜味,可生吃或酿酒。

在80后网友古井的记忆中,小时候,他家门口就有棵拐枣树,十来米高。每到秋末,拐枣还没成熟,就已经被他“尝”到所剩无几,为此,他还常被妈妈训,说心太急,一辈子都吃不到好东西。

古井妈妈说这话,是因为即使看起来已经成熟的拐枣,也要霜降之后才会甜,否则,有涩味。好在拐枣树长得比较高,树颠上还有些拐枣,初冬霜降之后,拐枣变甜,古井每年都会找一根竹竿,绑成一个钩子,伸到树颠上去将拐枣勾下来,一饱口福。

后来,因为树大遮阴,挡住了院坝里的阳光,拐枣树就被爸妈砍掉了。为此,古井还常怪他爸妈。

延伸阅读:

果实酸涩因含“单宁”

许多人都知道,还未成熟的果实,总是口感不好,有的会发酸,如葡萄;有的会发涩,如拐枣、柿子。贵州省林科院高级工程师姜运力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果实里含有叫“单宁”的物质所致。

单宁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皮、根、茎、壳和果肉中。存在于果肉中的单宁,随着果实的成熟,单宁经氧化后,形成不涩的氧化物,同时,而果肉中的糖分相对提高。所以,成熟后的葡萄,经过霜降的拐枣等,酸味涩味会降低,而甜味会上升。

单宁可食用,有防腐、收敛、防晒、美白等作用,所以,经常吃水果,还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

秋冬季节,还有哪些美味的野生植物

其实,除了上述这些果实,秋冬季节还有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

刺梨,拉丁学名:Rosaroxbunghii,蔷薇科,野生小灌木,果期8-9月,果实成熟后味酸甜

酸枣,拉丁学名: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w,鼠李科,多为灌木,也有的为小乔木,果期9-10月,果实成熟后味酸甜。

野柿子,拉丁学名:Diospyroskakisilvestris,柿科,落叶乔木,果期10月份左右,成熟后的野柿子味甜。

野山楂,拉丁学名:Crataegicuneatae,蔷薇科,落叶灌木,果期8-10月,果熟后酸甜。

金樱子,拉丁学名:RosalaevigataMichx,蔷薇科,常绿攀援灌木,果期7-11月,果熟后味甜,带酸涩。

地牯牛,拉丁学名:RhizomaStachydisSiebolidd,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2-1月盛产,果实味甜。

本贴为贵阳晚报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微友阅读和分享。谢绝同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