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国家一级文物铜凤灯选自《合浦汉墓博物馆文物精品图》

铜凤灯凤凰形铜灯(图1),通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年望牛岭1号西汉晚期墓出土。灯为凤凰形,雌雄一对[1]。又合浦风门岭26号墓随葬物铜池塘中有动物模型凤鸟4只,大小形态相同,作站立状,低首翘尾,头上有翎,身上羽毛刻划细致生动[2]—78。二者的出土有重要意义。其一,合浦汉墓出土的凤凰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是年前科技环保的产物。灯形为凤鸟双足并立,作扭头回望状,颈部为双层套管(可上下调节高度),背部放置有手柄的灯盘,咀衔喇叭形灯罩。其结构特点是利用科学原理,让蜡烛燃烧所产生的烛烟由灯罩纳入颈部的铜管导入盛水的腹腔,经溶解后由尾部排出,具有防止空气污染的环保功能。同时造型庄重大方,灯身通体鏨刻羽毛纹,精致华丽,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汉代水禽衔鱼釭铜灯

目前全国仅发现一对,为国家一级文物。而同样具有环保功能的汉代铜灯还有不少。如:陕西省神木县塔店村出土的:水禽昂首回望,咀衔鱼形灯罩,颈部由两条铜管相套构成[3]—;山西朔县西汉墓出土彩绘雁鱼铜灯与此类似(水禽变为雁)[3]—;江苏邗县长甘泉东汉墓出土错银铜牛灯:牛背放置灯体,灯罩有铜管通入牛头[3]—;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铜灯(图2):宫女左手持灯座,右手提灯罩,右手臂内装有铜管[3]—,等等,烛烟皆由灯罩经管道纳入腹内水中,与铜凤灯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长信宫灯乃西汉早期窦太后(汉景帝之母)居所长信宫之物,早于合浦的铜凤灯。可见后者是由中原传来。

长信侯宫灯

其二,铜凤灯和凤鸟模型见证了青铜文化的南传和新生。我们知道,青铜器起源于中原,是夏商周王朝的祭祀礼器。其代表纹饰饕餮纹秘而狰狞。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所经历的那个血与火的野蛮年代的产物。早期粗制草创,纹饰简陋,进入成熟期(殷商后期至周成康昭穆之世)风格显得厚重、沉雄和神秘。以饕餮纹来说,在狰狞、威吓而神秘中积淀有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因而最有历史与审美价值。其后形制趋向简便,刻镂逐渐肤浅,神秘色彩减褪,饕餮纹失去权威,降为附庸。

合浦汉墓出土汉代铜牛韩建摄

从战国至两汉,由于经历了新旧会体制和思想的巨大变化,旧有的宗教观念衰落,人间生活和花鸟鱼虫逐渐成为青铜器纹饰的普遍题材。器形由厚重走向轻灵,造型由庄严走向奇巧,手法由象征走向写实,给人亲切和美的享受。青铜器艺术由此获得新生。大约在商末周初,青铜器传入西江地区。至汉代我国南方“兴起了一种錾刻花纹工艺,在薄胎青铜器上用坚硬而精细的金属工具,錾凿镂刻出繁缛精致的几何纹样和动植物图案,使器皿显得特别精美华丽”。

合浦汉墓出土弦纹铺首衔环熊足铜樽(东汉晚期)韩建摄

这类青铜器主要集中发现于广西东南部地区,尤以合浦、贵港、梧州三地最多[4]—。合浦汉墓铜凤灯不但造型匀称生动,纹饰细致精雅,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是其中有代表性精品。年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会标到日本、加拿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比利士、荷兰和墨西哥等七国巡回展出(合浦汉墓文物还有铜仓、提梁铜壶、龙首羽纹铜魁等四件入选)。

合浦汉墓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羽纹系敛小铜扁壶选自《合浦汉墓博物馆文物精品图》

其三,凤鸟形象蕴含丰富的远古华夏文化意蕴。由于粮食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照射,远古先民形成了太阳神崇拜。如半坡期和马厂期的彩陶拟日纹,便是太阳神崇拜的反反映。由于飞鸟与太阳都在天空飞行,先民便以为太阳是由飞鸟背包负飞行的。《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每天的太阳是由金鸟轮流背负出入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类型均有鸟纹。

仰韶文化彩陶金鸟负日图

仰韶文化有金鸟负日图、东汉石刻有日鸟图(图3)[6]—。红山文化出土有玉三足鸟。汉代《淮南子·精神训》称“月中有踆鸟”,踆(蹲)鸟即三足鸟,视为生命神灵。《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称其远祖为“鸟”,且“以鸟名官”(以各种鸟名称历法官员),可见它是远古东方一个以鸟为图腾、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的部落集团。

甲骨文凤、风同字,乃天帝使者。《山海经》载帝俊(天帝)“使四鸟”,四鸟即四季之神。由于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又是玄鸟(燕子)飞来飞去之时,于是先民认为:春天来临,玄鸟从天帝那里带来万物生命的种子。《说文·乙部》释“乙”(玄鸟即燕子)引《明堂月令》称:“乙春分来,秋分去,开生之候鸟也。”《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本纪》载:商人的祖先契乃是简狄“见玄鸟堕其卵”,取而吞之怀孕而生的。西周铜器铭文中有“玄鸟”。汉人以苍龙、朱雀、白虎和玄武(四象)配东南西北(四宫),分别为四方和四季之神,称朱雀为“朱鸟”,配南宫,辖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根据古代星名的考证:柳宿八星又名咮,意为鸟口,星宿七星为鸟颈,张宿六星为鸟嗉,翼宿二十二星为鸟翅,由此众星构成一个展翅膀飞翔的大鸟形象[6]—。《尚书???尧典》说:“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意谓:一年中昼夜长度相等的那一天,星鸟就会在黄昏时出现在南中天,可用这个星象校正春分。

据合浦博物馆介绍:北插江盐堆汉墓出土有三足铜盘,盘面錾刻双凤、双犬、朱雀、玄武(乌龟)等,显然是展示人死后灵魂升天的情景:朱雀、玄武乃是夏季神和冬季神,双犬镇守天门,其中的凤鸟(还有黄泥岗1号汉墓铜仓四壁画面的凤鸟),乃是天帝使者。可见合浦汉墓的凤鸟正是上承远古华夏凤鸟图纹而来,意蕴深远。

注:[1]图片见吴传钧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年。[2]广西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编著:《合浦风门岭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年。[3]韩建武主编:《神秘瑰丽的青铜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年。[4]《中国文物鉴赏辞典》,桂林:漓江出版社,年。[5]蒋廷瑜、彭书琳:《汉代合浦及其海上交通的几个问题》,广州:《岭南文史》年增刊。[6]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

备注:作者系华南师范大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