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甘肃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你一定熟悉晏几道在《临江仙》一词中的两句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词也被后人当作一个谜面,打二字。谜底就是“天然”二字。没错,此二句给人多重美感:第一重感觉就是意境浑然天成。落花、微雨、飞燕是春天特有的物象,但孤独的人也毫不违和地融合到春景中,成为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重感觉就是画面优美和谐,落花与微雨所营造的如梦似幻画面,充满诗情画意。“独”与“双”形成的矛盾对立被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中,既柔和又优婉。第三重感觉就是情感沉郁无端。词句中用燕之双飞衬托人之孤独,使人感到了一种忧伤愁怅的气息渐渐弥漫了整个空间,挥之不去。第四重感觉就是辞采淡雅清新,晏几道的这首《临江仙》实际上追忆的是他与歌妓小苹的艳遇既而产生爱情,最终离散的情事。其中不乏作者香艳的想象,但词作没有绮靡浓丽的藻饰,却显得很是清新婉美,清淡高雅。此二句被杨万里评为“好色而不淫”之句,可见其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不过,你可能很少了解到,这两句最先是以沧海遗珠的姿态躺在五代文人翁宏的《残春》一詩中的,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翁宏《春残》)后才以合浦珠还的姿态出现在晏几道《临江仙》一词中,由此此二句境遇大改。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可以这么评价,晏几道就是这两佳句的伯乐,没有他这么厚颜的操作,我们今天也就读不到那么自然清新的词句了。当然这种直接拿别人的佳句来用的现象在古代文坛司空见惯。这种操作手法有一个好听的说法叫化用,有些化用比较讲究技巧。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当然还有更含蓄地化用手法,此不多言。有些就比较粗暴,直接拿来就用了。比如晏殊这首词。此类最有名的化用当属曹操的《短歌行》一诗,连用了两首《诗经》中的诗歌,且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浑化无迹,仿佛就是曹公自己创作的诗句一样,化用之妙令人叹服。当然还有更凶残的做法就是抢了,且抢不成就要你的命,看你怕不怕。当然这就不是化用了,此不赘言。那么都是相同的句子,为什么在翁宏诗里就被埋没了,而到了晏几道的词里就大放异彩呢?笔者认为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翁宏的才名没有晏几道高,今天我们知道晏几道是谁,却不知道翁宏是谁。二是二人的身份环境不同。晏几道是宰相之子,尽管仕途不顺,但不缺才名也不缺出名的机会,也不缺怜惜他才华的人。翁宏有史料说是桂林人,长期生活在两广地区,这一带在当时并非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留诗也不过三首,也没有什么影响。(不过据其友廖融有诗说他曾出示过一百首诗,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而晏几道处身京城,其词在上流社会的传唱度还是挺高的。三是人们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