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变法图强的皇帝不少,这其中最能折腾的,当属间于两汉之间的新朝皇帝王莽。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新”。此后,打着“托古改制”的旗号,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对田制、币制、官制、官名、地名等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大革新。 这些政策多属于天马行空的空想,难以接地气,百姓未得其利,先受其害,兼且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激起了贵族和平民的强烈不满,篡位前积攒的人气很快被败完。以至于新莽政权立国仅仅十五年,就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轰然倒台。 地名改革对新莽政权的覆灭贡献不小。王莽对地名的改革始于成为“假皇帝”的元始五年(5年),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将全国一百多个郡的郡名几乎改了个遍,一千五百多个县的县名也改了一大半。登基当年将都城长安改名为常安,对王莽来说实属基操,无需大惊小怪。实在是王莽的地名改革,奇葩之处实在是太多了: 1、给东、西两都添加保护层。长安方面,改京兆尹为京兆郡的同时,以三辅为基础,京尉郡、师尉郡、翊尉郡、光尉郡、扶尉郡、列尉郡,这六大尉郡,将京兆郡牢牢地保护起来。东都洛阳方面,改河南郡为保忠信卿,并分原河南郡东部析置祈队郡,改弘农郡为右队郡,改颍川郡为左队郡,改河东郡为兆队郡,改河内郡为后队郡,改南阳郡为前队郡,以六队郡护卫保忠信卿。 2、善于使用反义词。沛郡的符离县改称为符合县,会稽郡的无锡县改称为有锡县,不知道改名后无锡有没有产出锡来。 3、将一地的地名改掉,而后将原名挪给临近的另一个同级行政区使用。将张掖郡改名为设屏郡,又将一旁的武威郡改为张掖郡;改济南郡为乐安郡,又将齐郡改为济南郡;将河间国的乐成县改为陆信县,又将同郡的弓高县改为乐成县。这种迷之操作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4、许是王莽对某些字有所避讳,所以大规模更改带这些字的地名。汉朝作为前朝,“汉”这个字自然不能出现在地名中,故而所有“汉”都被人为抹掉了,很多被改成“新”;“陵”和“临”也都在修改名单中,譬如霸陵改为水章;杜陵改为饶安,“临”字则常用“监”代替。其他在这个名单中的还有“襄”字等。 5、将大量单字县改为双字县。 6、改名相当随意。对于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名称来说,大规模更改一次,已经够折腾了,然而王莽却对此相当无所谓,很多地名一改再改,有的地名甚至一年间改了五次,最后又改还到原来的。 这种无底线的操作,使得新莽时期的地名慌乱不堪,官吏和百姓根本记不住新名,所以每次颁发诏书和公文,都需要在新名后备注旧名。此举不但影响效率,造成行政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令官民深恶痛绝,心理上极端抗拒。于是乎,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顺应民意,又将地名通通改了回去。 史学大家,与《史记》并称前四史的《汉书》作者班固,是另一个被王莽地名改革坑苦的群体代表。《地理志》是专门梳理地理沿革的志书,按照修史的原则,必须要将一个地方的地理沿革、地名变化写清楚。《汉书》作为《地理志》的首创者,更是需要将沿革交待明白。然而王莽实在是太会折腾了,为此班固前后足足标注了八九百处,令他的工作量几乎翻了一倍。 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目前最权威的中国历史地图专著,惜乎其中并没有收录新莽时期奇葩的全国政区图。故以谭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卷》为底图,参考谭老的《新莽职方考》和《汉书地理志》,制作新莽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共各位参详。 注:1、由于被更改的地名太多,底图上放不下,故图上仅收录郡一级地名的变更。2、县级地名附在地图下面,前为西汉原地名——后为王莽更改的地名。 雍州: 凉州所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辅,被重新划分成京兆郡和京尉郡、师尉郡、翊尉郡、光尉郡、扶尉郡、列尉郡七郡,并入雍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改隶雍州,析天水郡置阿阳郡,又在金城郡以西的青海湖周边拓地新设西海郡,合计辖18郡。 京兆尹:辖12县 长安——常安;船司空——船利;华阴——华坛;霸陵——水章;杜陵——饶安。 左冯翊:辖24县 高陵——千春;栎阳——师亭;翟道——涣;夏阳——冀亭;衙——达昌;粟邑——粟城;谷口——谷喙;鄜——修令;临晋——监晋;重泉——调泉;武城——桓城;沈阳——制昌;褱德——德驩;徵——汜爱;万年——异赤;长陵——长平;阳陵——渭阳。 右扶风:辖21县 渭城——京城;槐里——槐治;郁夷——郁平;漆——漆治;隃麋——扶亭;杜阳——通杜;好畤——好邑;安陵——嘉平;茂陵——宣城;平陵——广利;武功——新光。 陇西郡:改厌戎郡,辖11县 狄道——操虏;氐道——亭道;予道——德道;大夏——顺夏;襄武——相桓;临洮——西治。 金城郡:辖13县 允吾——修远;浩亹——兴武;令居——罕虏;金城——金屏;白石——顺砾;允街——修远;临羌——监羌。 天水郡:改填戎郡,北部析置阿阳郡,辖16县 平襄——平相;戎邑道——填戎亭;望垣——望亭;冀——冀治;勇士——纪德;清水——识睦;兰干——兰盾。 武威郡:改张掖郡,辖10县 休屠——晏然;揟次——播德;扑褱刂——敷虏;苍松——射楚。 张掖郡:改设屏郡,辖10县 觻得——官式;昭武——渠武;删丹——贯虏;氐池——否武;屋兰——传武;日勒——勒治;骊靬——揭虏;番和——罗虏;居延——居成。 酒泉郡:改辅平郡,辖9县 禄福——显德;表是——载武;乐涫——乐亭;玉门——辅平亭;会水——萧武;乾齐——测虏。 敦煌郡:改敦德郡,辖6县 敦煌——敦德;广至——广桓。 安定郡:辖21县 高平——铺睦;抚夷——抚宁;临泾——监泾;乌氏——乌亭;三水——广延亭;安武——安桓;祖厉——乡礼;月氏道——月顺。 北地郡:改威成郡,辖19县 灵武——威成亭;富平——特武;灵州——令周;除道——通道;五街——吾街;略畔道——延年道;泥阳——泥阴;郁郅——功著;义渠道——义沟;廉——西河亭。 豫州: 原司隶部弘农郡、河南郡两郡并入,析汝南郡置赏都郡,析沛郡置延城郡,析河南郡置祈队郡,共计辖9郡。 河南郡:改保忠信卿,东部析置祈队郡,辖24县 雒阳——义阳;偃师——师成;平——治平;阳武——阳桓;缑氏——中亭;原武——原桓;苑陵——左亭。 弘农郡:改右队郡,辖11县 弘农——昌富;陕——黄眉;黾池——陕亭;析——君亭。 颍川郡:改左队郡,辖21县 阳翟——颍川;定陵——定城;襄城——相城;傿陵——左亭;临颍——监颍;周承休——嘉美。 汝南郡:改汝坟郡,东部析置赏都郡,辖37县 阳城——新安;安成——至成;细阳——乐庆;宜春——宣孱;女阴——汝坟;新蔡——新迁;新息——新德;慎——慎治;西平——新亭;浸——闰治;西华——华望;长平——长正;宜禄——赏都亭;新郪——新延;归德——归惠;新阳——新明;安昌——始成;安阳——均夏;博阳——乐家;成阳——新利。 沛郡:改吾符郡,西部析置延城郡,辖37县 相——吾符亭;竹——笃亭;广戚——力聚;丰——吾丰;郸——单城;谯——延成亭;蕲——蕲城;工虫——贡;辄与——华乐;符离——符合;夏丘——归思;汶——肴成;芒——传治;城父——思善;建平——田平;酂——赞治;栗——成富;扶阳——合治;平阿——平宁;祁乡——会谷。 梁国:改陈定郡,辖8县 砀——节砀;甾——嘉谷;杼秋——予秋;蒙——蒙思;已氏——已善;虞——陈定亭;下邑——下洽。 并州: 朔方刺史部并入(除北地郡),太原郡、上党郡改属冀州,合计辖8郡。 上郡:改增山郡,辖23县 阳周——上陵畴;浅水——广信;京室——积粟;洛都——卑顺;白土——黄土;襄洛——上党亭;漆垣——漆墙;奢延——奢节;推邪——排邪;桢林——桢幹;高望——坚甯;高奴——利平;宜都——坚宁小邑。 西河郡:改归新郡,辖36县 富昌——富成;平定——阴平亭;乐街——截虏;徒经——廉耻;大成——好成;广田——广翰;圜阴——方阴;益阑——香阑;宣武——讨貉;武车——桓车;饶——饶衍;方利——广德;隰成——慈平亭;临水——监水;西都——五原亭;阴山——山宁;觬是——伏觬;博陵——助桓。 朔方郡:改沟搜郡,辖10县 朔方——武符;临河——监河;窳浑——极武;渠搜——沟搜;沃野——绥武;广牧——盐官;临戎——推武。 五原郡:改获降郡,辖16县 九原——成平;固陵——固调;五源——填河亭;临沃——振武;文国——繁聚;南兴——南利;武都——桓都;曼柏——延柏;成宜——艾虏;稒阳——固阴;西安阳——鄣安。 云中郡:改受降郡,辖11县 云中——远服;咸阳——贲武;桢陵——桢陆;沙陵——希恩;武泉——顺泉;阳寿——常得。 定襄郡:改得降郡,辖12县 桐过——椅桐;都武——通德;武进——伐蛮;武皋——永武;骆——遮要;定陶——迎符;武城——桓就;武要——厌胡;定襄——著武;复陆——闻武。 雁门郡:改填狄郡,辖14县 善无——阴馆;沃阳——敬阳;繁畤——当要;中陵——遮害;武泉——富代;武州——桓州;剧阳——善阳;崞——崞张;平城——平顺;埒——填狄亭;马邑——章昭;强阴——伏阴。 代郡:改厌狄郡,辖18县 桑乾——安德;道人——道仁;班氏——班副;狋氏——狋聚;平邑——平胡;东安阳——竟安;平舒——平葆;代——厌狄亭;广昌——广屏;卤城——鲁盾。 幽州 以西汉幽州为辖境,辖10郡。 涿郡:改垣翰郡,辖29县 逎——逎屏;范阳——顺阴;容城——深泽;鄚——言符;高阳——高亭;安平——广望亭;樊舆——握符;成——宜家;良乡——广阳;利乡——章符;益昌——有袟;阳乡——章武;西乡——移风;武垣——垣翰亭;阿陵——阿陆;高郭——广堤。 勃海郡:改迎河郡,辖26县 浮阳——浮城;阜城——吾城;南皮——迎河亭;章武——桓章;中邑——检阴;高乐——为乡;成平——泽亭;临乐——乐亭;修市——居宁。 上谷郡:改朔调郡,辖15县 沮阳——沮阴;泉上——塞泉;潘——树武;夷舆——朔调亭;宁——博康;昌平——长昌;广宁——广康;涿鹿——抪陆;且居——久居;茹——谷武;女祁——祁;下落——下忠。 渔阳郡:改通路郡,辖12县 渔阳——得渔;狐奴——举符;路——通路亭;泉州——泉调;厗奚——敦德;犷平——平犷;要阳——要术;滑盐——匡德。 右北平郡:改北顺郡,辖16县 延陵——铺武;俊靡——俊麻;薋——裒睦;徐无——北顺亭;白狼——伏狄;夕阳——夕阴;昌城——淑武;骊成——揭石;广成——平虏;聚阳——笃睦;平明——平阳。 辽西郡:辖14县 且虑——鉏虑;令支——令氏亭;肥如——肥而;宾从——勉武;交黎——禽虏;徒河——河福;文成——言虏;临渝——冯德;絫——选武。 辽东郡:辖18县 襄平——昌平;昌平——长说;辽队——顺睦;辽阳——辽阴;武次——桓次;西安平——北安平;文——文亭。 玄菟郡:改下句骊郡,辖3县 上殷台——下殷;西盖马——玄菟亭。 乐浪郡:改乐鲜郡,辖25县 浿水——乐鲜亭;增地——增土;海冥——海桓。 广阳国:改广有郡,辖4县 蓟——伐戎;阴乡——阴顺。 冀州: 原司隶部河东郡、河内郡,原并州太原郡、上党郡四郡并入,析巨鹿郡置和成郡,合计辖15郡。 河东郡:改兆队郡,辖24县 安邑——河东;大阳——勤田;蒲反——蒲城;左邑——兆亭;皮氏——延平;平阳——香平;襄陵——幹昌;彘——黄城;杨——年亭;北屈——朕北。 河内郡:改后队郡,辖18县 怀——河内;河阳——河亭;朝歌——雅歌;野王——平野。 太原郡:辖21县 界休——界美;榆次——太原亭;于离——于合;兹氏——兹同;狼孟——狼调;平陶——多穰;京陵——致城;大陵——大宁;祁——示;阳邑——繁穰;广武——信桓。 上党郡:辖14县 襄垣——上党亭;谷远——谷近。 魏郡:改魏城郡,辖18县 斥丘——利丘;魏——魏城亭;黎阳——黎蒸;即裴——即是;平恩——延平;武安——桓安。 巨鹿郡:北部析置和成郡,辖20县 南——富平;象氏——宁昌;宋子——宜子;杨氏——功陆;郻——秦聚;新市——市乐;历乡——历聚。 常山郡:改井关郡,辖18县 元氏——井关亭;上曲阳——常山亭;九门——久门;房子——多子;中丘——直聚;鄗——禾成亭;乐阳——畅苗;平台——顺台;都乡——分乡;南行唐——延亿。 清河郡:改平河郡,辖14县 灵——播亭;厝——厝治;鄃——善陆;东阳——胥陵;复阳——乐岁。 赵国:改桓亭郡,辖4县 柏人——寿仁。 广平国(图上为广平郡):改富昌郡,辖16县 列人——列治;曲周——直周;曲梁——直梁;广年——富昌。 真定国:改真定郡,辖4县 真定——思治;稾城——稾实;绵曼——绵延。 中山国:改常山郡,辖14县 北平——善和;北新成——朔平;唐——和亲;深泽——翼和;苦陉——北陉;安国——兴睦;曲逆——顺平;望都——顺调;安险——宁险。 信都国:改新博郡,辖17县 信都——新博亭;历——历宁;辟阳——乐信;南宫——序下;下博——闰博;武邑——顺桓;观津——朔定亭;乐乡——乐丘;桃——桓分;东昌——田昌;修——修治。 河间国:改朔定郡,辖4县 乐成——陆信;武隧——桓隧;弓高——乐成。 兖州: 以西汉兖州为辖境,析东郡置寿良郡,辖9郡。 东郡:改治亭郡,东部析置寿良郡,辖22县 濮阳——治亭;观——观治;顿丘——顺丘;发干——戢楯;范——建睦;茬平——功崇;东武阳——武昌;博平——加睦;黎——黎治;清——清治;离狐——瑞狐;临邑——谷城亭。 陈留郡:辖17县 宁陵——康善;东昏——东明;襄邑——襄平;长罗——惠泽;傿——顺通;长垣——长固;济阳——济前。 山阳郡:改巨野郡,辖23县 南平阳——黾平;成武——成安;湖陵——湖陆;橐——高平;单父——利父;城都——城谷;爰戚——戚亭;郜成——告成;栗乡——足亭。 济阴郡(图上为定陶国):改济平郡,辖9县 冤句——济平亭;吕都——祈都;鄄城——鄄良;秺——万岁。 泰山郡:辖24县 刚——柔;南武阳——桓宣;蒙阴——蒙恩;华——翼阴;宁阳——宁顺;桃山——裒鲁;桃乡——鄣亭。 城阳国:改莒陵郡,辖4县 莒——莒陵;虑——著善。 淮阳国:改新平郡,辖9县 陈——陈陵;苦——赖陵。 东平国:改有盐郡,辖7县 无盐——有盐亭;任城——延就亭;富城——成富;诗亭——顺父。 青州 以西汉青州为辖境,析北海郡置翼平郡,析东莱郡置夙夜郡,辖11郡。 平原郡:改河平郡,辖19县 鬲——河平亭;羽——羽贞;般——分明;乐陵——美阳;祝阿——安成;瑗——东顺亭;漯阴——翼成;朸——张乡;富平——乐安亭;合阳——宜乡;龙额——清乡。 千乘郡:改建信郡,辖15县 东邹——延亭;平安——鸿睦;蓼城——施武;狄——利居;繁安——瓦亭;高宛——常乡。 济南郡:改乐安郡,辖14县 台——台治;於陵——於陆;般阳——济南亭;朝阳——修治;猇——利成。 齐郡:改济南郡,辖12县 临淄——齐陵;利——利治;西安——东宁;临朐——监朐;北乡——禺聚。 北海郡:北部析置翼平郡,辖26县 营陵——北海亭;剧魁——上符;安丘——诛郅;瓡——道德;益——探阳;平望——所聚;柳泉——弘睦;寿光——翼平亭;乐都——拔垄;成乡——石乐。 东莱郡:东部析置夙夜郡,辖17县 掖——掖通;平度——利卢;黄——意母;临朐——监朐;牟平——望利;东牟——弘德;昌阳——夙敬亭;不夜——夙夜;当利——东莱亭;阳乐——延乐;阳石——识命。 甾川国:改甾川郡,辖3县 剧——俞。 胶东国:改郁秩郡,辖8县 即墨——即善;壮武——晓武;邹卢——始斯。 高密国:改高密郡,辖5县 高密——章牟;石泉——养信;夷安——原亭;成乡——顺成。 徐州 以西汉徐州为辖境,辖7郡。 琅邪郡:改填夷郡,辖51县 东武——祥善;诸——诸并;姑幕——季睦;临原——填夷亭;柜——祓同;邞——纯德;皋虞——盈庐;横——令丘;魏其——青泉;椑——识命;即来——盛睦;武乡——顺理;驷望——泠乡;安丘——宁乡;高陵——蒲陆;临安——诚信。 东海郡:改沂平郡,辖38县 兰陵——兰东;襄贲——章信;下邳——闰俭;良成——承翰;平曲——平端;开阳——厌虏;费——顺从;海曲——东海亭;兰祺——溥睦;缯——缯治;即丘——就信;祝其——犹亭;厚丘——祝其亭;东安——业亭;合乡——合聚;承——承治;建阳——建力;曲阳——从羊;司吾——息吾;平曲——端平;郚乡——徐亭;武阳——弘亭;新阳——博聚;建陵——付亭;昌虑——虑聚。 临淮郡:改淮平郡,辖29县 徐——徐调;淮浦——淮敬;盱眙——武匡;厹犹——秉义;僮——成信;射阳——监淮亭;睢陵——睢陆;淮阴——嘉信;淮陵——淮陆;下相——从德;富陵——■虏;武乡——著信;西平——永聚;高平——成丘;开陵——成乡;广平——平宁;兰阳——建节;襄平——相平;海陵——亭间;舆——美德。 鲁国:改鲁郡,辖6县 汶阳——汶亭;驺——驺亭。 楚国:改和乐郡,辖7县 梧——吾治;傅阳——辅阳;武原——和乐亭;甾丘——善丘。 泗水国:改水顺郡,辖3县 淩——生夌;泗阳——淮平亭;于——于屏。 广陵国:改江平郡,辖4县 广陵——安定;平安——杜乡。 扬州 以西汉扬州为辖境,辖6郡。 庐江郡:辖12县 舒——昆乡;襄安——庐江亭;松兹——诵善。 九江郡:改延平郡,辖15县 成德——平阿;阴陵——阴陆;历阳——明义;当涂——山聚;钟离——蚕富;东城——武城;博乡——扬陆;曲阳——延平亭;阜陵——阜陆。 会稽郡:辖26县 吴——泰德;曲阿——风美;乌伤——乌孝;毗陵——毗坛;馀暨——馀衍;诸暨——疏虏;无锡——有锡;娄——娄治;上虞——会稽;海盐——展武;剡——尽忠;大末——末治;馀杭——进睦;鄞——谨;钱唐——泉亭;鄮——海治;富春——诛岁。 丹扬郡:辖17县 宛陵——无宛;江乘——相武;秣陵——宣亭;故鄣——候望;黝——愬虏。 豫章郡:改九江郡,辖18县 南昌——宜善;庐陵——桓亭;鄱阳——乡亭;历陵——蒲亭;馀汗——治干;柴桑——九江亭;艾——治翰;新淦——偶亭;建成——多聚;宜春——修晓;海昏——宜生;鄡阳——预章;安平——安宁。 六安国:改安风郡,辖5县 安丰——美丰;安风——安风亭。 荆州: 以西汉荆州为辖境,辖7郡。 南阳郡:改前队郡,辖36县 宛——南阳;杜衍——闰衍;酂——南庚;涅阳——前亭;堵阳——阳城;筑阳——宜禾;穰——农穰;平氏——平善;朝阳——厉信;新都——新林;红阳——红俞;博望——宜乐。 南郡:改南顺郡,辖18县 江陵——江陆;夷陵——居利;郢——郢亭;襄阳——相阳;编——南顺;夷道——江南;州陵——江夏;高成——言程。 江夏郡:辖14县 西陵——江阳;郧乡——守平;西阳——襄非;下雉——闰光;钟武——当利。 桂阳郡:改南平郡,辖11县 郴——宣风;临武——大武;便——便屏;耒阳——南平亭;阳山——除虏;浈阳——基武。 武陵郡:改建平郡,辖13县 孱陵——孱陆;临沅——监元;沅陵——沅陆;迁陵——迁陆;辰阳——会亭;义陵——建平。 零陵郡:改九疑郡,辖10县 营道——九疑亭;冷道——泠陵;泉陵——溥闰;洮阳——洮治;钟武——钟桓。 长沙国:改填蛮郡,辖13县 临湘——抚睦;下隽——闰隽;荼陵——声乡;安成——思成。 益州 以西汉益州为辖境,辖9郡。 汉中郡:改新成郡,辖12县 钖——钖治。 广汉郡:改就都郡,辖13县 梓潼——子同;汁方——美信;涪——统睦;雒——吾雒;广汉——广信;甸氐道——美信;阴平道——摧虏。 蜀郡:改导江郡,辖15县 广都——就都亭;临邛——监邛;江原——邛原;严道——严治;蚕陵——步昌。 犍为郡:改西顺郡,辖12县 豦道——僰治;武阳——戢成;符——符信;汉阳——新通;存阝马阝——孱马阝。 越巂郡:改集巂郡,辖15县 无。 益州郡:改就新郡,辖24县 毋棳——有棳;胜休——胜豦。 牂柯郡:改同亭郡,辖17县 毋敛——有敛;夜郎——同亭;句町——从化。 巴郡:辖11县 临江——监江;安汉——安新;涪陵——巴亭。 武都郡:改乐平郡,辖9县 武都——循虏;故道——善治;河池——乐平亭;下辨道——杨德。 交州 以西汉交阯刺史部为辖区,辖7郡。 南海郡:辖6县 揭阳——南海亭。 郁林郡:改郁平郡,辖12县 潭中——中潭;临尘——监尘。 苍梧郡:改新广郡,辖10县 广信——广信亭;临贺——大贺;猛陵——猛陆。 交趾郡:辖10县 无。 合浦郡:辖5县 合浦——桓亭;临允——大允。 九真郡:辖5县 胥浦——驩成;无编——九真亭。 日南郡:辖5县 西卷——日南亭。 参考书目: 《汉书》:班固 《新莽职方考》: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