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pf/a_4580338.html

▲明代名臣陈省

陈省(—),福建长乐人,字孔震,号幼溪。南阳江田陈氏始祖泰公二十三世裔孙。其先祖文海公从江田迁居古槐上舍,父大濩公从古槐迁长乐县城东隅。

  陈省,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安抚东阳饥民,平息义乌矿盗,政绩显著。嘉靖四十—年(),升任山西道御史,后巡按山海关。嘉靖四十四年(),巡按湖广。时明世宗欲费资亿万南巡,首相徐阶多次苦谏均未采纳。正当朝政危难之际,陈省上疏切谏,世宗览疏心动,对大臣们说:“御史言是”遂罢南巡之议。首相徐阶感叹不已说:“真乃一言回天也”。

  翌年,穆宗嗣位,陈省弹劾尚书霍冀、工官徐杲等人“为迎合先帝,费天下财力,当治罪。”穆宗处罚二人。太监张方占民田为皇庄,经陈省劾奏,庄田收为公有,制止横敛十三万金。隆庆元年()辽王宪火节、楚王世子常冷横行不法,陈省劾奏,穆宗将二人囚禁,次年,任京畿学政,改大理寺少卿,后升任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隆庆六年()奉召入京,任右佥都御史。后改右副都御史,先后巡抚陕西、湖广,提督军务,任内裁撤文武冗员,上二十八疏,以功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名相徐阶、张居正十分器重陈省,称其为官清正,敢于直谏,万历十―年(),陈省因与张居正牵连而罢官。

  明末首辅叶向高曾这样评说:张居正任用陈省,是有爱乡私心的,这是楚人的幸运;而陈省被张居正重用,是他本人的不幸,以陈省的才干器识,即使不遇张居正,也能青云直上,自致云霄,陈省因张居正而罢官是国之不幸,可谓“惟公惠楚,惟楚累公,于公何伤,国失栋梁”。陈省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修复后的陈省故居(长乐司马第)

长乐“观察第”和“司马第”

陈省是嘉靖进士,历任金华府推官,山西道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以才干为大学士张居正所器重,人尊之为少司马,其府第就称为“司马第”。陈省的《江田赋》《古槐赋》《吴航赋》,堪称三绝,是长乐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重要见证。

《吴航赋》

客自古槐归,告主人曰:“古槐山川形胜,洵如足下所详矣。然足下非生于古槐,而迁于吴航者乎?昔人歌绵之什矣,其辞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歌有声矣。’其辞曰:‘作邑于丰,宅是镐京。’古槐者,固贵宗之沮漆也,吴航者,其贵宗之丰镐乎?且古槐为都鄙,吴航为邑治,详此遗彼,巩亦未备”。

主人避席而言曰:“昔人赋三都,则缔思十稔,赋两京,则十年乃成。予以衰老之龄,愧张、左之英,不量力而赋古槐,乘闻见以集并,虽不娴于辞,亦已惫予精,安能复执吴航之役,组绘以饫吾子之听?虽然,古槐,吾祖宗之渊源在焉,吴航,先司马之精神寄焉,敢不略陈其大观,而粗叙其一二?

忆自肃皇之乙卯,岛夷煽祸于沧溟,先司马因氛祲而避地,余奉杖屦以入城。越已未而寇复至,人议徙而走郡,先司马虑先去之为民望,力赑屃而独奋。躬乘城,立睥睨,散金钱,出醪糒,士夫于是同心,卒伍为之尽瘁。倭奴倏尔宵逃,金汤屹然雄视。使先司马而常在新宁、兹城几何而不坠?于航为有功,岂一家之为备?

然仍僦居以栖迟,阅数岁而始考卜,结棼撩于东门,即今所居之敝屋。坐三台与芝山,亦南向于鳌麓。蕃椒条而丛芝兰,循肇基而聚族。余徼天幸于此中,驰君命于王国,既挂冠于夏门,奉甘旨于家食。每从故老而采风,纵观山川而省域。凡邑中有创造,覃捐资以助力。既补弊而鼎新,或复古而举废。以此建置之原由,风土之大势,可指撑而俱陈,不循轶而悉计。请以应子之咨诹,敢顾芜言之匪丽。

逖溯上元(唐年号)之初,实置兹邑之秋,由新宁而移此,据海国之上流。自武德有长乐之号,又旧呼曰吴航头。或传夫差于此而略地(旧志)。或传夫差于此而造舟(新志)。经史虽所不载,相传夫岂无由?元和既省(元和三年,省长乐人福唐县)而再建(五年复豈)。天福更名(晋天福间,伪闽改闽县为长乐为安昌)而旋易(次年复名长乐)。宋、元凭乎旧称,皇明亦因夙昔。

以其山岳,于后则六平之山,乃邑之主,连三台带首石(三台在六平左,右则首石),并巍峨而比尊,引两翼而为辅。于前则衔六鳌,瞰五马,岰岊芬菖,丰蔚广野。恍几案兮可凭,更逶迤兮高下。于左则芝山之秀。隐隐东偏,含雉堞而蔓衍,接六平而勾连。于右则南山崒律,钵盂相倚(钵孟山名),阴树郁其蓊葱,浮屠屹乎高峙。又有金鸡、龟息(俱山名,在县北十里)、金斗、龙台(俱山名)或峮嶙衍郁??之脉,或屹??起阛阓之隈,或外列都邑之保障(六平、首石俱在城外之北,六鳌、五马在城外之南,金鸡、龟息在城外之北,龙台在城外之西北),或内拱井里之奇观。芝房菌蠢其上(南山、芝山皆产芝),玉液洞出其间。

于是川渎则有观音、资圣(观音溪在县东、资圣溪在县北)、铁炉、九溪(俱在东门外),发源诸山之上,分注??窞峦之涯。循垠赚以涾??激磈嵬以涟漪。

有自北而入港(资圣),有经东而充潮。接??澳兮西溉,迸枝岐兮南漂(铁炉、九溪)。道洄沿而衍派,势浻澋而通桥(观音溪通太平、水宁二桥入江。六平山水通下橹桥达水关人港。资圣溪通资圣、阜民桥,会下橹桥。铁炉由新桥达普照侨)。乃衙里、杨(俱在西隅)、义(在射圃内)之井,太史(在县西金斗山下,太史周元饮此)、新(在城隍庙下)、义(在县东二里)之泉。胥山川之余润,均民食之所关。

又有河头(以下皆浦名)、柿浦、官庄,以及厚德、天王(五浦在城外之西南),乃溉田之别浦,亦溜海而汪洋。其城郭则创于弘治之三载(知县潘府创),辟于嘉靖之中年(嘉靖癸丑,巡抚上忏、巡按赵孔昭请坡长乐。遂发帑金万三干余缗,檄知县詹莱董其役)。创则开四门(东六平,西双江,南十洋,北首石)以出入,辟则加平政于西偏(西南门日平政)。又肇锡以嘉名(东曰镇海,西曰清江,南曰阳春,北曰拱极),皆令尹詹莱之亲镌。

洎己未之被倭,祲三晨而不蠲(倭攻城三日),故先君之死守,令保障之依然。嗣是而后,规制愈全。造敌台以爬远(知县藏时望造),浚沟洫以潆旋。迄年久而就圮,发公帑(直指刘公应龙)而肇修。予助金(以陈永寿名助金四百余两)与舍地(舍近城田广三丈,纵七十余丈),亦桑梓之是谋。洼于风雨者复完,凹于淤斥者再起。既增于上,又固乎趾。障隧??,重轑纚之,关扃加其缜密,谯橹壮其雄视。涂以皙饰,尤资观美。跨山麓若玉虬,连崖赚如素绮。又遴犷猤以司扃钥(守城民壮二百六十名,总甲四名)。聚军容,求方略,蓄盾藏隒,利铓铦锷。虽升平而饬备,场演武于南郊。聚民兵而阅练,排鱼鸟而鸣铙。近海上之多警,益省卒之悍趫,苞桑弥以巩固,风雨无从漂摇。

以其经纪,则邑治之署,负六平而为基,峻堂廉以出治。映山光于庭阶,入水声于厅事。库有国赋、军籍之藏(架阁库藏钱粮镪锾,库藏房藏军籍黄册),仓有际留、预备(俱仓名)之异。又有义仓、东平、西平,总之皆西荒之利(义仓,大令彭暂与建,东平、西平,大令卢龙云建,予搦百石入义仓)。借南山以呼嵩(祝圣道场,在南山三清殿),于县南而作泮。南山之祝圣场,向荒草之历乱。泮宫之明伦堂,亦陁陊而颓漫。予佐邑侯以经营,故极一时之壮观。猗乡贤与名宦,原并祠于胶库,缘先司马之入祀(万历辛卯,先可马入机乡贤祠),余捐资并二祠而建宮墙。又有矍相之圃,以观士德(在南山塔下);学租之田,以为士资。御史有巡行之台(在县治东),藩臬有居停之司(布政司在县治东,按察司在县治西)。铺舍通往来之役(原在县西,大令彭皙与移於县后),公馆为行旅之依(在察院西,今改东平仓)。

若夫街衢,则东、西及北、十洋、城隍(俱街名),胥夷坦而沵迤,通广运之都庄。里闬纷其对出,轨躅合于周行(以上皆城内之街)。河南(城外之西)边江流之路,岭口(城外之东)通南北之乡。其巷则后坂、大园、东贤、府埕、五通、金厝、上下太平(有太平上巷,太平下巷);湖井(上俱县东巷)、杨井,以井得名(巷内有井);上巷(在西隅之上)、下巷(在西隅之下)、上下殊程;高隍、衙里、绿衣(以上俱县西巷)连闳,夷涂曲术,支派纵横。自崇期而分出,取歧旁以为途。尚轮豳兮难数,总乐西兮两隅(县治内有东、西两隅,总六图)。

其桥则下橹(在县治东)、永济(在县东偶学前)、资圣、阜民(俱在县后),跨溪济涉,通渠控滨;太平有观音之呼(太平桥在县东,旧观音寺,今改察院,桥俗呼观音,大令蒋以忠镌太平桥于硨焉),南阳出朱明之闉(南阳桥在南门内);阳春、驯雉,建自予身。拱鳌东出,三桥并新(驯雉亦名服鳌,与阳春皆南达鳌山,拱鳌东达鳌山,皆予自建)。坞前(县治西。以上俱城外)、柿浦(城外西)、金斗水通,新桥、普照(俱在城外东),九溪攸同;迎春(城外东,大令蒋以忠竖迎春柝碑)以迓青阳,永宁旧名潘公(在县城外西南半里,旧名奎桥,又云庵头桥。弘治辛亥知县潘府重造,改名播公桥,隆庆六年,知县蒋以忠建亭於此,改名永宁。己未倭来,断桥阻之,予重造皂华驻节亭)。

其坊显扬科第,则状元与状元而对峙(县治东状元坊,为水乐于辰状元马锋立。县治西状元坊,为戊戌状元李骐立),榜眼(在县治前,为予元从祖水乐丙戌科讳全立)并进士(在十洋街、为正统乙丑进士李叔正立,嗣毁)以峥嵘。九德(在县治西)见同榜之盛(九德坊。正德丁丑进士陈良珍、郑宪、陈文沛、郑源涣、陈毓贤、庄维春、陈嘉谋、林公黼、戴玉成立),登瀛(在城外西,即马江亭)表吾邑之英(登瀛坊,知县潘府建,列皇明以来科第,后屡建屡毁,隆庆三年,知县蒋以忠重建,万历二十八年,知县卢龙云重建)。褒崇硕彦,则都宪(为副都御史谢十元立)、绣衣(为御史陈言立)、忠谏(为林公黼立。以上俱县治东,忠谏在察院前)、尚书(在县治西。工部尚书林廷选立)。正学因乎紫阳(在县治东察院前。大令卢龙云改激扬以正学),文化竖于郊墟(在东门外,为林坦、林垍、林堂、林章立)。睹卓楔而仰止,景先哲之步趋。兴贤(在县治东,今毁)期贤豪之并奋,崇正(在东门文公祠前座)冀正道之弗渝。十洋(在十洋街之中,蒋以忠建,累代名卿)迥于南际仁泽(十洋仁泽坊口市,相沿已久,十洋市,国初因三宝太监使海造舟於此,人众成市,马、李二状元兴焉,故忏云:“十洋成市状元来。”),今惟集於仁泽之衢(大令钟万禄竖额以诱之,冀鼎甲再见,竟不成)。须文运之隆盛,占佳赞之有孚。彼列肆之苞罗,均水陆之珍错。无啙窳以相欺,不射利而高索。

以其祠宇,内则有城隍之庙(在县治东),临通路,瞰清溪(面资圣溪),朱门垔宇,镂楶崇阶。伏腊充斥,灵琐祈禳,感慰民怀。余既修茸于前岁,令充拓与众偕。功于有邦者宜报,典则令甲乎可稽。汾阳(庙名,水关门外)之祀令公,实为社于予里。己未倭奴来寇而攻城,青蚨由庙飞出若糠秕。倭奴见皆着红之神兵,由是销魂夺魄而撤垒。有司春秋享祀以报功,余亦增卓楔于前址。若高隍(在县治西隅)与祠山(在十洋街之东南),悉明神之所止,俱降厘于生灵,故血食而不已。外则有文公之祠,考亭居于上,四贤(黄斡、陈妍、刘砥、刘砺)列於两旁。考亭昔游乎此地,四贤相从以翱翔。邑人貌像而立祠,年既久而朽(广酋)堪伤。像已坏于风雨,屋将倾乎栋梁。予频过而心恻,三值贤侯,遂毅然而担当。郊原拥翠乎瓴甓,烟霞隐耀乎桴枋。堂鼎新乎崇正,阁高驻乎文昌。予亦竭蹶而效力,冀斯文之兴起腾踏而飞黄(大令彭暂与、郁文周、卢龙云相继捐资架构,因遂以落成,余亦捐助焉)。其寺观,内则有天妃元宫(在西隅南山之阳),三清绀殿(在天妃宫之左,予捐百余金助建)。浮屠屹于峰头(天妃宾后有南山塔,旧有寺今废),苍翠绕其四面。外则有天王之寺,旧罗列乎诸景,今倾圮而尽失(寺内旧有烟罗亭、望江亭、清心亭、乐寿台、松石峰、枕流轩,今俱废),僧构堂面焚修(隆庆四年,僧重建经堂小轩二座,予匾其额曰“天王斗利"。近建山门,大令李奇珍助资,余亦共成其胜),名尚仍乎昔日(迤东有关王庙,资奕予弟之所出)。

其登眺之所,北则有首石之顶,六平之巅,伏崆巉于目上,揽溟涨于胸前。降而下也,则有小有洞天,如有别墅。小有为予习静之小庵,如有乃几供予之乐所。南则有予鳌山小圃,鳌顶飞楼,拟舫之轩(今废),栖隐之巢。绸牖户若蜗角,结茅茨以临流。虽未能比胜於辟疆,亦庶几逸老之菟裘。又不敢扃泌衡以专独乐,亦尝饬青衣以迓来游。

其闾阎则廛闬扑地,槐梠簇云。夹溪傍山,栉次鳞纷。启荒拓架,比屋连甍。剥庐之户緁猎,剧骖之尘丛骈。亦有高门当衢向,术阙拥冠裳。街联巨室,陈则有藩篱、土库,派别祖同。大园与大厝异族,国佐与新局殊宗。梅亭、上巷头、宗玉、宿菌、大银、水窟,亦名为陈。街乾、利边、墙下、连江、均是吾庐之郑。下郑、下董、上巷,靴桶,共结亢宗之盟(去声音孟)。更有杨井,并为同姓。明堂、崎下、子长、铺司、虽共姓氏,实别宗枝。高厝之游(龙门高琼甫生五子,末子最和,洪武初,赘邑东游子定女。越三世,高惟用景泰七年贡,充国学上舍生,遥授承事郎归。谱载性秉纯良,处事宽厚,为廪生时鹗之祖),陈厝之柯,始因出赘,久而遂讹。仙路之李,上下之李,国元之王,虎厝之王,务西桥之王(俗呼桥王)。俱盛称乎世胄,尚缉续乎书香。济济冠盖之里,郁郁文献之乡。又有迁自鹤岭,迁自湖南,迁自壶井。既胥宇之孔臧,而阀阅之遂永。先君子以迄兹,亦五世乎相延。虽不敢与昔时王、谢之家伯仲,亦庶几今日陈、郑之族后先。

其下乡之路,东有石岛(岭名,达十一都、十二都、十九都、二十都等乡)、北山(岭名,达九都、十都等乡),北有鹤岭(达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等乡),南有龙门(岭名,达二都、三都、四都,五都等乡)。蹑培楼兮穿翳荟,过膏壤兮揽平原。遐阡迩陌兮坛漫,廻溪峻湍兮腾喧。或临高嶰而飞瀑界道,或俯重溟而崩浪涌奔。叆(云卖)祥集于仙窟,鸡犬声匝于平村。禽鱼果木之产四出、麻絮丝纻之物交蕃。

其江浒之津,则有河南(埠头在河南街)、新渡(二津俱作往会城,俱予为舟以渡)、连江马头(在县西,登赢坊竖其上),乃吴航之旧址(占吴航头即其地),为济涉之必由。江之港曰上下,隔半野而分流(二港中隔半野山,由东而上曰上港,由西而下曰下港,上港则迎潮而出大江,下港则溯汐而出大江,俗呼上下洞)。总会合乎马江(由上港则趁潮直行过马江,由下港则於港口待潮而过马江),广溟漭而四周(马头江有四达之路,东达闽安镇出大海,西由鳌头江往福州,南由西峡江往兴泉下路,北往连江)。中有石兮若马,潮既回兮始浮。飔飓起而浪涌,势匒匌而喧豗。篙师捩舵而稍舛,飞舸触石而难廻。亦有中流而洪飚四发,遂致压桅而沉覆莫持。肆马江之云险、质以此之为危,倘操舟之维良,亦往来之甚夷。

以其人物,则山岳之所毓,名川之所生。人大唐而肇迹,羡卓云(河南人,乾宁四华及第)之儒英。赋有《未明求衣》之号,诗有《驾幸》《问善》之名(云及第作《未明求衣赋》,《驾在华州诗》《何善如扣钟诗》)。崔若愚(下橹桥人,用荐举为县丞)之试邑丞,施祐(东隅人,用岸举为户曹)之赞地卿,既诸科所荐举,自才卓而誉横。陈转(县南人,梁开平中任潭州判官)之举丁五代,判州务于潭城。

又有继于此者,伟哉有宋之诸贤也。西有欧阳回(邑西人,端拱元年进士),东有王彬(邑东人,淳化三年进土),联一时之盛媺,均九列之贵臣(回官太常卿,彬官太常少卿)。祖挈家於高丽(彬祖挈家奔高丽),彬负笈於成均(彬以外国生宾贡入太学)。遂登第而通显,与陈良而为伦。

赵冢宰(赵以大字用甫。居邑东芝岩,以宗子登嘉定十年进士,官吏部尚书兼侍读)之宦绩,始发轫於吾闽(初知漳州、邵武军)。奏日食于枢府(嘉熙初为枢密副都承旨,会日食,要在修德以弭之),抒忠谠而谆谆。疏定储之祖训(时国本未立。编类仁宗、高宗两朝定储本末具载诸臣谏疏,及举行次第以进),虑国本而毕陈。稽往迹而兴慕,虽千古而如新。

陈毅为大园之鼻祖,致常、致一,尤陈氏之亢宗。致一发所未发,于揆昌之同榜。百嘉应父干城之愿,生平凶盗,没出神兵,赐庙号乎忠通。嘉子千期,期子子椿,称名儒而号良牧。子诚与西山讲邹鲁之学,子愚知营道有廉吏之风。陈容之被挤於贾似道也,节干凛然风生。而二子象贤,猗欤盛哉,真匹谢庭之琼矣(陈毅,字子中,宋治平进士,历御史,愤青苗之弊,赞郑侠上《流民图》,五迁知贺州,创下橹桥。致常性至孝,父殁,结庐墓侧,累征孝廉不起,尝曰:“弟致一倘为吾皇施德恩,儿百嘉倘为吾皇树于城,吾愿毕矣。”百嘉破金师。平凶盗,死出神兵平峒寇,士民上闻,宝庆二年,敕赐忠通宙。致一子百揆、百昌同榜进士,千期为百嘉之子,师五峰,世称名儒。子椿为百嘉之孙,成进士,知英德府,号良牧。子诚官朝议大大,赐紫金鱼袋,与真西山讲学。子思知营道县,清操自励,卒官,囊无一钱,真西山周其归榇。陈容字公储,端平年进土,官至朝散大夫,为人耿挺不阿,贾似道常欲招置幕下,奔辄卑侮之,出知兴化军。《图经》以宋代邑人物第。号所翁,善画龙,世称所翁龙。子梦凤,字以仁,淳祐十年进士,官至福建都监。次子梦发,宁以道,宝佑元年进士,官隆兴府通判)。

陈文惠(名合,字维善,东隅人。淳祐四年进土。德祐中拜翰林学士,国子祭酒,工部尚书,同佥枢密院事,教渝、制册皆出其手,侪辈咸服其能,官终宣奉大夫,资政殿学士,谥号文惠)之代焕丝纶也,文章灿然服众,而兄弟继美(合兄刚翁,宁维嘉,宝祐元年进上,官至判院南剑州。弟谊,字维道,嘉熙四年进士,上疏养亲,授新班教授),庶几匹休,不愧河东之凤矣。陈子冲(县东人,淳祐十年进士)虽登甲第,未见施为。

欧阳荣(县西文行坊人。累举不第。绍圣四年,因献板桥之利,赐特奏名,官太子中书。谓之特奏者,宋制举进第,累科不中,阅贡籍已经十五举以上终场者,赐出身,谓之特奏名。以别於正奏名进也)以建言而荷宠,陈谦厚(字叔宾,河南铺人,淳熙十一年特奏)从特奏而出身。维彼邹异(字仕奇,邑中寺中坊人)行迈等夷,事亲顺志,庐墓永悲。

天有甘露芝草之应,乡有经明行修之推(应元祐三年举明经行修)。宾贤、文行,千古名驰(有司改其里曰宾贤,坊曰文行),维天地之位既定,而太和之气以填。

我太祖之兴也,明诗书於归马之后,肆懿德于橐弓之年。开科则陈治祖(字伯礼,岭口人,洪武年庚戌开科举人。官长洲知县)为之首,荐辟则李聪(西隅人,洪武三年,以运同,管高州府同知事,与先司马同僚。擢桂林府,拂衣归)之父子齐名。孟玉曳裾,有贾傅之憾;叔玉工诗,希李白之声(叔玉博学,有《梅庵集》、《梅花百咏》)。锡文遭逆珰而节砺(拜南京监察御史,时逆瑾窃柄,台谏皆其私人,文引病乞归。瑾衔不附已,递夺其官。瑾诛,起云南佥事),御寮属而法明(为云南佥事时,武弁姜奎与景东守洪陶有隙,构兵拒命,文去兵卫涉其庭,责以大义不少贷焉),清风劲节,千古如生。

源涣触天威于方炽(武宗南巡,涣与色人林公黼、陈谈疏谏,延杖),念同志于既亡(创甚,仍匍因为林公黼治丧),格君信友,视考有光。

陈良珍(字聘之,东隅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藩篱之祖)以高第而为郎,郑舜治(字师锡,西隅人。正德十四年经魁。明掌下祖)以高魁而不寿。

陈瑄(字孔壁,西隅人,宣德四年举人,官宁府长史,进阶朝列大夫,上巷头之祖)、王棠(字希白,东隅人。成化七年,以儒士中式,德府长史)作相于宗藩。

陈希孟(字养浩,西隅人。正统三年举人,丹徒县知县)、陈德成(字敬夫,西隅人。天顺六年举人,官罗田县知县。河南打银之祖)为政于百里。

陈澧(西隅人,最泰六年贡,官楚府伴读)历官于王邦,陈礽(西隅人,例贡。官济宁州学正)司教于济水。

正谕则郑则隐(东隅人。嘉靖间任陈州学正)、陈昊(字孟高,西隅人。宣德元年举人,官郓城县教谕)、陈敦(字则礼,东隅人。宣德十年举人,官定海县教谕)、陈漩(字叔源,西隅人。正统三年举人,官雩都县教谕)、王德(字志明,西隅人。景泰四年举人,官盐山县教谕)、王恩泽(字以惠,东隅人。王德同年,武缘县教谕,是为磨王之祖)、陈赞(字日襄,东隅人,弘治十七年举人,官海阳县教谕)、陈景淮(字景清,西隅人,正德五年举人,官长清县教谕)、柯文宠(西隅人。嘉靖年贡生,阳江教谕)、王景大(西隅人,成化元年贡,官乳源县教谕,虎厝之祖)、王浴沂(岭口人。贡,官上虞县教谕)。

训导则林章(字德之,岭口人。以儒土成化十六年中式,官常州府学训导)、李时举(东隅人。成化五年贡,官归善县训导)、郑孟进(西隅人。成化七年贡,官归善县训导)、陈洪(西隅人。成化九年贡,官开化县训导)、林垍、林塘(岭口人。弘治六年同贡,官太仓州训导,塘由府学)、陈公盛(西隅人。贡,官蒲州训导)、陈宗礼(东隅人。贡,官顺德县训导)、陈时雨(西隅人。弘治十二年贡,官英德县训导)、王文诚、王文诰(西隅人。兄弟俱任训导)、林仁山(岭口人。万历二年贡,任训导)。

赞政则陈洙(西隅人。宣德二年贡,官宁都县尉)、田滋(东隅人。天顺元年贡,南京经历)、谢坤甫(东隅人。弘治二年贡,官思城州吏目)。

为郎则高惟用(东隅人。景泰七年贡,官承书郎)、陈文明(西隅人。成化三年贡,养亲,恩授从化郎)。

彼李锦(西隅人。正统六年贡)、张仕祺(西隅人。正统十四年贡)、郑庾(西隅人。弘治十年贡,未仕卒。下董之祖)、郑珩(西隅人。例贡),行则无考,宦则未成。凡兹诸君,或淆玉石,或恋林泉,或限资格,或靳天年。

肃庙中兴,多士彬彬。李怀静(字守中,号平山,东隅人。嘉靖四年举人,官香山县令)之烹鲜于香山,陈朝庆(字孝卿,号梅亭,东隅人。嘉靖元年举人,官安仁县令)之制锦于安仁,均能摅其所学,胥得宜乎民人。美诸郑之济济,绍世业于振振。

英发若锡麒(字维祯,号于郊,西隅人。嘉靖甲午举人.乙未进土,安庆推官升韶州、严州同知。杨井之祖),少年科第,仅丞韶那而佐严津,亡乃锋芒之未垔。

练达若锡澄(字惟志,号竹庄,西隅人。嘉靖七年举人,官舞阳县令。下郑),宜驾千里,乃令花县而遽沉沦,似亦耽元之为屯。源洁(西隅人。嘉靖四十二年贡。街乾)之老于学究也,荐明经而不仕,孙子守其庭训,苍穹锡以遐龄。

岂啬于彼者,而丰于此乎?源彬(字与官,号梅冈,西隅人。嘉靖己酉举人,癸丑进土。寿州开州知州,南京户部郎中。街乾)之刺乎寿开也,擢南户而返榇,惠爱渥乎两州,声名留于粉署。岂其才无穷,而年有尽者乎?源治(字与熙,号六岩,西隅人。嘉靖戊午举人,官孝丰、泷水县尹。连江)为余之同年,性资盖得之刚直,所至剩著乎声称,宦途不免于倾仄,竟莫罄其经纶,遂优游以家食,事继母而孝极夔夔,友诸弟而囊无私植。

郑恒懋为方伯之曾孙,少称颖邵,长尤卓荦,强记博闻,克绍家学,竟阻数奇,点额者数,仅司训于崇庠,实未售之荆璞。

陈惟举(字直夫,号六溪,东隅人。嘉靖丁未进士,江西副使,广东参政。大域之祖)令花封(钱塘知县)则抚字心劳,居粉署(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则度支政举。充养邃之敷施,浩乎莫御。壮保障于藩臬也,煦日严霜,并行有序。使其尚跻膴而陟华,事业孰得而侣焉?而今其已矣。

陈鸿渐(字顺羽,号于逵,陈昌之孙。嘉靖甲子经魁,官肇庆府知府,以病告请。土库)令博罗则六事并修,佐羊城则四知自矢。香山澳之劳烈,增秩赐紫。驰五马于信安也,获上治民咸擅其美。使其不急流而勇退,勋业固有未已焉!而今且尚壮也。

陈梦雷(字有震,号后溪,东隅人。以儒土中嘉靖癸卯科举人,永康知县,建水知州,官止琼州府同知,荣府长史。大厝)者,其谨厚长者平?歇历州邑,而在有泽濡,佐琼九载,而家无余需。耀不酬劳,竟拂衣于劳传之途,似董天人之俯首江都焉。

陈安(字勉夫,号一松,西隅人。嘉靖乙卯举人,官衡山县尹。七巷头)者,其肮脏君子乎?三典文衡,而髦士尽获,一令衡山,而黔黎夷怿。与世相违,竟脱屣于鸣琴之席,宛陶渊明之归来彭泽焉。

阮琳(字孟珂,号见石,西隅人。嘉靖辛酉举人,历官知县,琼州、湖洲通判)之操割高苑,绰有猷为,值调瘵之盘错,催科抚字之兼支,倅琼而保邑城,归田而乐栖迟。此其义命自安者也。

李廷谟(字敬禹,号宗泗,西隅人。万历十三年举人,知天河县,下李)之绾绶天河,赈恤孤弱。既刻意于彰善,尤究心于瘅恶,刚直不容于时,甘林泉而独乐。此其襟期磊落者也。

李钺(字守和,东隅人,太学生。新道下)为李兆林(字子璞,万历十三年举人)之父,身入成均,子荐天府。身负壮志而屈于簿,君子抱长才而铩其修羽。

林用宾与儿立,同入黉宫,状貌魁梧,绰有蕴藉。绛帐屡满生徒,青云尚阻长驾。屈光泽似渊潜,仁风雷之变化。

陈一夔伦砭修业,数战文场,壮鲲鹏万里之志,短曹刘十仞之墙。吁俊上国,席剩琳琅。共祝辕于今日,行振铎于大方。

林德(字有本,号壶江,壶井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荆府长史)、陈复升(字以见,号见庵,鹤上人。林德同年,官海南副使)、李国珍(字应选,号梅麓,湖南人。嘉靖戊午举人,官广西太平知府),初固不产于吴航,今乔迁乎梓里,敢并叙其大端,见多贤之萃止。

林德初宰邑(高安),抗嬖相之恣睢(分宜)拒抚臣之索贿,刚柔迭用,而不屈不阿,比丞郡,值景藩之新村(德安)逢御史之修郄(调广东提举,御史劾闽人指公为党)。处置得宜(景藩扈从)而无偏无陂,甘陆沉而毫无侮,吊湘江(自广东提举升荆府长史)而气益豪。因母病而辞禄,长饮醇而含和。年几卫武而即世,德既隆而福多。

陈复升之宦辙,久驰驱于粤东。增郡郛而民舍安堵(自潮李升南曹,擢守五羊,值山海盗起,当事者议增外廓,度撒民居百数十间,公访海塘地没于故宦苑池者,因塘依域,因池依沟,包民居于廓内),饬戎政而鲸岛一空(为广东兵备,值朱良宝作乱,率诸将犁穴歼之殆尽),悉保厘之硕划,实障海之宏功。劳未酬而身退,由谗口之害公。

李国珍与余同听乎鹿鸣,璞不售而就选,自越滇而发轫(初谕金华,升李曲靖),亦多历乎粤甸。凌江(南雄丞)、雷阳(雷州丞)之仁雨犹沾,桂林、象郡(守广西太平)之清风已遍。荣金绯雨归田,诚卷舒之俱善。

李仕黼(原名悍,以字行,李廷谟之父)之饱学,甘谷井以殁身,不陨获而自适。其族兄曰时康,曾作教于滋阳(西隅人,正德十二年贡,官滋阳县学教谕),行为法于乡邻。德足术而敬附,亦无愧于荐绅。

愚父子虽已叙于古槐,爰徼幸于此乡。某甘弃于亩畎,浚偃蹇于清漳。视诸贤以深恧,敢韦曲之能望乎?尚看吾邑之多士,簇翩翩乎球琅。或续金貂之世业,或起白屋而翱翔。为桢翰于王国,广邹鲁于一方。

追懿行于往昔,历可畏之名贤。第俎豆之所祀。则不能以概延。惟郑锡文之与李仕黼,曰生于吳航之廛。其他俨然而血食,悉在野而翩联。因贤祠之附此学宫也,敬叙姓名而缀焉。彼出处之颠末。则尚待于他编。

唐有林慎思(字虔中,大宏里人。官水部郎中,不屈黄巢而死)。

宋有林安上(字民瞻,慎思八世孙,屿头人,官直龙图阁,广东路经略使,因劾丞相汪伯彦、黄潜善致仕),陈宋霖(字元滂,岱边人。官秘书监,与朱文公讲学)、陈枅(字月修、宋霖之孙,受业朱文公之门)之祖孙并入,刘砥(字履之,方安里人。与弟砺同举童子科,同受业文公之门)刘砺之兄弟比隆。郑子尚(未考)、蔡通(无考)、陈如晦(字日昭,沙堤人。官教授,与黄榦俱为真西山所知。所著有《论语向答》及讲义文集)、高应松(字筼亩,屿头人。元兵至临安,挟宋降,应松不肯草降表,元兵自涌金门入,举朝奔窜,从宫留者九人,应松其一也。官端明殿学士,佥书枢癌院事,从瀛园公至燕,绝粒不语,七日卒)、陈俞(籍长乐,寓闽县。官太常博士,文学德行)、张翀(字蜚卿,官朝奉郎,左可郎中。文学廉能)。

元有欧阳恍(字以大,十四都人。寓居著述)。

明有陈祖(字富文,十三都人。任新繁县县丞,有异政,终光山县知县)、林谷显(十四都人。儒士,解元,官沔附州知州)、朱显(字汉奎、有文学)、谢士元(字仲仁,官副都御史。有宦绩)、黄熙(字汝明,青山下人。官南京吏部郎中。有孝行)、陈德隆(字世美,十三都人。官浦江、上海、新建、曹县教谕。得士心)、林公黼(字质夫,仙山人。正德己卯年谏武宗南巡,廷杖卒)、陈文沛(字维德,六都人。官陕西行太仆寺卿,有能政)、高望(字德滋,龙门后澳人。官安仁知县。有廉政)、陈夔、陈豫章(十三都人。官潮州通判)、郑世威(字仲孚,二都阳夏人。刑部侍郎,居乡清介)、林世章(字尚闇,四都坑田人,官南京工部郎中。孝友恬静)、谢廷衮(杰之父,官琼山县教渝)。

吾家则仲完(名完,以字行,江田人。官左春坊右赞善)、仲进(字伯康,江田人。官江山知县。以德化民,以勘灾伤忤旨被逮,卒于京,榇归,经江山其民哀思,留衣冠葬於邑)、全(字果之,江田人。及第第二名,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书成,升侍讲,署翰林院事)、耀(布衣。精元学。时霖曾祖)、懋观(字孔质,江田人。官兵科给事中,终庐州府知府。居家以孝闻,历官所至有遗爱)、隽(字以奇,江田人。官奉新知县,户部主事),既冠裳之不替,亦世德之益裕。

先司马之好修业,已详于前赋。其邑令自吾生以前不可知矣,采列传而申之,自吾生而后有可仰矣,因所见而陈之。王想之从兄审知而来也,以大夫而摄邑政,其唐时之楚楚者。

降此而宋,

勤劳兴利,则有李茸(传称其昼夜勤政,兢兢不懈。濒海沙京、屿头,田患卤斥,教民筑堤防御,遂成沃壤)。

励精敷化,则有吴仲举(传称其保贫民,杜私谒,清操凛然)。

闵希声之惠教常敷(传称其勤政惠民,虽古称循良,何以加焉)。

方次彭(字公述,兴化人)之卓异屡叙(传称其历六县皆有治绩,宰长乐作兴士类,爱育元黎)。

究心水利若萧兹(传称其究心水利,根括十七都、二十四都诸湖侵地)。

祷雨辄应若徐世英(传称其不尚威严,不事婢阿,尝旱祷雨辄应,人以为德政所感)。

伍择之(字元宾,汀州宁化人)不阿上以残民下(传称其初出宰长乐,时诸词暴酷相矜,辄兴大狱,乃蹙然日:“以残忍附上官,非我志也。”遂弃官归)。

袁正规(字道辅,陵阳人)由文雅而致太平(传称其约己裕民,兴利除害,暇则论文赋诗,有古儒吏风)。

陈可大(字齐贤,兴化仙游人)之经划(传称其,捐俸大能陂塘)。

吴一鸣(字伯大)之精明(传称其缉获劫盗。一讯而服)。

王(名遇,字子述,漳州龙溪人)、方(名翥,字次云,兴化莆田人)之德教,则父兄师友之明效也(王遇,传称其父羽仪,贤而有文章,遇受业朱熹、吕祖谦、张栻之门,与陈淳、黄斡、廖德明相厚善。令长乐,悉以所学施之政事。方翥,传称其为宣义郎、威武军节度推官,方元采之孙,从兄略,官广东转运使。元采与二程讲学,翥既有家传,又师事朱子,而与林光朝、施廷光、陆子静、陈昭度为友,其为政可知己)。

陈昭度(仙游人)之规随,亦明道讲学之功推也(传称其少有高行,长即明道讲学,方翥为秘书省正字时,昭度每钦礼之,授长乐县令。为政一遵方翥成轨,民多德之)。

吾明,

邱宗亮(直隶江阴人,洪武中任)之修举废坠(传称其缮修文庙,建山川社稷坛场。兴举众废,阚有成功)。

王遵道(直隶苏州人)之加志胶庠(传称其专务以德化民,尤崇学政,立射圃。及应召入京,民为攀辕卧辙)。

詹奎章(江西人,与王遵道永乐间任)、齐普(山东人,宣德间任)以廉明练达显(奎章,传称其庄以莅民,明以烛奸,廉以律已,吏畏其明,民怀其惠。齐普,传称其明达治体,躬行以率民,民服其化)。

龙韬(曲江人。正德间任)、黄琬(丰城人)以清净谨严扬(龙韬,传称其平易得民,公余退食,则静坐省愆)。

汪政(祁门人)则吏畏民怀(传称其忠信明决,属掾屏迹,莫敢有舞文者。尤有惠政及民,民常怀之)。

罗叙(江西古水人。以上俱系成化间)则政平赋均(传称其平政宰民,宣鬯风化,兴百废,均赋役,恪守官箴)。

潘府(上虞人。弘治初任)则偕乐宣化(传称其甲易近民,对百姓如妻子,每芳辰佳节,辄缓游郊外,与民偕乐。尝作桥于河之浒,以渡行人,改南山寺为书院,暇则群髦士讲学其中,建观稼亭、观农亭,改邑内诸佛宫为乡约堂,遵行朱子损益蓝田《吕氏乡约》,以正风俗)。

钟绍(东莞人)则表扬咨询(传称其清谨勤约,始终一节,尤重风教,境内有孝义廉节者,必核请表扬之,士习民风,为之丕变)。

龙琰(常德人,正德间任)爱民于内使征求之日(传称其持己端庄,敷政宽平。时镇守檄郡行邑,屡有需索,琰重扰民,辄峻拒之)。

杨麒(字仁甫,上饶人)遗思于去色十年之余(传称其宽洪长者,政尚安平,劳心抚字,救疾恤饥。在县末期,以制去任,民名失怗恃。十年余,麒弟麟判泉州,道经县治,百姓遮留,问麒安否,至有泣下者)。

汪琯(婺源人)上疏以蠲租(传称其政尚简易,本事炫饰,时夏早秋潦,饥馑荐臻,琯与郡守汪文盛具疏以闻,诏蠲是年田租,民为之歌曰:“天降殃,岁卒荒,不有二汪,谁立我僵?")。

何应和(字景阳,东莞人)视民若抚孤(传称其位任不挚,妻孥,官舍侧寂,赈饥简讼,境内晏如,周急持危,铲豪屏秕,岂聚赤子视民,亦直以慈亲况已)。

俞(名介,余姚人。进士)、吴(名遵,字公路,号初泉,海宁人。嘉靖丁未进士)之为令,躬丰采之得睹。

詹(名莱、号范川,常山人。嘉靖丁未进士)、杨(名汝辅,南昌人。丙辰进士)、戴(名时望,临州人。举人)、刘(名禹龙,三水人。举人)兮接踵,周(名冕,临川人。举人。以上俱嘉靖间任)、蒋(名以忠,字伯孝,母贞庵,常熟人。隆庆戊辰进士)、韩(名绍、号怀愚,湖州人。隆庆辛未进士,与蒋以忠俱隆庆间任)、孙(名濂,母健吾。举人,广东人)兮联轮。

陈(名奇谋,号海楼,嘉善人。甲戌进士)、薛(名继茂,号盛庵,云南人,癸未进士)、钟(名万禄,号赞宇,清远人。丙戌进士)、彭(名哲与,号晦虚,番禹人。己丑进士)、郁(名文周、字文叔,号暨湖。举人,南直隶江阴人)、卢(名龙云,字少从,号起溟,南海人。癸未进士),迄今统比清于尘甑,一赞绪于鸣琴。欲游扬而难遍,敬拔尤而横襟。

吴遵者,充寺时以给士(时有观音、岩泉二废寺田若干亩,豪右将攘之,遵悉取以充学校,为肄业膏油费),改远仓以使民(县赋例输二百石于万安仓,民艰远馈,遵申请改长乐仓),靖诬戍以扶善(邑高允实诬并戌籍,遵为解脱),蠲积负以怜贫(马江诸渡税,积逋千余缗,贫莫能输,遵尽蠲之)。实心实政,盖有相资而成矣。

詹菜者,临薄书而处决如流(风裁英果,应中如流)。旷胞与而形骸若释(暇则尽脱畦畛,登眺赋诗,洒然不为俗累),造城垣而经划多方(时渐东岛夷陆梁,巡抚王忬檄城长乐,莱遂以身任之,多方经划,俾费不及民,民亦乐于趋事。城成,莱旋改任。寇亦奄至,自乙卯迄癸亥,母春烽繁无虚口,民有所恃以为归者,莱之功也),正法纪而奸暴屏迹(明法纪,甲命令,期于戢暴诘奸)。该博文雅,又为循良余绪矣(莱博学雄文,尤邃于歌行)。

蒋以忠者,于免赎金,却商征,见其节;罢该催,浚滨闾(湖名),见其仁;修射圃,复学田,见其爱士;营坊桥(坊衢,桥梁,多所营彻),兴社学,见其经纶。其惠绩之匪屯者乎?韩绍者,清而持正秉公,慈而字孤恤困。教普而青衿乐从,法行而赭衣不怨,视疾苦若痫瘰之在躬,瞩幽隐如照烛而符券。其才识之并远者乎?

孙濂者,以堪舆而自负,恒平易以近民。王官之转,公道未伸。

陈奇谋者,敬彻乎表里,治本乎真纯。抚字而民怀若母,廉介而吏懍如神。蠲税捐费,辟港通津(辟陈塘港)。政难以一善述,绩未可更仆陈。

钟万禄者,英明爽朗,威不废恩,廉以生明。催科有法,期奉公而先利下;听断惟公,不倾法而亦原情。筑防而斥卤叮耕,步祷而甘澍如倾。镌大魁于首石,冀文运之弥亨;树卓楔于十洋,期叶谶之祯样。乃祝圣殿之鼎建,尤忠爱之所彰。

彭哲与者,练达镇重,心质于仁,粤当甲午之岁,适值饥馑之辰。谷价腾踊,与金珠共珍(每百斤七钱零)。道馑如麻,触目怆神。不逞效尤而剽掠,三尺弁髦而弗遵。侯发廪以平粜,携粮而遍均。历穷乡与僻谷,布霜雪之阳春。仅置罟于大憝,大开网于疲民。乡约之行,尤本忱恂,贤祠义仓,轮奂鼎新。惠不止于民艰,恩尤覃于士类。

合而言之,钟有刚中之柔,彭称仁者之勇,皆不愧乎循良,宜均荷兮殊宠。钟乃以调简而行,彭乃以量移而去,业尚俟究竟,岂忠勤兮未偿。河九曲而通海,鹏暂息而高翔。

郁文周者,存心兢业,敷政慈祥。始下车而葺正祠(捐已资二十处,赎鍰四十,构文公祠),躬步祷以活槁秧。力疾乳哺单赤,课士鉴别骊黄。提躬若雪,执法如霜。凡署中之所需,半取给於家囊。歼放火之剧盗,赈阻饥之羸尪,乃以勤劳致瘁,未终其政,犹幸马氏之多良也。

卢龙云者,性执词寡,妙染工诗,历官久(初令马平,继令邯郸,复任临朐)而轻车熟路,行吾志而操刃委蛇。崇贤(亦修五贸祠)、立教、建仓(建东平、西平二仓),乃以清勤致谪,尚看卞玉之竟知也。

其佐史则赵允、张文可、朱褒(明丞)、陈之邵、赵文孙(宋簿)、刘有源(明簿)、陈维德(宋尉)、黄本、熊廷用(明尉,倭至保城,民全其生,水溢筑堤,民享其利。功烈可纪者,难以更仆,此其大者),均以卑秩而树德,诚于仕籍乎为难。

彼赵文孙之称宋室孤忠,闽南硕儒,尤其砥柱狂澜者也。其官师则孙大雅、廖正、潘援、刘洙润、郭岱、陈文灿(明谕)、余珙、胡大韶、郭翰(明训),均陶融乎士类,咸不愧于师模。而刘洙润之讲学正已,识士尘埃,尤某之最荷其勤渠也者。

其合祀于名宦祠,则李葺、闵希声、吴仲举、萧兹、徐世英、袁正规、吴一鸣、吕复、邱宗亮、王遵道、潘府、龙韬、何应和、吴遵、詹莱、蒋以忠、郁文周、张文可、朱褒、陈之邵、刘有源、黄本、熊廷用、孙大雅、廖正、余珙、陈文灿,生有功德,祀而迎之。登彼堂兮,盖不觉见公于羹也。

其别祠于矍相之圃,则韩绍、陈奇谋、钟万禄、彭皙与,畏垒思深,祠以祝之。瞻彼鸿兮,复何时遵余之陆也。夫道洽政治,民所以泽汝坟,化行地所由称。故范围曲成之政达,遂山川文物之胜增。

赋吴航而及贤令与明师者,见吾邑之名所由兴也。若乃天乔由条,魁瘣蕃庑。楩楠杞梓之成林,荔圆枣梨之丽土,禾黍苎麻之植近郊,纤鳞莲草之濯池浦。产雷同于古槐,名不必于再数尔。

其孳尾希革,毛毨(喬毛)毛,其形翋(羽眔),其生孔多,间虽飞于郭内,实则巢于崇阿。鲮魮蜃蛤,两鲚乘鲎。翋(羽眔)一罗,种类辐凑,虽入市于日中,实从鲛人而得购。非所出而不谈,惧吾言之刺谬。

乃其风俗,则户诗书而人呫哔,家孝弟而农刈铚。官税竭蹶以输,赡生耨舌耕笔。有无相通,患难相恤。婚姻死丧,邻保共为拮据;岁时伏腊,征召殷勤欢昵。兢兢六谕,无敢放逸。容隐罪愆,包荒过失。间有辞讼之子,遵教化而归宁一。彬彬乎邹鲁之邦,雍雍乎礼义之质。昔通德门为郑元而称,君子乡为王烈而述。若长乐之淳风,实嘉名之堪匹。惟不类之惭余,靡片长之足述,顾占籍乎大方,愧王谢之芳轶。勉好修干余年,期不逾乎彀律。

客日:“昔人赋西京,则尽长安之地。赋东京,则极洛中之疆。英辞蔓衍,鸿藻辉煌,奇虽远而毕述,胜纵僻而悉详。吴航虽小哉,犹有都鄙廿四,南北二乡。有干霄之京峙,有极地之波洋。何足下乃蹁躋于邑屋之中,束缚于附郭之场?”

主人日:“否否!子独不见听钧天之奏者乎?铿锵缥缈,足以充寥廓,然归而击土鼓,亦有真乐也。又不见食前方丈者乎?金炊玉馔,足以耀富贵,然退而嚼黍粟,亦有真味也。

缅彼二京,国华绮句,掷地则作金声,濡毫则翔烟雾,恧不佞兮何人,敢邯郸之能步?第彼所尚者雕组也,博而不必其实;不佞所主者,稽核也实,而不务于饰博。则驰心于广肆,实则宜搜乎至极。

一人也,而必详其颠末;一事也,而必条其因由;一山也,而列名其峰岫;;一水也,而遥析其支流。不披图而可指,即一诵而在眸。故第及乎邑里,不暇遍乎遐陬。尚有志于他咏,冀境内而尽收。若以此于昔人之典则,良抱愧而怀羞。”

于是客日:“乃今而后,知班张之赋期于讽谏,不靡丽无以饫耳。足下之赋。期于传信,非敛华则至溢美。班张之辞,譬红紫春花,艳冶夺目。足下之辞,譬苍翠松篁,天然文理。是诚小人也谬腾说而轻訾,匪足之謦效。几蒙瞶以殁齿。倘善育而尚再,敬倾耳而长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