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合浦县委宣传部、县创特办、县旅游局、县文联携手县文化馆、县书法家协会在合浦东坡亭景区成功举办了“东坡亭前咏东坡”国学教育主题活动。 北海市文史学者范翔宇先生主讲了《苏东坡在廉州》。九名小书法家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东坡亭前,围绕苏东坡诗词及汉文化的内容现场创作表演。县书法家协会的9位书法大家一对一对小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和解读。县书法家协会刘朝本、余方慧、黎发业等9位书法大师以苏东坡及历代名人吟合浦的诗词为内容,共同泼墨挥毫创作了13米书法长卷。以苏东坡在廉州的有关知识进行了现场抢答,答对者获得一幅书法大师的作品。现场抢答激烈,将气氛推上了一个新高潮。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合浦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也有利于传承和挖掘合浦的传统历史文化,推动了合浦旅游业的发展。 拍摄:红侠由零开始阿权 苏轼在合浦诗词选 整理/彭善铭 前记: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仁宗嘉佑年间进士,神宗熙宁初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任杭州通判,又转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元丰二年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自湖州任上追赴诏。狱狱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间还朝,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官至礼部尚书。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词皆优,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绍圣元年,因“元佑党人”案的牵连,被贬岭南,先在惠州(今广东惠阳),后到偏远的琼州(今海南)任别驾,奉命移昌化军(即儋州)安置。到元符三年宋哲宗死,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才遇赦内徙。从琼州量移廉州,在廉州逗留两个多月,然后乘木伐溯南流江北上,经博白、玉林,到北流,再作竹筏,沿圭江即北流河而下到容县和藤县,乘木船人西江,九月抵梧州,雇舟溯贺江北上,至湖南永州任职第二年建中靖国元年,即年病逝干江苏常州。 苏东坡往返海南时经过合浦,虽然在廉州只逗留两个多月,发明了一种斗笠——东坡笠,由于人民对他的景仰,在合浦为他留下许多胜迹——东坡亭、东坡井、海角亭以及等。 东坡在廉州居住了两个月之久,在廉州写下了好些掷地有金石声,闪闪发光的诗篇。以下为本人整理所得,如有纰漏,还请指正。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之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胜平生。 《书合浦舟行》 余自海康适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船。或劝乘疍舟并海即白石。是日,六月晦,无月。碇宿大海中,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叹息,吾何数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稚子过在旁鼾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夜宿净行院》 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虚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 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父祖。 端如柑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皱皮生,弄色映雕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予污。 《瓶笙诗》 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刘几仲饯饮东坡。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徐而察之,则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盖食顷乃已。坐客惊叹得未曾有,请作《瓶笙诗》记之。 孤云吟风细冷冷,独茧长缫文娲笙。 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 缸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欹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公酸。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 迢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 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 应调折弦琴,自和撚须句。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闲伴孤云自在飞,东坡居士过其精舍,戏和其韵。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 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年归。 《记苏佛儿语》 元符三年八月,余在合浦,有老人苏佛儿来访,年八十二,不饮酒食肉,两目灿然,盖童子也。自言十二岁斋居修行,无妻子。有兄弟三人,皆持戒念道,长者九十二,次者九十。与论生死事颇有所知。居州城东南六七里,佛儿尝卖菜之东城,见,老人言:“即心是佛,不在断肉。”余言:“勿作此念!众人难感易流。”老人大喜曰:“如是!如是!” 《欧阳晦夫惠琴枕》 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围尺竹。 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 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留别廉州张左藏》 编颧以苜猪,瑾徐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载宗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