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华 /摄 北海市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坐落于六湖水库上游、大廉山下,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在5月23日第5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北海市摄影家协会组织“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走进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的水乡璋嘉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璋嘉村的秀美风光。 镜头下斑驳的石板街 老旧的房屋、百年宗祠 仿佛都在诉说着璋嘉村悠久的历史~ ▲古老的村庄样貌。李宇平/摄 ▲宗祠前的鱼塘。李宇平/摄 ▲古村落内的斑驳小巷。李宇平/摄 ▲乡间青石板路。吴杰/摄 璋嘉村的村民以陈姓为主,多为客家人,为古时中原地区陈姓族人辗转江西、福建、广东多地搬迁而来,这里的民风淳朴、客家景观独具特色。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76%,其中有陈氏宗祠、陈铭枢故居、灵隐寺、老君庙、客家围院、客家土墙等历史人文景观,使人流连忘返。当地不仅人文气息厚重,还盛产鸡嘴荔、黄皮果等作物,整个夏天,璋嘉村都让新鲜的瓜果鸟鱼包围,是个十分让人有幸福感的小村庄~ ▲璋嘉村民采摘鸡嘴荔。吴杰/摄 周末出去耍一会,约吗? ▲璋嘉村生活剪影。吴杰/摄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正门。郭庆华/摄 璋嘉古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位于村子的中心。宗祠有门联曰:“家声传颍水,庙貌壮廉湖。”祠堂内还有分别为纪念陈铭枢、陈兰彬等人的匾额以及清光绪皇帝赐制的牌匾。祠堂墙顶瓦眉下绘有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壁画里的山水人物、奇花异草、飞鸟虫鱼、村落人家,琳琅满目,栩栩如生。陈氏宗祠为典型的客家民间宗祠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观念和“慎终追远”“崇本报先”的客家文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 ▲陈氏宗祠正门外观。林绍东/摄 ▲陈氏宗祠外观全景。谭瑞军/摄 ▲杨造艺/摄 客家土围墙 ▲客家土围城一角。郭庆华/摄 璋嘉村有三座大型的客家土围城,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璋嘉土围城建于清咸丰元年辛亥(年),城墙是用黄泥、石灰、河沙、糯米和红糖按一定比例拌和后用夹板夯筑而成,高6米,厚0.7至0.8米,城墙上不开窗,只按不同方位开有枪眼,保卫村庄使用。到今天璋嘉村依旧还能看得见土围墙的痕迹,不过经过岁月的蚕食璋嘉村的土围墙已经破败不堪,只有一部分存在于村庄,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祭奠。 ▲通过残墙看璋嘉。陈晓红/摄 璋嘉山水 ▲林绍东/摄 从曲樟乡到璋嘉村,可以走陆路,距离约10公里;也可以走水路,坐游船40多分钟。璋嘉村毗邻六湖水垌,空气清新,水质纯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竹林青翠,淳朴的村民或放牧,或耕田,或打渔,整个璋嘉村如同一幅清新宁静的风景画,令人陶醉。 ▲林绍东/摄 ▲打渔的村民。吴杰/摄 ▲郭庆华/摄 ▲吴泉/摄 ▲吴杰/摄 ▲蒙宏力/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璋嘉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该村不少村民利用璋嘉村的良好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通过旅游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璋嘉古村落 ▲璋嘉村鸟瞰图。杨造艺/摄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其中,广西就有13个传统村落上榜。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委老屋村就是其中之一,其地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和合浦水库库区,是著名的爱国将领陈铭枢和著名抗日英烈陈前故里,曾为抗日革命老区——中共地下党广东省六万山地委机关所在地。 ▲璋嘉村全景。林绍东/摄 作为曾有南珠故乡“第一村”荣耀的璋嘉村,其山水人文丰富独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拥有北海市生态保护最佳的村落环境,有广西区级名古木——千年古樟树及百年老树三百多棵,有广西风水最美的古老大祖坟——陈念邦始祖陵园,有北海市风水最美的古老祠堂——老屋村陈氏宗祠和北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璋嘉客家生态博物馆(陈氏宗祠),有广西区最大客家土围村落群,即是老屋村土围屋,岐山背村土围屋、新屋场土围屋,还有陈铭枢等历史名人足迹,文字、文化遗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系陈支书 ●图文整理自北海摄影 ▍编辑:合浦旅游 ▍来源:北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