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首府南宁市。广西地理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为14个设区市,9个县级市,61个县(含12个民族自治县),41个市辖区。全自治区聚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约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32.5%。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面积占3.3%。广西河流众多,河川以雨水补给类型为主。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径流深与径流量在地域分布上呈自桂东南向桂西北逐渐减少。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大风、冰雹、雷暴、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自治区发现矿产种(含亚矿种)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75种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在35种战略性矿产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0种。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溺谷多且面积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1个,滩涂面积约公顷,其中有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总面积平方千米。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也产于这一带海域。据考古发现,今广西地域早在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百色旧石器遗址是广西已发现距今年代最早的遗址,出土的百色手斧距今80.3万年。约在5万年前,今广西境内古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年前,境内古人类逐步走出岩洞与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典型的古人类遗址有百色旧石器遗址、柳江人遗址、柳州白莲洞遗址、桂林甑皮岩遗址等。年5月1日,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为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区域纳入中央王朝版图,分属桂林郡和象郡。由于连接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通航,当时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广泛传入,极大地推动了广西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秦末汉初,今广西区域属南海尉赵佗割据岭南而建立的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汉武帝平定南越,在今广西区域设置苍梧、郁林、合浦3郡。其时,合浦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灵渠—合浦成为中原至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陆路通道。东汉时期,原为监察区的交趾刺史部改设为交州(曾治广信,今梧州市区),成为统辖今广西和东至福建厦门,西到云南河口、南至海南和越南岘港、北达贵州榕江的统一的一级政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今广西区域隶属不断更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政权。隋灭陈后,先后在今广西境内设宁越、永平、合浦、郁林、始安5郡85县。唐初,今广西大部地域归属岭南道的桂、容、邕三管节制。咸通三年(),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两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之始。唐代以降,统治者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羁縻政策,以保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稳定与发展。唐代广西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出现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今广西地域,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宋初,今广西大部地域属广南路。至道三年(),广南路析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大部属广南西路,广西之名源于此。其时,广西经济社会有较大发展,锡、铅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苎麻织品质量上乘,邕州横山寨、永平寨和钦州三大博易场成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集镇,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然宋代广西境内兵事不断,既有区希范、侬智高、李接反宋,又有熙宁八年()交趾入侵,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元朝,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置广西行省,为广西设省之始。广西政区实行省、路(府、州、司、厅)、县制,奠定了今广西政区的基础。元代在羁縻制度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土司制度。明洪武年间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成为当时13个布政使司之一。明代以后桂北地区为广西所辖,钦廉等沿海地区改隶广东。明代土司制度达到鼎盛期。明代是封建社会广西经济开发较有成效的时期,耕地面积明显增加,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细致,以合浦大士阁、容县真武阁为代表的建筑艺术达到较高水平,文化教育与中原地区的差距日渐缩小。清初,广西兵祸连年,先是南明永历政权反清与瞿式耜、李定国抗清,继后有广西将军孙延龄起兵追从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随着社会的逐步恢复稳定,广西城镇商业、农业、手工业、教育文化事业等日渐繁荣。农业方面,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日臻成熟,大量陂、堰、塘、渠的修建和翻筒水车普遍使用,田地大量增加,连山区亦开辟出梯田、冲田等。文化艺术方面,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桂剧、彩调剧等民间戏剧逐渐流行。清代,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制逐渐衰落,至民国终结。清中期后,天地会势力在广西发展迅速,民众反清情绪高涨。鸦片战争爆发后,广西反帝反封建斗争形成高潮。年,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天地会的反清起义也在各地勃然兴起。其时,民众和西方教会的冲突日益加深。年,法国借口广西“西林教案”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年,中法战争爆发。面对法国侵略,广西军民奋起抗击,在陆路战场取得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清末,由于帝国主义强国的经济入侵,广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加速破产,人民日益贫困,社会陷于动荡。辛亥革命爆发后,广西革命党人先后组织柳州、浔州起义,并宣告广西独立。但胜利果实被军阀陆荣廷篡夺,形成独据一方的旧桂系军事集团并开始大批屠杀革命党人,破坏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年,孙中山发动援桂讨陆战争,瓦解旧桂系,成立由马君武为主席的省政府,但省政府的实权被广东军阀陈炯明所控制。年夏,陈炯明命粤军主力撤出广西,马君武去职,广西陷入自治军之乱。此时,以李宗仁为首的旧桂系中下级军官借助广东革命阵营的力量,乘机形成新桂系集团。年,新桂系逐个击破旧桂系势力,彻底瓦解旧桂系,执掌广西大权。新桂系发展初时支持国共合作。这一时期,广西革命运动出现新的局面,年10月,中国共产党广西地方组织在梧州首先建立。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新桂系追随蒋介石开始清党反共,广西的革命和工农运动转入低潮。但随后的蒋桂矛盾又给了广西革命转机。~年,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陈豪人等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北上后,根据地于年丧失。坚持斗争的共产党人和革命武装转战右江中下游和滇黔桂边区、中越边境等地区,开辟和恢复游击区,在新桂系统治区域开展隐蔽斗争。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为巩固其统治基础并实现问鼎中央的野心,曾大力开展以军事、政治建设为核心的“四大建设”,以保持其在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军队的战斗力。暂时的休养生息给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代工农业、文化教育事业等有较大发展。年“九一八”事变后,新桂系利用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迅速壮大自己,在与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发动两广事变后,形成两广割据局面。然频繁用兵耗费巨大,造成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于年和~年两次被日军大规模入侵,大部地区沦陷,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地区遭到疯狂掠劫,经济凋敝。抗战胜利后,新桂系追随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在广西实行“三征”暴政,加强军事统治,社会矛盾迅速激化。中共广西各级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坚持领导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游击战争扩展到97个县。年11月7日,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广西战役。在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配合下,人民解放军于年12月11日将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年2月,广西省人民政府在南宁成立。从年冬开始,广西分批开展土地改革。年5月,广西全省匪患基本消除,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年底广西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年5月,广西土改工作全面完成,翻身农民分得田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广大农村社会风貌得到根本改变。至年,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省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广西集中力量发展工农业,国民经济快速赶上全国发展步伐。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决议。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北海、钦州等北部湾沿海地区经过50年代两次划进划出,至年明确划归广西。年起,将12月11日(百色起义纪念日)定为自治区成立纪念日。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进入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以下是本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